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午后)-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朱三又进去忙乎,偷了一只虾放在口中,然后道:“真好吃,娘子,你也尝一尝。”

朱三急道:“别偷吃,还未上香放鞭炮呢。”

玉苹抿嘴乐。

朱三恶作味的端上来第四道菜,桃汁蛇块,鳝鱼放在哪里,十分明显,翠儿不说不敢吃,但未尝,可这个蛇肉剥了皮,她不认识,朱三道:“这才是美味。”

“真的假的?”翠儿盯着盘子,盘子里用去年贮藏的黄桃切丁,代替黄桃罐头,黄的是黄桃肉,白是蛇丁,又洒了一层胡萝卜花,红黄白相间,淡淡裹了一层芡粉,至少卖相很好。她又偷了一块放在嘴里,马上吃到蛇肉的鲜美,桃肉的芬芳,道:“真好吃啊。”

朱三看翠儿偷吃蛇肉,在厨房里窃笑,听到这一句,心中狐疑,难道真是美味。

接着鱼片羹与鱼头汤、咸肉炖甲鱼也端了上来。

朱三去拿鞭炮准备放,这时来了第四批客人,一个小黄门站在门口问:“这里可是宋九郎的家?”

宋九道:“是啊,请问内侍……”

“宋九接诏。”

宋九伏下接诏书,不能算是真正的诏书,只能算是一件普通的任命敕书。“着京城苦井巷举子宋九为国子监讲书,即日前往赴任,钦此。”

“臣遵旨。”但宋九站起来后,问了一句:“请问内侍,如果朝廷任命臣子或升迁臣子,臣子不接诏会有什么下场?”

“这能有什么下场,相反是高风亮节。”

宋九到后面,取出一锭银子,塞入太监的衣袖,这不算贿赂,是例行规矩,除非宋九将整车银子往皇宫里送,又道:“内侍,请你回去传话,此诏臣不能接。”

第二十一章麻烦来了(上)

“你拒诏?”小黄门讶然。

“内侍,请进来听我说,”宋九将他请到院中。

太监没有傲慢,与那锭银子无关,十两重的银子,未必让他太上心,但皇上十分关注这个小子,二大王又说他好话,若非赵相公阻拦了两次,早就封为朝廷命官,并且他还有那个家世……

以后这个小子还是有前途的,跟着宋九进去,他眼毒,一眼猜到玉苹的身份,含笑道:“小娘子可是北瓦的玉娘子。”

“见过公公,奴家正是。”

“也来过节啊。”

“是。”

太监又扭头看了看宋九,心里想,你都有了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何必要招惑那家的姑娘。没说,又看着桌上的菜肴,卖相十足,实际赵匡胤生活十分俭朴,皇宫里生活条件远不是外面所想的那样,宋九机灵地说:“内侍,正好我们准备吃饭,你也一道吃吧。”

“这不大好吧。”小黄门咽了咽口水,岁数不大,才二十几岁,不够成熟,嘴上说不好,一步舍不得挪。宋九道:“内侍,无妨,我一非权贵,二是世家子,只是一介草民,何用避讳,内侍肯留下来吃饭,那叫亲民,御史都不好说的,说不定官家还会赞扬你。”

“恭敬不如从命。”太监坐下。

“请问内侍尊姓?”

“洒家姓蔡。”

“蔡内侍,稍等,”得放过了鞭炮才能吃饭。宋九与朱三放鞭炮,玉苹进屋找酒,看中了就要大胆的追,宋九大胆地追那个名将的女儿,玉苹大胆地追宋九,两者难度似乎宋九高了不知多少倍,玉苹索性做起女主人。鞭炮放完,蔡公公问:“请问九郎,为何拒诏?”

“这都是河鲜,热的吃是鲜,冷的吃是腥,乘热吃,一边吃一边聊。”宋九不是士大夫,不讲究食不语的啥。蔡内侍捡起一块鳝段,放在嘴中咀嚼,道:“九郎,你也喜欢吃这个。”

“是啊,蔡内侍也喜欢吃?”

“洒家是扬州人氏,前几年入宫,宫里的贵人皆不喜吃它,不曾想今天又吃到,洒家……”小公公哽咽地要哭,扬州前几年乱的,打来打去,许多百姓背井离乡,离开那块富饶的土地,但是人,终归会思念故土。

“蔡内侍,那就多吃一点吧,”宋九对太监不排斥,都是可怜人,况且宋朝的太监不似汉唐明那么可恶。

“九郎,你做的这个鳝鱼味道绝佳,从哪儿学来的?”

