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落爷)-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近的驻防军司令官施特莱西乌斯将军甚至假借希特勒的名义给赛琳娜写信说:”李默的名字将被列入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的行列!”一时之间,赛琳娜的住所几乎整个被鲜花淹没了。

然而,就在整个德国举国欢庆之时,李默却正在北非的大漠深处他的指挥车里呼呼地睡大觉。因为持续不断的作战使他疲劳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不能和他的参谋们一起围在收音机旁,收听来自柏林的特别广播。

9时45分,李默突然被一名参谋喊醒,这时,喇叭里响着嘹亮的歌声,一会儿,播音员兴奋地说道:”元首大本营,1月12日。元首晋升非洲军团司令官李默上将为陆军元帅。”陆军元帅李默!李默真是兴奋极了,他马上给他的妻子赛琳娜写信说道:”对我来说,当上陆军元帅真像做梦一样,过去几个星期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好比一场梦。”

能够晋升为陆军元帅,这对于一名普鲁士军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因为在普鲁士,陆军元帅永远也不退休或被解职,他们将终身都担任这一职务,并有资格配备秘书、马匹或小汽车,还有专职司机和其他额外津贴。这对那些曾经征服一个要塞或赢得一场伟大战役胜利的勇士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奖赏。另外。在普鲁士,一旦成为一名陆军元帅。那就意味着可以流芳千古了。

随着李默的节节胜利,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英国本土。失败的论调再次笼罩着这个孤立无援的岛国。这天一大早,丘吉尔步履艰难地走进议会大厅,已经做好了应付那些尖刻议员们对他各种非难的准备。

威尔士议员安尔林?贝万一点不客气地说:”丘吉尔首相虽然在辩论中一次又一次赢得胜利,但却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约翰?瓦德洛?英尔恩爵士责问道:“首相阁下,这两年来,我们接二连三地失败,这些失败的根本原因该如何解释呢?”面对如此刻薄的责难,虽然丘吉尔一向以其雄辩的口才而著称于世,这时也不禁汗湿后背。

因为。现在几乎全世界报刊上的英雄都是那个戴着着橡树叶功勋奖章的”沙漠之虎”,并且几乎都把北非失利的责任归之于他。丘吉尔在回答中避开那些令人伤感的细节,只叙述了北非失败的经过,他说:”在北非,我们的第8集团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我们虽然从人员装备和空中力量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方的指挥官是个十分大胆而又精通战术的人。假如撇开战争的灾难来说,李默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最后还是温莎元首帮助了丘吉尔,全力支持主战的丘吉尔,才让丘吉尔这个英国佬渡过危机。第二天。《柏林经济报》用大标题报道说:”丘吉尔说,英军在北非的失败——怪李默!”这是德国人对丘吉尔的一种最大嘲笑。

德军慢慢地向阿拉曼防线逼近,李默之所以在高速前进的时候轻轻地踩了一下制动,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部队在抵达阿拉曼时。已经接近了能量的极限,有许多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就睡着了。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情报不准。他在制订1月17日的进攻计划时,根本不知道英联军的装甲部队在败退时已经被他的进攻部队所超越。他的估计是:英联军已调到南面去掩护他们的侧翼。根据这个估计。他打算先向南面发动一次牵制性攻击,然后再迅速转向北面。在阿拉曼和巴卜塔腊之间”撕开”一个大口子。

李默的这一决定,无疑使他坐失良机。因为就在那天早晨。英联军装甲旅的残余部队仍旧驻在滨海公路以南的大沙漠里,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默的装甲部队已在他们败退时赶过他们。

仅仅因为李默的暂停进攻,才使得他们得已在回到阿拉曼之前没有落入陷阱,从而使他们从被封在口袋里而侥幸逃脱。每一个精通沙漠作战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坦克,所以李默的这次失误给以后种下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就在李默的钢铁洪流聚集阿拉曼随时准备发起攻击的时候,英联军的前方与后方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景。一方面前方是恶战,坦克与坦克之间来往冲突,用大炮互相射击,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在燃烧,滚滚浓烟弥漫在沙漠上空。

