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幸福)-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大军的统帅,李世民眺望即将成为战场的河东。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武德元年的十一月,他已率军消灭的薛举父子,为李唐安定了关中。

但现在薛举父子未灭,而他却乘着坚冰率大军渡过黄河,而历史上李世民去山西讨伐刘武周,却是在武德二年的十一月。

此刻太原郡晋阳城,晋阳宫。

李重九按剑由正门而入,而宫内原先宫娥,侍卫皆在晋阳破城之后,皆是被押解在一殿内,现在宫内外皆由幽州军士卒把守内外。

李重九从石砌的长廊上,缓缓行来,看着一旁宫殿依旧如故,但是时光变迁,这一切已是过了两年。

李重九直入大殿之上,于往昔李渊所在之位坐下看向,而殿边一角落已正是自己两年前所在之位。

当ri晋阳宫之变,李重九的人生由此亦折了一个大弯,与李渊结下深仇,与李世民由友为敌,而与李芷婉之间,已是隔了大多。

有时候李重九想是自己与李芷婉之间,没有那么多瓜葛,二人能否在一起。

答案断然是否的,因为没有瓜葛,李重九一介寒门,李芷婉根本不会瞧他一眼。

这比司马相如凤求凰之事,更不靠谱,而李重九奋然起兵,故而有了自己今时今ri之位,足以娶了李芷婉了,但是二人之间却间隔了国仇家恨。

李渊的起家之地,晋阳已为李重九所据,李渊此刻是何等之表情呢。

李重九看着大殿,两年一幕犹然从眼前而过,故而时过境迁,但当时李渊如蝼蚁一般看待自己的眼神,自己仍没有忘记。眼下他站在这里,终于有了与李渊掰掰手腕的底气。

“禀告上谷公,前方疾报李世民率三万府军乘大河冰冻,已率军渡过黄河!”

“哦?李世民渡过黄河了?”李重九双目一眯,看来这还是宿命之中的决战,还是要到来了,自己与历史上的宋金刚,刘武周相较,是否是李世民的对手呢?

“李世民渡河之后,屯兵何处?”

“柏璧!”

第三百五十二章围魏救赵

众将听闻李世民将大军屯扎于柏璧之后,温彦博出言解释道“柏璧位于绛郡,恰好切断了我军由临汾郡至河东郡,与尧君素,吕崇茂二人的联系。”

正如温彦博所言,尧君素,吕崇茂二人在南,而李重九从晋阳而来在北,李重九要打通河东,必须在柏璧击败李世民的三万精锐后,再与尧君素,吕崇茂会师方可。

温彦博拱手向李重九言道“现在唐军驻扎于柏璧,无疑是要切断南北关系,先南而后北,消灭尧君素,吕崇茂之后,再引兵北上与我决战。”

温彦博继续言道“启禀上谷公,眼下我们在并州进展顺利,一来是晋阳守将举措失当,以及我军先声夺人之威势,二来则是因为尧君素,吕崇茂二人的牵制了唐军部分精力。”

“我认为尧君素,吕崇茂二人不可不救。”

“不可如此,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我军现在已有了夺取整个河东把握吗?李世民驻扎于柏璧,也可能是以逸待劳,引诱我们离开晋阳与其决战!”姬川大声言道。

听姬川之言,王马汉不屑地言道“决战又有什么好怕的,现在弟兄们连破数州,整个河东的唐军被我们杀得溃不成军,弟兄从上到下都是嗷嗷叫着,唐军来多少就灭多少,正好乘此机会,索性打过黄河去,将长安城下将李渊老儿拉下马来,让老子教教他如何做人。”

王马汉开口之后,在场大将都是哈哈大笑。

尉迟恭默然,其余如薛万彻。薛万均等年轻将领,眼中却都是跃跃欲试之意。

连番大胜。破城拔州,给了李重九这些大将极高的信心。

李重九见众将如此。亦不由面露喜色,但姬川这时仍是在言道“不要乱想了,李渊乃是当世枭雄,麾下有二十万可用之兵,除了李孝恭南下攻伐巴蜀之外,李世民这次等于率李唐倾国之兵来与我们决战。”

“我军乘其主力与薛举决战之机,拿下晋阳,乃是侥幸。若现在南下柏璧与李世民决战,那么必然师老疲惫。粮草不济而败。”

尉迟恭摇了摇头,言道“姬郎中,此次我军劫掠各县获得不少粮草,足以支持大军数月之支,这点你暂可不必担心。”

一旁薛万彻亦开口言道“眼下天寒地冻,虽是十分寒冷,但是我军六万将士,生长于幽州草原这等苦寒之地,若论及冬季作战。我们绝对要胜过唐军一筹。”

众军方大将皆是反对姬川的意见。姬川仿佛一个孤立在此,他拱手向李重九言道“我军眼下占据并州乃是速胜,根基不稳,一旦一战有失。必然全盘皆崩。”

“够了!”

