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午后)-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在灵州早就派驻军队,包括府州也驻扎了少许军队,还是羁縻,但是一种象征,朝廷控制了这片区域。然而默视定难四州八县继续国中国?赵匡义做错了吗?

赵匡义想恢复汉唐荣光,想要恢复汉唐顶盛时荣光,不要求军队达到葱岭平壤,但最少东北到营州,南到交趾日南郡,西南控制青海日月岭东部饶河湟水地区,西达玉门关实现真正的大一统。也就是收回定难四州仅是所迈出的一个小步。赵匡义做错了吗?

宋朝京城是开封,定难四州威胁不大,然而军事上意义却很重大,无他,战马也!宋初兵力并不弱,然而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崔彦进、李继隆与李汉琼三员虎将能不能取得满城大捷。若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潘美与杨业能不能取得雁门大捷。然而屡次证明中原养不好马,甚至将许多马养死了,那么西北重不重要?赵匡义收回定难做错了吗?

过程宋朝没有恫吓,即便李继捧失势归朝,赵匡义赏官赏金赐银,即便李继捧献出定难四郡,赵匡义也没有急躁直接控制管理,而是以李克文为首,汉官尹宪为辅,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赵匡义做错了吗?

宋九提出分化阻卜,打通羊毛商路,若那样只有三条商路,一条是府州到丰州,渡河至北河套,再达贺兰山,从贺兰山达居延海,从居延海再抵达阻卜。然而这条道路离契丹是那么地近,契丹会不会坐视。这条道路已经不能选择了。

实际只有两条商道可供选择,从府州到灵州再到贺兰山,那边从府州到太原。从庆州到灵州,那边从庆州到长安。可这两条道必须经过定难四郡,赵匡义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定难四郡稍稍加强控制,难道做错了吗?

肯定做错了,然而宋九却不知道哪儿做错了。

对这段历史他知道得并不多,所以没办法利用金手指修正。

实际他就是知道,这段历史也早就歪曲了,许多砖家胡乱指责,说赵匡义扰乱压迫西北民族,完全是操蛋的说法。因此宋九借鉴的意见也不大,说不定会扭曲宋九的思考。

他拼命地想。

散朝后来到西府,又打开西北的地图。

什么也没有看到,反而看到横山后,眉头拧起。

之所以如此,原因与他先前提议的加强版浅攻战术一样。从东易州开始,一直到河东,宋辽两国边境处多是崇山群岭,这里辽军骑兵优势不大,而且易于筑砦于要道上控制,同时这些砦堡又易守难攻。辽军来就防守,辽军去继续骚扰,最终迫使辽国大军疲于奔命,以最小的代价收回燕云。

构思这一战略的根本就是山。

赵匡义听从了一半,稍许设乡兵,于边境增驻砦堡,这样一来成了御,而非是攻。宋九没有勉强,潘美故也。

这得慢慢来。

而且边境得到加强,牵制了辽军,使之不能全力攻打辽东,也让宋九暂时满足了。

但现在横山山脉将会成为宋九头痛的所在。

于是他问曹彬:“曹将军,我提一种假设。”

“易安,什么假设?”

“如果朝廷此次让李继捧归朝,从而激怒了党项人,使定难四郡全部反叛,朝廷应如何补救?”

第三百七十章势不两立

这就是宋九与杨业在真州的逆向推理。

然而让宋九很失望,曹彬不屑地说道:“我朝非是后梁后唐,又有李克文相助,谁人敢反?”

再句话就不大好说了,即便定难四州反叛,小小的定难四州,又能如何?

“骄兵改败啊。”

宋九说了等于没说,于是不说。

但这两个多月相处下来,宋九也看了出来,论军事才华,曹彬不要说与潘美相比,恐怕还不如前线表现出色的李继隆,以及杨业与崔彦进等人。

宋九只好自己想办法。

有一个办法,于府丰二州增设堡砦,向折家王家支持一批武器,可以在未来做重要的牵制,再于定难四州境内横山险恶所在抢修关堡,扼守要道,一旦李继迁谋反,将他死死挡在横山北面。

可立即将这个想法推翻。

朝廷对折家心态同样是又想拉拢又想防范的。他们也是西北王之一。自己提出让朝廷协助折王两家建设堡砦,赵匡义会同意吗?