而后方,则被李默到达阿拉曼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到处都是撤退的人群。英国舰队已经撤入红海,开罗作战指挥所的烟囱里冒着销毁档案文件而产生的淡黑色烟尘直上云天。

开罗:人看到这一切,都认为这是英联军要逃离埃及的信号。一时之间,火车站上挤得人山人海,全都急于逃离这一是非之地。普遍的失败情绪,使人们不由得都把1月惨败的责任归于指挥失误。这样,为了恢复士气,更换高级指挥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丘吉尔便决定由亚历山大接替奥金莱克任中东的英联军总司令,戈特为第8集团军司令。戈特,中将军衔,3年来一直指挥一个军苦战在大沙漠之中,这时仍在阿拉曼附近同李默苦战。也许是命中注定,在戈特乘一架运输机从前线返回开罗准备走马上任的途中,却被一架从高空追来的德军战斗机击中,造成机毁人亡。于是,交了好运的蒙哥马利就被丘吉尔紧急从英国国内调来补了这个空缺。

英国对于北非的指挥官人选,也是大伤脑筋,到底谁才可以抵挡李默的猛烈进攻,最后还是伊丽莎白元首帮助丘吉尔做的决定,因为温莎在和李默想处的日子里,曾经听说过李默提起,英国陆军之中,也就是蒙哥马利稍微有点才华,其他的指挥官,真的没有让李默留心过,连连惨败的英国,只好派出军衔还不是很高的蒙哥马利去主持北非战局,这可是近百万军队之间的生死对决。

……

ps:鸣谢:

中旅小竺投了1票2014…12…2516:32

moung投了2票2014…12…2512:03

第340章英军易帅

英美两国总结失败的教训,两**队互不统属,指挥十分不便,协调更是无从谈起,针对这种情况,伊丽莎白元首紧急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协商两国组成三军联合指挥部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战略性问题,罗斯福让出了北非英联军总司令的职位,这个职位随即被蒙哥马利获得,而艾森豪威尔只能是副总司令了,这样一来,英联军的指挥协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善。

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德意联军五十万,英联军八十万。兵力对比差不多是1比1。5。德国装备有八个装甲师,基本满员,豹式,四号,各占三分之一。而英联军的装甲师达到了一十二个之多,但他们基本上是中型坦克,英美的这些坦克只能算是和四号坦克一个等级。

如果双方距离五百米,英美的坦克可以击穿豹式的正面,因为现在的英美坦克的坦克炮口径都比历史上大了很多,对豹式的威胁还是很大的,当然豹式也可以边打边倒车,把英美的这些坦克击毁在五百米外。

英联军的坦克不足为虑,可是英联军大口径反坦克炮才是让李默头疼的地方,但是沙漠决战,装甲力量又是主要的突击力量,如果在新的形势下,使用好装甲师,运用好”闪电战”又是李默的一个全新课题。

……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0月17日,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第3师师长。在阿拉曼战役之前,他本来被安排担任参加代号”火炬”的北非登陆计划的第1集团军司令。

然而。他被任命为第1集团军司令还不到24小时,就被调任第8集团军司令同时担任整个北非的英联军总司令一职。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走运的一件事。第8集团军是当时盟军中编制最大的一个集团军。而他的对手又是早已名扬天下的”沙漠之虎”李默,如果他能凭借第8集团军打败一个著名的对手,自然就会名扬天下,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将星。

蒙哥马利是在1月8日大约早晨7时接到陆军部的电话通知。这位矮小结实的将军,长着一副鸟一样的相貌,他那高昂并略微带点鼻音的嗓子使人听起来不仅刺耳又有点不友善。他和李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方面两人性格都很孤傲,在自己同行的将军中,敌人多于朋友;他们两人都很专横、傲慢。具有职业军人所特有的秉性。

另一方面他们两人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都是既难以对付而又抗上的军官,可是在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的时候,却又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两人都不吸烟、不喝烈性酒,都喜欢冬天的运动和注意保持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