“危言耸听!”众将领纷纷斥道。

姬川看了众将一眼,向温彦博问道“温长史你意下如何?”

这一次陪同李重九南下的文臣,就姬川。温彦博,薛万述三人。现在军方大将一并主张南下柏璧与李世民决战。姬川只有求助于温彦博,而薛万述现在正在城内太仓之中。清点要送往前线的粮草。

温彦博看了姬川一眼,犹豫了一番,言道“上谷公,我以为若是放尧君素,吕崇茂二人不管,必是被各个击破的局面,但若是南下救援,李世民就是腹背受敌了。所以卑职以为可以尝试一战。”

姬川闻言当下退到一边,闭目表示再也不说话了。

温彦博看了姬川一眼,他此刻有几分难以言隐,他出身的太原温氏,乃是太原名门士族。

太原温氏自两汉后,因中原战乱,族人衣冠南迁,北方宗族一直难以恢复北方盛况。这一次温彦博投效李重九,也是背负着很多族中压力的。

这一次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太原温氏与身在晋阳的李渊,李世民颇有交往,

而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族内就让温彦博的两个弟弟温大雅,温大有投效李唐为官,来表示对李唐的全面支持。但是温彦博却没有听从族中的意思,早一步先在李重九麾下已是任为郡司马。

晋阳之后父亲,与族中从叔,有写信要他辞官的意思,温彦博一来心道,就算去了李唐,自己最少要二三十年才能一展抱负,得到宰辅之位。但在幽州军之中,李重九显已是有栽培他为宰相的意思,并且对他重用,十分信任。

温彦博感激于李重九的栽培重用,故而这才拒绝了族人要他返回太原的请求,继续留下幽州辅佐李重九。

但这么一来,温彦博也知自己与族人之间有了重大的嫌隙了,这一次攻下晋阳温彦博回乡之后,尽管他现在在幽州中,乃是官居一品,幽州上下官吏仅次于李重九的待遇,但回乡之后那些族伯从叔对他皆是闭门不见,在族中备受冷遇。

自小生在大族的温彦博,难免有几分不服气的意思,故而他这一次才比较急切李重九能够一战击败李唐,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重九见麾下一并主战的意思,却有几分诧异,看来连番大胜,自己麾下的精兵猛将,不知何时也成了骄兵悍将。

如果自己没记错,历史上刘武周与李世民,也是对峙于柏璧吧,具体战况如何,自己已是不记得了,但是这一战最后的胜负却是不用多说。

从晋阳至柏璧,路途遥远,自己粮道漫长,军粮势必毕竟不济,万一被人劫粮情况堪忧。但温彦博说得也没错,自己不前往柏璧,只能坐视尧君素,吕崇茂二人被歼灭,如此军心会动摇,而且现在全军连胜,士气正盛,自己若畏缩不战,难免有些说不过去,麾下武将士卒也可能会大发牢骚。

毕竟刘武周当初伐唐有三万大军,也是打倒了柏璧,自己这一次讨伐并州,却有六万人,兵马比刘武周多了一倍,而当时李唐立国已有两年之久,现在李唐根基不稳。

两强相遇,不打一战就退缩,无疑是怯弱之举。

“下面如何作战,还请上谷公明示!”众将见姬川不言语了,当下一并上前,他们显然觉得现在一战大有胜算。

李重九看了一眼众将,言道“李唐这一次出动四路大军收复河东,不可轻忽,何况李世民新胜了薛举,麾下士卒尽是精锐,我军与之相战,胜负难料。”

众将听李重九亦是反对出兵的意思,当下皆是有不忿之意。

“那敢问上谷公就不救尧君素,吕崇茂二人了吗?”

李重九言道“李世民驻扎于柏璧,正是算准了我军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南下则战线漫长,容易师老疲惫,而若按兵不动,则尧君素,吕崇茂被其收拾后,他可以从容会齐各路大军,照样可以北上与我决战。所以我们要胜唐军,就不能依照李世民意思来走,这样就入其圈套了。”

温彦博闻言当下问道“那么上谷公的意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