横山建寨更不要想了,赵匡义怕激起民变,自始至终用了温柔的手法,现在朝廷于横山建寨,赵匡义会不会同意。

况且还有赵普呢。

那怕通过了,说不定李继迁一旦谋反,赵普能说是自己刺激了李继迁谋反。

“赵普啊……”

夏风炽热,宋九却在揉太阳穴。

思来想去,最好只好用下策。

随着宋九向西北边区下了两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先是让斥候仔细地打探定难四州以及附近所有地区的山川河流地形。以便在局势恶化之前,得到第一手资料。

第二道命令是派出更多斥候紧盯定难四州各部动向。如果有变,请用急脚递迅速送到京城来,以便及时反应。

两道命令送向西北后,宋九略松了一口气。

这一世,再也不能让西北出现一个难缠的西夏了。

那将是宋朝的灾难。

不过它的问题不大,只要策略得当,李继迁仍不可惧,就算他有耶律休哥之能。但他现在手中的力量终是太弱。

甚至羊毛商道打开,新渤海国的牵制,再加上现在宋九看到宋军真实的战斗力,如果不那么急躁,就是燕云收回来同样不是一个梦想。

然而……契丹有新渤海牵制,宋九却有赵普牵制。

赵普胜过了新渤海国。

时间并不长。

去年西北大水,延州、宁州、府州、鄜州先后被水冲坏了许多民田与房舍。包括由宋九发起的诸多农场,但相对而言,它们虽在陕西,多游离于关中之外,对国家经济没有造成大的伤害。然而河南却全年多旱少雨。

这么大的国家,总的一些灾害现象发生。旱后必然出现蝗灾,包括开封府地界,一些百姓流徙他乡,宋朝不禁止百姓流动,但春天来了。得农耕生产,特别是许多桑棉地。因此下了一道诏书,限流民在一百天内返回家乡,否则将桑棉地全部收回,许他人永佃,甚至化成他人的永业田。

仅是用于开封,其他地方荒芜也就罢了,但京畿之地不能让它成为千里荒芜之地,不过手段不是太光明,因此用了一个诱字。

这是一个不起眼实际是一个不了起的进步。

它某种意义代表着认可了百姓的选择权与自由流动权。

然而这些百姓以及其他受灾地区的百姓,就要赈济,就要免税减税。

但问题还不大。

论救灾与赈灾,以及安置灾民上,宋朝算是做得比较好的。

可这得有一个底限。

到了今年四月,润州等地开始发大水,诏书免税一年,不仅要免税,同样要赈灾,但这是地方与三司的事务,不用额外下诏书了。

五月,大名府与陕州等地多发蝗灾,太平州报雨雹伤庄稼。六月齐州报河决于临济县,七月大名府又报河决。灾害连连不断,而且要么发生在国家的重要税赋地区,要么发生在核心区域。因此它使得国家经济饱受创伤。

这个与宋九无关,他不让赵普干涉西府事务,自己也严格不干涉东府事务。

但就在这时候李昉呈上一道奏折。

国家经济有些吃紧,因此实内而虚外。讲了许多大道理,然而话音却是针对西府一些举措去的。

因宋九进谏,赵匡义于河北河东边塞要道上新置了大大小小三十余堡砦,然后又征召了三万名乡兵。实际若是按宋九建议,那么还要向北延伸,通过加强版权的浅攻战术将北方一些山陵之地全部占有,那么可能堡砦数量还要增加四五十个,征召的乡兵会达到五万人。当然用的钱帛同样会更多。

这些堡砦陆续在建设,甚至不惜使用了火药,炸取山石,运去水泥,用水泥石头城堡代替原来的夯土寨砦城墙。

再加上乡兵同样会发放一些薪酬抚恤,因此用掉许多钱帛。

李昉这道奏折就是希望朝廷将这些举措停下来,减少国家支出,宽赋于民。

如果不将朝廷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理一理,不管他说得对与错,用心还是好的。

但若真同意了他的做法,这是宋九去西府最重要的举措,将它推翻,宋九还会有威信吗?

宋九看了李昉一眼,心中叹了一口气。

此人能力如何,宋九仍不大清楚,应当还行,至少性格温和,因此宋九对他态度也不错,然而……

不过宋九未作声,默默地看着李昉表演。

事实这次反击并没伤害到宋九。

道理很简单,是用掉许多钱。然而这些新建的堡砦,与原来的诸多堡砦将会紧密的连成一道富有弹性的防御阵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