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帝国陆军装备第一次大换装是在前朝清光绪二十一年,当时国内的装备工业能力太弱,所有装备都进口自德国,清一色的德械装备。到了1900年,中华帝国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工业制造,国内开始大规模仿制德械装备,从而有了中华帝国本土的强大山寨工业能力,从而促成中华帝国陆军第二次大规模换装,清一色的山寨西方军工产品。

    到了光华十年,子弹12亿发。

    随着中华帝国的6。5毫米枪族武器在欧洲战场上获得一致好评,这些武器的出口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中华帝国的6。5毫米枪族武器所需要的弹药,欧洲各国短时间内无法自行生产,因此还得从中华帝国进口。这样一来,随着中华帝国的枪支大量流入欧洲,各国对6。5毫米子弹的需求急剧攀升,很快中华帝国就以产能不足为借口抬价,使得各国不得不高价购买。

    同时,中华帝国对欧洲大规模出口6。5毫米枪械和弹药,也使得中华帝国在该枪族系列武器上面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生产工艺更加完善,随后十年式武器系统不断的进行改进,到了光华十六年时,中华帝国陆军已经将早期型号的武器都卖给了欧洲,自己则使用最新型的改进升级版本。

    欧洲战场成功的检验了中华帝国的6。5毫米枪族,也使得中华帝国的枪械专家们进一步在十年式枪械上面加以改进缺陷。

    光华十六年,中华帝国帝国陆军制式步枪依然是m10半自动步枪,但是却是经过了三次修改完成的,全称已经改为m10a3。改动方面主要集中在优化枪机构造,降低后坐力,重量减少0。2千克,射击精度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增强等。

    m10勃朗宁式轻机枪的改动最大,经过了六次大幅度改动,最终定型为m10a6轻机枪,后来因为m10a6已经跟m10相差太远,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因此又改称m16轻机枪。最大的改动依然来自勃朗宁,因此依然被列为勃朗宁系列武器。

    欧洲战场上的机枪武器变成了屠夫,凡尔登一战,德国使用马克沁重机枪一天屠杀了英法联军6万余人。而奥匈帝**使用中华帝国的m10机枪三天时间屠杀意大利军队15万人,使得中华帝国的m10机枪在欧洲多了个外号“屠夫”。

    中华帝国陆军委员会根据战场上反馈的情报,要求枪械设计委员会在m10轻机枪基础上开发一款更先进的轻机枪,而原本的m10重机枪已经被m2重机枪取代,因此m10轻机枪的开发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陆军委员会要求开始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机枪,要求性能超过m10轻机枪,因为欧洲已经大量装备m10轻机枪了,用不了多久欧洲就会开始仿制m10,这对中华帝国陆军未来在轻机枪领域上是个重大的威胁和挑战。

    帝国枪械委员会在勃朗宁等人的带头下,开始研制m16轻机枪。经过一系列改进设计,气动式布局的轻机枪技术愈发趋于成熟,在参考各**队仿制的衍生型勃朗宁机枪、麦迪森机枪和维克斯机枪后,终于获得突破。

    m16轻机枪依然为活塞长行程导气式,采用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即靠枪机尾端上抬卡入机匣顶部的闭锁卡槽实现闭锁。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采用6。5毫米口径,发射6。5×57毫米枪弹。该枪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为30发。弹匣位于机匣的上方,从下方抛壳。由于弹匣在枪身上方中心线,因此瞄准具偏出枪身左侧安装。该枪瞄准装置采用由普通准星和蜗轮式缺口照门组成的机械瞄准具。

    该枪枪管外部有散热片,枪管口装有喇叭状消焰器,膛口装置上四周钻有小孔。枪托后部有托肩板和托底套,内有缓冲簧以减少后坐力。两脚架可根据要求伸缩。枪管上靠近枪中部有提把方便偕行与快速更换枪管,对于轻机枪来说,更换枪管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m16作为班组轻型自动武器,使用提把与枪管固定栓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使它在使用上有了更大的弹性。步骤极为简单,只要将枪管上的固定环向上转,脱离闭锁的凹槽, 即可向前脱出。之后反操作把新枪管换入,固定即可。

