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明白一个大概事情经过,也没有必要说。
实际这次反叛规模比宋九想像的还要恶劣。
先是吕翰反叛,王全斌在两川胡作非为,不但两川百姓对他痛恨,任人唯亲,分赃更是如此,在宋军中也积累了许多仇恨。看到吕翰反叛,横冲指挥使吴瓌与军校孙进呼应,将知州武怀节与都监刘汉卿杀死,与全师雄部署刘泽合势,军力迅速达到五万人。然后分兵资州与普州,将普州刺史刘楚信驱走,杀死通判刘沂。果州校尉宋德威与指挥使冯绍文也将果州知州王永图与通判刘涣杀死呼应,又有遂州牙将王可僚,因为他手中兵力少,于是强劫州民为兵,共同参与谋乱。
曹彬只好回师,但亲自指挥战役的是曹翰。此人乃是宋朝史上有名的屠夫,嘉州一役,杀死数万人,吕翰势衰,败逃向雅州自保。
但不是除这两处,其他地区就能控制了的。益州附近因为吕馀庆坐镇,渐渐恢复生机,其他各州县一片混乱,有宋军,还是继续不和的宋军,有反叛的宋军,有全师雄手下的武装力量,还有响应全师雄实际各自为战的反叛力量,战败逃散下来的各路人马。大批亦民亦匪的流民,民间的自保力量。这些力量也不可小视。
闹得最大的两次。一次一支反叛力量打着全师雄的大旗,集众攻打剑州州城,刺史张仁谦称足疾不敢出战,准备弃城逃跑。通判董枢不同意,引兵主动出战,将其击败,招降数百降兵。张仁谦感到惭愧,故意将董枢灌醉。将几百降卒杀死,诬蔑董枢阴与贼通,上书朝廷,正好中使从剑州经过返回京城,下诏御史台审问,黜其为宋州教练使。
又有一群流寇集合起来攻打眉州,刺史赵延进不懂军事。只看到对方不知几千几万流民,不知道实际是乌合之众,自己手中只有几百士兵,这打不赢,也想逃到嘉州避难。通判段思恭开官库,用官帑为赏。于是诸军鼓勇力斗,将流民击退。段思恭有功了,有人嫉妒,说其擅发官帑,请系狱治罪。赵匡胤没有同意。反而用段取代赵延进为知州。
其实这些攻城掠地,与全师雄根本就没有关系。全是流民自发式的组织。
宋九出了剑门,闻听到后,不得不小心。
葛霸与高琼是勇猛,但不是当真以一能敌万的。若是几千流民往上一围,自己这三十三个人连骨头渣子都啃掉了。但到了这里,没办法,最少得进一趟益州。这才能说好了,我看过了,想不出办法。吕相公,你位高权重,是宋朝有名的良吏,还是你来想吧。只能七绕八绕的,还好,普州一线让康延泽打通。
王全斌不安好心,只给一百人让康延泽去收普州,这里也是全师雄大本营地区,仅叛兵就达到数万人之众,王全斌有意借叛兵的刀来杀康延泽。然而康延泽自有办法,到了简州,正好全师雄两次被击败,许多手下逃散。康延泽将他们招集,许其无罪,但要他们必须戴罪立功,以后不会再追究。得到一千多名亡叛,教习其战阵。然后向普州开拨,普州刘泽也不以为意,就一千一百人,还有一千名严格来说还是自己手下,有何危害。于是让其手下大将申雕率五千人出战。被康延泽大败,除了将一百多名首领斩首示众外,余下尽释,抚以威信,又招集到三千叛兵与流民。将其编制,挺进遂州,这时州城悉被焚荡,康延泽依山设栅自固,聚粮于遂州。
刘泽这才慌了神,亲率三万人出战,结果大败。康延泽于是挺进普州,刘泽迫于局势,率领手下残兵败将,前来普州投降。
不然宋九很有可能都没有办法到达益州。
“江文书,你是哪里人氏?”
“禀巡察使,我就是益州人氏,承蒙吕相公不嫌,将小民招为文书。”
一般胥吏分为五大类,文书吏,司法刑狱吏,账薄吏,仓场库务吏,督课押运吏,往下细分,还能分成几十种。后四种油水足,不过弄不好会承担相关的责任。只有文书吏责任少,也能捞到一些油水,甚至能得到官员的信任,在荫举保举时,说不定有吏摇身变为官。这是最贵的小吏。
宋九抵达普州后,益州虽安,但周边地区最乱的还是在益州,吕馀庆怕出意外,让这个小吏亲往普州迎接宋九。
“朝廷如今能控制多少州府?”