“蔡内侍,我大姐开酒肆的,看多了也就会做了,一个人生活,无奈。”

蔡公公瞅了瞅玉苹,一人生活无奈,那就将这个小美人赎回来吧,她身价不菲,宋九虽没钱,这个行首私房钱难道能少吗?不过这个话儿不大好说,开始大快朵颐,无论是鳝鱼或者是甲鱼,都是他的所爱,在他带动下,几人食欲一起膨胀。最后的结果是桃汁蛇块最受欢迎,其实不能说宋九厨艺就天下无敌了,京城那几十家正店大厨手艺绝对比宋九高明,只是有一条,京菜就是后世豫菜的雏形,不是豫菜不好,但后世川、湘、徽、粤、扬、福、浙、鲁八大菜系中没有豫菜,也证明了豫菜发展渐渐落后。至少在新奇上罕有京厨是宋九的敌手,如这道桃汁蛇块,整个宋朝是独一无二的。蔡公公与翠儿争抢着吃,一边吃一边问是什么肉,宋九在桌子下面死死掐朱三的手,不让他说。朱三也好奇,看他俩吃得香,大着胆子吃了一块,果然美味,但心中在发疑心病,不敢吃第二块。

酒足饭饱,朱三收拾碗桌,翠儿也走过去帮忙,玉苹替宋九烧茶沏茶,招待蔡公公,蔡公公呷了一口茶,拍了拍肚子道:“谢过九郎,洒家今天吃得好饱。但九郎也害了洒家,以后进宫思念九郎的美味佳肴,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还真为难人。又呷了一口茶问:“九郎为何拒诏?”

“蔡内侍,我也想做官,一再科举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做官。国子监讲书是一个清水衙门,它终是朝廷正式的命官,若是大姐知道定会骂我,但我拒诏是迫不得己。国子监里的监生都是权贵子弟,我年龄太小,服不住他们,又因为三道数学题,与张燕二位博士产生一些矛盾,年龄不足以服制监生,同僚们说不定也会排斥,于其进去每天灰头灰脸,这个官不如不做。”宋九很老实地回答。见识过宋太宗的智慧,隐瞒了,或者故作清高,反而不美。

“九郎为何与两位博士不和?”

提起这个,宋九一肚子恼火,道:“蔡内侍,我想你也听到书舍的事吧?”

蔡公公点点头,实际论学子数量,如今宋九这两间教室学生是京城最多的,国子监里也没有多少监生,监生人数不定,但始终未超过一百人,更不用说其他小型私塾。

“当初设立它,仅是我想授几个会算账的学子,替码头上力夫管理账薄,没想到诸多儿郎一起涌来,都是街坊邻居,我不忍拒绝,这才扩收了六十三名,余下听由旁听。管账的用不了这么多人手,我便想授他们一条生路,不是科举,中了进士固然出人投地,可整个宋朝一年才录取几个进士,多是考不中的,他们都是寒门子弟,考不中会不会拖累家人?因此一进门我就说,我授你们一些有用的学问,但不要想着科举,想科举的莫入此门。然后授其经义,不是让他们吃透九经,仅是让他们了解熟悉,所以还有其他四门功课,数学,物格,会计,实用,实用就是培养动手能力。只要学几年时间,以后就是一流的管事、账房、大匠,一条生路就有了。但一顿吃两碗饭会饱,吃三碗四碗呢?”

“那会撑得难受,”蔡公公又摸摸肚子,这顿美味也让他撑得难受。

“就是,但两个博士进来后,正经地教九经,并且教律法,本来学生学五门课吃紧了,现在学这些没用的九经与律法做什么?不仅如此,蔡公公,就象这鳝鱼,不喜欢吃的人就是不喜欢吃,并且讨厌它,蔡公公喜欢吃,是不是美味?学习也一样,我让学子主动提问,活泼教育,就是让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才能积极,才不会讨厌它,才会轻而易举学进去。然而两位博士一来,将《曲礼》上的语录摘抄下来,不是夫子说的不对,他们毕竟都是寒门子弟,不象有教养的官宦子弟,会不会将他们吓着?还有算术,不是前人不好,我教的是一条捷径,使他们能迅速计算的捷径。再说前辈的智慧我们要尊重,要继承,也要敢于超越。夫子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夫子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什么后人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进步,用知识去使国家强大,不受外敌凌侮,使百姓富裕,安居乐业,才是夫子的本意。然而他们一来,将我所教的全部推翻。用落后代替先进,墨守成规,是来教学子的还是来害学子的?”

“洒家会向圣上反映。”

“国子监里博士不多吧?”

“有九人。”

“只有九人,为何朝廷让两人来授学?”

“洒家也不大清楚,好象是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