    为了有效保持火力延续性,一般配备一个射手和一个副射手,大量弹药和备用枪管都有射击副手携带。熟练的射手在副射手的帮助下,更换枪管整个步骤只需要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一般每射击300发,需要更换一次枪管,如果射击频率慢,可以达到450发。

    m16轻机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在陆军委员会的严格测试下,在激烈的战争中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不易损坏,使用维护方便,射击精确以外,只要更换枪管就可以持续的射击。二人机枪组,大大提高了机枪实战性能。经过简单的射击训练就可以使用该枪作战。

    不过,m16轻机枪采用枪身上方装弹匣影响了射手的视线,其瞄准装置是偏出枪体的瞄准方式,虽然并不影响射击的精确性,但是影响了射手的视线。对于机枪手来说,良好的视线是非常重要的。

    随后m16轻机枪被拿到倭国战场上测试,在倭国作战的中华帝**士兵对此极为不满,于是陆军委员会很快又对该枪进行改进,将弹夹放到枪身下面,抛弹口该在右侧,这样瞄准具就不受影响了。

    最终帝国陆军委员会批准服役的型号为m16a1。这款轻机枪将不对外出口,保证中华帝国陆军在轻机枪火力上领先欧美各国,保持优势。

    勃朗宁设计的米m2重机枪没有多少改动,这款重机枪在欧洲战场上表现的非常拉风,号称坦克杀手和步兵绞肉机,因为该枪射击出去的米子弹可以轻易击穿除中华帝国m10式战车以为的欧洲所有战车的装甲,如果不是因为移动不方便,m2重机枪甚至可以取代反器材步枪的地位。

    勃朗宁主要对m2重机枪的重量和散热系统进行了改进,重量降低0。6千克,增加了散热片数量和枪口消焰器,使得m2重机枪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持续射击,为战场提供持续的大口径机枪火力压制。

    在陆军制式手枪方面,原本的勃朗宁设计的m11式手枪已经非常完美了,陆军军官上下都非常喜欢,而且欧美各国的官兵们也大为追捧,仅仅1915年的销量就超过140万支,占手枪总销量的的九成以上。

    然而,一件事情改变了中华帝国陆军军官们对m11式手枪的爱慕。

    1915年底,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利用闲暇时间,耗时4年的时间,仿造后世中国的qsg92式、六四式女警手枪,设计了一款更加适合东方人使用的手枪。

    王辰浩将其命名为草原之鹰,因为这款手枪的重量轻,力弱的女子也可以使用。

    当然,王辰浩作为军事发烧友,自己设计手枪也不足为奇,不过这款手枪严格意义上是给后妃们设计的,因为皇后掌管后宫,羽林军的女兵们的价格购得velox照相纸的专利权。不过柯达很快发现配方不灵,贝克兰的回答是:这很正常,发明家在专利文件里都会省略一两步,以防被侵权使用。

    柯达被告知:他们买的是专利,但不是全部知识。又付了10万美元,柯达方知秘密在一种溶液里。掘得第一桶金,贝克兰买下了纽约附近扬克斯的一座俯瞰哈德逊河的豪宅,将一个谷仓改成设备齐全的私人实验室,还与人合作在布鲁克林建起试验工厂。

    当时刚刚萌芽的电力工业蕴藏着绝缘材料的巨大市场。贝克兰嗅到的第一个诱惑是天然的绝缘材料虫胶价格的飞涨,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材料一直依靠南亚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经过考察,贝克兰把寻找虫胶的替代品作为第一个商业目标。当时,化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很多可用作涂料、黏合剂和织物的天然树脂和纤维都是聚合物,即结构重复的大分子,开始寻找能合成聚合物的成分和方法。

    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就发现:苯酚和甲醛反应后,玻璃管底部有些顽固的残留物。不过拜尔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绝缘材料上,对他来说,这种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质是条死胡同。对贝克兰等人来说,这种东西却是光明的路标。

    从1904年开始,贝克兰开始研究这种反应。最初得到的是一种液体――苯酚-甲醛虫胶,称为novolak,但市场并不成功。3年后,他得到一种糊状的黏性物,模压后成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不同的是,赛璐珞来自化学处理过的胶棉以及其他含纤维素的植物材料,而酚醛塑料是世界第一种完全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