“除了雅州,基本都能控制吧。”
“我说的是真正控制。”
“那,也许汉中那边会真正控制。”
“益州都不行?”
“益州……巡察使,你去了益州,问吕相公就知道了。”
“我知道了。”
宋九说着,看了看边上的牛水,一条不是很宽大的河流,从远处苍茫的大山上发源而来,可能那些山里出现一些稀薄的黄金,随着山洪,将一些金砂冲到此水中。
产量不是很多,只有少数人走投无路,才过来淘金,碰碰运气,偶尔能得到很小的金砂,就象麸屑一样细小,故称麸金。不过这里离益州不太远,属于巴蜀核心区域。
但因为战乱,四下里看不到一个村庄,就象到了荆湖南边那些茫无人际的苍山群岭中。
“淘金百姓在哪里?”
“不远,就在前方数里之外,哪里还有一个小草市,有一个酒肆。可以就食,可以安营。”
“走。”
一行人向西而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荒野(中)
“巴蜀五十多万户,为何我一路过来,都是荒野?”宋九在马背上问道。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前年户部人口整个宋朝包括荆湖地区在内只有一百二十几万户,现在所谓的巴蜀实际只是指长江以北。其面积不足宋朝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口密度是宋朝的三倍。而且巴蜀羌人多,无法计入户册的口数更多,实际人口有可能达到七十万以上,那么将是宋朝人口密度五倍以上。
“巡察使,你一路过来,都是选择了安全路线。百姓多化为流民,流民也要吃饭,只有几条选择,一是进入深山逃亡,一是随乱军叛乱,到处抢掠,一是自发地流动。原来巴蜀人口虽多,都化成了流民,不耕不织,因此多处成了荒野。”
“那么粮食从何而来?”
“巴蜀是天府之国,各州县都有一些储粮,包括各村各寨,流民所过之处,村寨化为灰烬,抢掠一空。于是这个寨子村民也再度变成流民,向下一个寨子席卷。吕相公为了此事,昼夜难安哪。”江文书说到这里,脸上表情痛心疾首。多好的一块地方,眨眼之间乍就变成这样?又说道:“大乱过后,小民预测,百姓二不足剩一了。”
也未必,宋军在汉中挺进得快,作的孽少,哪里还比较安静,要么巴东,曹彬顺着水路西下,挺进速度也快,达州巴州等地区也比较安定。然而这个流民是在到处流窜的,象是剑州。原先也安定,并没有附同全师雄反叛。因为流民冲击,去年夏天后同样开始动荡。
但这场骚乱过后,百姓必然锐减了。
一行人迅速来到江书吏所说的那个淘金点。
在河边有一家小酒肆,也卖酒也卖茶,但淘金百姓搭建的房屋却在河那一边,河面不宽,一个小木桥,然后在山脚下搭了一些草棚子。宋九看不明白。高琼一眼看出来了:“九郎,此领首人颇有心计,若有流民来,这些淘金百姓能迅速彻离此地,逃到后面大山山林里面。”
高琼无所谓,是战争,这是必然的产物。然而一路看过来,宋九看得都不大想说话。
若象这样发展下去,他都不知道宋朝最后怎么让四川平定下来的。
草棚子破破烂烂的,好在这里是盆地气候,冬天还是很冷,但不象开封那么冷。不然凭借这些草棚子一个冬天下来就会冻死一半人。但在外面还修建了一道半人高的土墙。
这样的布置是防官兵还是防流民或者防叛军?
宋九不懂。也许三者都要防。这使宋九想到他前世奶奶常给他讲的解放前的故事,百姓最恨的不是倭国人,而是国民党的一些队伍,最爱戴的是新四军,中间的那比强盗还要坏。后者真睡在百姓屋檐下。因此渡江时,爷爷亲自上前线送盐包。
但一路过来。新四军是没有看到,看到的都是倭国,国民党军。
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又继续看去,小河上居然来了一艘船,从船上卸下来许多货物,有的百姓手下手中的淘金工具,纷纷从河边不顾湿衣服,涌上那艘船。
看到他们全身湿淋淋的,宋九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虽是盆地,这是腊月,还是很冷的,这些百姓如何受得了。说道:“过去看看。”
一行人蜂拥而去。
看到他们来了,百姓没有欢迎,相反的一起撤到河边,有人居然持起武器。江文书连忙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