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资源源源不断的输往〖中〗国大陆,为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但最让中华帝国政府〖兴〗奋的是,通过对英国的掠夺,整个战争期间中华帝国获得的利益高达20亿龙币,其中光巨款就达到15亿龙币。这笔巨大的战争收入等于让中华帝国国民少奋斗十年。
为此,中华帝国国会不得不修改未来发展方略,从新制定五年发展计划。
帝国〖总〗理大臣张枫在新年国会报告中做出工作总结报告,并提出对明年的计划…展望,要求国会按照光华六年的成绩,来制定光华七年的财政预算。
根据光华七年一月中华帝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光华六年国民生产总值受中英战争的巨大刺jī,国民经济强劲增长,光华六年帝国国内生产总值88亿龙币,比上年增长122。3%,第二次达到三位数增长。上一次突破三位数增长是在中俄战争期间,由此可见,战率一旦打胜,对于帝国工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不同于中俄战争期间的增长模式,中俄战争期间,中华帝国没有进行大规模造舰行动。而中英战争期间的战争刺jī因素集中于帝国的海军工业。帝国海军大规模的造舰行动,带动了全国冶金、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海军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工业体系的核心,因此带动光华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急剧飙升。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国各地全面推广优质粮食种植技术和使用科学方法,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川强万吨,比上年增长1旧,增幅继续回落,传统粮食产量提升已经接近极限,想要继续增加粮食产量,需要更多的农民和耕种土地。
农业人口继续减少,幅度快速增加。主要因为帝国工业发展极快,大量农民转业为工人。光华六年年底,全国城市人口较去年增加了500万,虽然较前年的550万下降了50万人,但是整体工人增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华帝国正在快速的由农业国转入工业国。
帝国工业方面,海军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华帝国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战争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256。5%,轻工业增长43。6%。
六大工业基地中,沿海的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四个工业基地发展最快,得益于帝国海军工业的大规模扩张。四大工业基地囊括了帝国海军工业的90%的工厂,为了对抗英国海军,全国增加了200多家造船厂,80%集中于四大工业基地周边。
光华六年,帝国造船累积完成10056艘,总吨位188万吨,位居世界辜三。(第一英国,221万吨,第二美国203万吨)。!。
正文 第342章钱多了也是个愁二更
第342章钱多了也是个愁二更
今天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
大工业基地最后一个『蒙』古工业基地也完成了,得益于由北京直通白云鄂博地区的干线铁路的完成。IAZAILOU由建成的工业基地,增长速度也的,达到93。主要以采矿业、畜牧业、牛羊『肉』加工等为主,将矿石、『毛』品、『肉』食等向京津唐地区输出。
京津唐工业基地保持全国龙头地位,稳定增长,增速为29,其他四个工业基地增速较去年放缓,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增长28,钢铁和煤炭依然是主要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4,依然以轻工业为主,不过受**船舶重工的刺『激』,兴起40多家造船企业,制造业渐渐兴起。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幅大幅度回落,只有12,因为美菲战争结束,出口放缓。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增幅加快,达到31,得益于中华帝国对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视,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便成了支援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经济中心。
直隶钢铁公司改名为帝国钢铁集团,依然是帝国重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华帝国1906年钢总产量达到1780万吨,稳居世界第二,而第一的美国则达到了2018万吨,差距还是很明显。第三的德国为1130万吨,英国第四,为528万吨,沙俄第五,为290万吨,法国位居第,达到288万吨,意大利第七,总产量102万吨,日本的钢铁得到美国支持,迅速起步,突破10万吨大关,位居世界第十二位。
受中华帝国海军工业的蓬勃发展,帝国各大造船厂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大规模建造军舰,订单总额超过20亿龙币,庞大采购合同直接带动造舰相关产业7万多家企业和工厂直接获利,工业产销衔接状况非常好。全国新增三万家企业,12万多家企业间接受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
铁路方面,第二个五年计划已经提前四年完成。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了27万公里,其中政fu完成干线和复线铁路9万公里,运营8万公里;民间完成支线铁万公里,运营万公里。全国成立了大大小小79家铁路运输公司,极大了促进了中华帝国各省市之间的联系,为帝国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照詹天佑9年前的铁路计划,全国32万公里的铁路还差5万公里,其中政fu干线1万公里,民间支线4万公里,都位于最难开凿铁路的地区。然而,随着中华帝国夺取俄国大量的土地,新增广阔的北疆区、东疆区、西疆区,同样需要修筑铁路。
自1903年中俄战争过后,铁道部在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基础上,扩建南北『交』叉的两条主干线,支线延伸到国内各省。这样干线铁路增加了1万公里,支线铁路增加了2万公里,全部划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当中,预计在1912年全部完成。
届时,中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将达到35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城市和边疆军事要塞。
同样,铁路建设的同时,中华帝国的公路建设也在快速增加。由于全国工业的发展,巨大的国内贸易市场急需要大量的公路来支撑。
『交』通部和商业部经过研究后认为,目前中华帝国的商业发展速度飞快,公路每年的建设里程远远跟不上商业的快速发展。为此,『交』通部决定大笔投入资金,在未来五年内完成20万公里的公里建设项目,届时中华帝国将拥有100万公里的公路,其中战备国道25万公里,商业,相比较而言,今后多年内的财政状况将是非常宽松的。
这都得益于中英战争期间,中华帝国对英国的掠夺。
然而,摆在一干国会议员们面前的难题是,这么多钱,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花』好了。
五省部十二厅等主要部『门』纷纷列出了他们所需要的经费,农工商部提出10亿龙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教育部提出2亿龙币普及大学教育的计划;卫生部提出5亿龙币打造国民医疗保险体系;住建部要求拿出3亿龙币改善帝国300座城市的公共生活环境;国防部要求增加一亿三千万龙币的各项军费开支;内务部要求拨款6000万龙币改善公务员生活和工资水平等等……
各部『门』都狮子大开口索要经费,可是苦了财政部,他们的全部经费加起来一下子就达到30多亿龙币,如此巨额的财政拨款,是帝国自建国以来重未有过的。放眼全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在1月份公布的年度财政预算也仅仅只有亿美元而已。
财政部可不敢一下子把这笔钱都『花』出去,实在是太庞大了,宋汉章不得不陪同张枫一起去紫禁城询问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态度。
“钱多了也是个愁!”
王辰浩听完张枫和宋汉章的诉苦后,不由得无奈苦笑。
张枫说道:“陛下,今年的财政如此宽松实在是拜中英战争所赐巨款,可是以后未必有这种好事。如果一下子开了口子,等到这笔巨款用完后,将成为帝国财政严重负担。”
“没错!”王辰浩点点头,赞同这个观点。以后不可能再出现这种好事了,英国得到了教训,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王辰浩想了想,道:“教育是立国之本,帝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急需要高知识的工人队伍,因此蔡元培提出的普及大学教育一事可以批准。医疗保障体系可以试探『性』建立,在大城市先实行试点工作,不可以盲目投资。目前帝国国民对于保险行业还不是很认可,政fu可以让民间保险公司试探『性』的执行医疗保险,看看反应如何。民间反应效果好,政fu再推行。”
宋汉章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