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英国人却拒绝执行这项反攻计划。霞飞着急了,亲自前往英军司令部说服英军司令弗伦奇爵士。最终,弗伦奇答应了霞飞的要求,并表示将“竭尽全力”参加战斗。
傍晚,霞飞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向部队发布了一项简短的动员令:“我们马上就要参加一个会战,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命运的一战。撤退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应全力以赴,向敌人进攻并把他们逐回,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宁肯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情况下,任何示弱的行动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克卢克集团军经过鲁昂东面时,其右后方侧翼受到毛奴里的法第6集团军和鲁昂卫戍部队的袭击。克卢克立即命令第3和第9军回过头去对付毛老里,而这两个军的任务是负责掩护德第2集团军的右翼的。所以他们的撤退,使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宽达20英里的缺口。因为面对着这个缺口的英军,已经迅速地撤退,所以克卢克才敢冒这个危险。
对德军来说,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否在法军主力部队和英军利用着一缺口突破自己的蜂腰部之前,击溃法军的两翼,即毛奴里的第6集团军和福煦的第9集团军。克卢克重点对付毛奴里的部队。毛奴里快要顶不住时,请加利埃尼从巴黎城内速派兵增援。
“这一要求启发加利埃尼组织了战史上第一支机械化纵队,即使用中华帝国位于鲁昂的出租汽车队。加利埃尼令鲁昂征集了大约1000辆出租汽车,将1个师的兵力输送到战场,使毛奴里最终没被克卢克打垮。”
4月17日凌晨,法军发起全线反攻。法第6集团军继续与德第1集团军在奥尔奎河上激战。
这时,德军派来了30架格式飞机护送30艘飞艇,准备一口气烧光法军。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军出动了119架战斗机,结果在鲁昂空战当中,德国的三十架鸽式飞机和三十架飞艇全部被击落,损失惨重。
随后,法国空军袭击了德军进攻部队,造成德军进攻受阻。
同时,法第5集团军也掉转头来,变撤退为进攻,同德第1集团军厮杀,并同德第2集团军右翼交火;法第4和第9集团军则截住德第3、第4集团军,使德第1、第2集团军陷于孤立。4月18日,关键时刻,弗伦奇率领英军的3个军悄悄地爬进了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将德国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隔开了,使克卢克和比罗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于是,比罗遂在4月19日下令他的第2集团军撤退。
至4月21日,德军所有的军团都后撤了。法军一举收复巴黎。
正文 第383章 中华帝国的“免检”待遇
【今天有点事情,耽误了更新,欠了一章,明天双倍补上】
巴黎战役后,协约**粉碎了德军的速战速决的计划,收复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形成了胶着状态。这场会战的战略性结果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将近70万以上。其中,法军损失35万人;英军损失3。3万人,德军损失32万人,可谓两败俱伤。
自大战爆发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却在巴黎、鲁昂之间的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法国战史专家米德尔顿在日后论及协约国将领中谁对马恩河会战的贡献最大时说:“历史表明,要求得到‘马恩河战役得胜者’这一称号的颇不乏人,加利埃尼比起大部分人算是名正言顺,但是中华帝国驻协约国观摩团的指挥官马锦少将才是贡献最大的人,因为他说服了中华帝国政府出口给法国空军100架先进的歼一战斗机,从而改变了这场战役的方向。另外,征用中华帝国商人在鲁昂的汽车租用公司为法军运输军队。也是功不可没的。”
中华帝国先是支援德国白磷弹,使得德国陆军的攻击力量显著增强。打的法军满地找牙,并丢了首都巴黎。一时间令全世界都以为法国顶不住了。就在这时,中华帝国再次出手,向法国空军提供了歼一战斗机,以至于德国的空军遭到重创。陆军攻势也被阻止。
德国的鸽式战机生产线的产能不足,短时间内在数量上无法跟法国空军一百多架纽波特战机相抗衡。而德国的齐柏林飞艇没有足够的战斗机护航的话,无法对法军形成威胁。
德军在马恩河前线的攻势受阻,巴黎仅仅占领了一个礼拜就丢了,这让德皇威廉二世非常恼火,差一点就要撤了小毛奇的职务。
小毛奇向德皇保证,一定在短时间内扭转战局。为此。小毛奇跟中华帝国驻德大使许景澄谈判,希望尽快获得中华帝国的战斗机以阻挡法国空军对德军的屠杀。
这正是中华帝国所期待的结果。不过出于政治考虑,中华帝国官方继续予以拒绝,但不反对民间的贸易往来。
于是。小毛奇立即跟中华帝国国内的各大军火巨头们联系,很快从中华帝国成都航空公司获得了歼五战斗机的出口项目,而中华帝国国会则不允许该型战机携带武器出口,只允许民用。
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平衡协约国方面的政治压力,但仅仅只是个借口而已。成都航空将歼五的机枪拆下来,然后以民用飞机名义出口给德国福特航空公司。一旦飞机运到德国,可以立即安装上机枪,从新变成战斗机。对于德**工来说,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德国在5月份获得了来自中华帝国的500架歼五战斗机。德**方将其更名为福特3型战斗机,对外公开称这是德国研制了很久的三翼战斗机。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也开始增加鸽式战斗机的生产线,大规模生产鸽式战斗机。
与此同时,法国在马恩河战役中尝到了飞机作战的甜头,除了国内大规模开始生产纽波特战斗机之外,更是对中华帝国的歼一战斗机非常满意,再次订购500架。
从六月开始,德国和法国在马恩河战场上展开了大规模空战,双方投入1000多架战机进行交战,拉开人类史上大规模空战的序幕。
由于福克(歼五)战机在战斗性能上要超过歼一战机很多,大规模空战开始后,法国空军敌不过德国的福克战机,每次大规模空战都是法国损失大。
英法已经见识到了战斗机的巨大威力和作用,为此急于补充损失。但是英法两国国内的战斗机不如中华帝国的飞机,在试验了一段以数量弥补质量的尝试失败后,不得不大规模从中华帝国进口歼一战斗机。尽管在格斗方面歼一不如歼五战机,但是歼一比纽波特要强很多,因此英法也没办法,只好大规模购买歼一飞机,以数量来弥补。
在此期间,英法希望从中华帝国获得更先进的战机,但是中华帝国方面还有八千多架歼一战机的库存,如果卖给英法更先进的战机,那么这些库存就卖不出去了。
好在中华帝国在歼五战机的库存方面只有2000多架,而供应给德国的歼五战机数量也不多,因此英法靠着大批的纽波特(歼一)战机还是可以顶住德国的福克(歼五)战机的,暂时维持空中力量的平衡。
同时,协约国方面在塞尔维亚和非洲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歼一战机。因为中华帝国出口给德国的歼五战机数量有限,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得到的数量不多,在其他战场上协约国暂时还以数量占据优势。
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双方在瓦兹河至瑞士边界地段进入阵地战,而在西北方向形成暴露的翼侧。法军总参谋长j。…j。…c。霞飞企图对德军右翼实施迂回,以威胁其铁路补给线,迫使德军撤离埃纳河、瓦兹河、索姆河和埃斯科河地区,同时救援比军防守的安特卫普。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则决定从洛林地区抽调第6集团军增援右翼,力图挫败联军计划,并迂回联军左翼。
5月16日和21日。法第6、第2集团军先后在瓦兹河和索姆河之间对德第1集团军发起攻击,德第6集团军及时增援。法军被击退。24~25日,双方在索姆河上游地区激战。互有胜负。
25日,法军组建第10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