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司马家[全三册]-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维与夏侯霸商议:“以前我们取雍州时,没有搞成,现在又一次出征,应该有所准备了,公有何高见?”夏侯霸说:“南安这个地方的粮草最多,我们干脆先去打南安,一旦成功,就不担心后勤支援问题了,以前我们没成功是因为羌兵说好又没来,这次我们应该提前与羌兵联系好,如果羌王肯出兵,我们再来打雍州,那就好多了。”
  姜维觉得夏侯霸说得对,于是就先派人去联系羌王,给了羌王许多的礼物,羌王答应出兵协助,于是姜维这才又一次发兵进攻南安。
  郭淮得知西蜀的姜维又发兵来攻雍州,赶紧将消息报告给了京师。司马师当即在朝堂上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才能抗拒蜀军的进攻,首先就是派遣援军的问题,辅国将军徐质说:“我愿意领兵去增援郭淮。”司马师大喜,就命令徐质为先锋,让二弟司马昭为大都督,一起领兵去增援郭淮。
  徐质率兵来到雍州前线,在董亭这个地方遇到了西蜀的先锋廖化,徐质与廖化进行了首次遭遇战,结果徐质大胜,廖化根本打不过徐质,没几下子蜀兵就大败,退兵三十里,魏军也乘机扎下营寨。廖化似乎没打过什么胜仗,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他也就是个凑数的。
  姜维与夏侯霸商量,说徐质英勇,如何才能胜过他呢?夏侯霸说:“上一次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粮道被对方截断,可见魏军非常重视粮道。这次我们仍可以用这一招,以粮道来引诱对方,让对方掉进我们的埋伏圈。”
  姜维觉得此计很妙,就再次让廖化出兵引诱徐质来战,然后故意暴露自己的运粮路线,有探马将消息报告给了司马昭,司马昭也认为截断蜀军的粮道是胜利的关键,既然发现了对方的运粮路线,那么就应该赶紧去截断它。
  徐质率军追击廖化来到铁笼山附近,发现了蜀军正在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于是徐质分兵一半去抢夺了蜀军的粮草,另一半继续追击廖化的败兵,追着追着就来到了一处狭窄的山谷中,突然两边伏兵四起,前后通道都被蜀军堵住,一声炮响,两路军杀来:左有廖化,右有张翼,大杀一阵,魏兵大败。
  徐质奋勇拼杀,始终闯不出重围,直到他所携带的魏军几乎都被消灭,徐质才逃了出来,正走间,正面遇到一支蜀军,领头一员大将正是姜维。姜维与徐质大战几合,刺徐质于马下。徐质派去截蜀军粮草的一半兵马也被夏侯霸消灭,夏侯霸让蜀军穿上魏军的盔甲,连夜去袭击司马昭所在的大营,魏军见是自己人退回来了,就开闸放蜀军进寨,结果蜀军轻松攻破了魏军的大营,司马昭被打得晕头转向,慌忙中带领少数军马逃到了铁笼山中据守,被姜维的军队四面围住,山上无水无粮,司马昭长叹一声:“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
  39 出生入死的经历——大成功者都需要有几分运气主簿王韬劝司马昭不要灰心,赶紧在山上扎下营寨,派人出去寻找水源,结果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水源,于是司马昭就暂时率军固守在山上等待救援。
  姜维这次困住了司马昭,心里大喜,想当年他与诸葛丞相一起在上方谷没能逮住司马懿,这次总算有收获了,一旦抓住了司马昭,可以说是大功一件,等于砍断了蜀国的一条臂膀。
  消息传到了郭淮那里,郭淮急着要领兵去救援司马昭,陈泰对他说:“现在姜维所联合的羌兵已经到了我们的门前,如果你率兵去打姜维,羌兵就会乘我们城中空虚来袭击我们,不如先把羌兵的事情搞定,然后再去救援司马昭更加稳妥。”
  郭淮说:“羌王这次亲自来了,羌兵势大,如何才能迅速解决这个威胁呢?”陈泰说:“羌人一般都比较愚笨,不如我们采取诈降的方法,引诱他们来偷袭,这样就可以一举消灭他们。”郭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同意陈泰亲自去执行诈降的任务。
  陈泰领五百兵马去羌王那里诈降,说了郭淮许多坏话,答应为羌兵引路去偷袭郭淮的大营,羌王非常高兴,就同意与陈泰一起去偷袭郭淮。这天半夜,羌王带来所有兵马在陈泰的带领下,悄悄来到郭淮的大营面前,陈泰首先冲了进去,羌王也率领部队跟着冲了进去,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中了郭淮的埋伏,羌王掉进了事先挖好的陷进里,被郭淮给活捉了。
  当羌王被押送到郭淮面前时,郭淮亲自为他解绑,好言安慰,说朝廷知道羌王是忠义之士,只不过受了姜维的欺骗,只要羌王能够弃暗投明,帮助魏军打击蜀军,朝廷会给予封赏。羌王听后大喜,心想被人家活捉了,不但没事,还会有封赏,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协助魏军去打击蜀军。
  于是郭淮让羌兵领头,魏军跟在后面,一起连夜去袭击铁笼山的蜀军大营,姜维听说羌王带兵来增援了,非常高兴,与夏侯霸一起出迎。没想到羌王竟然投降了魏国,与魏军一起杀入了蜀军营寨,蜀军一点防备都没有,顿时大乱,被魏军杀得七零八落。姜维空手上马逃跑,郭淮认准了猛追。论武艺其实姜维远高过郭淮,只是他慌乱中逃跑,手上没有武器,背上倒是背了一把硬弓,但箭壶里没箭,看郭淮紧追不舍,姜维只得空拉几次弓弦,头几次郭淮还认真躲一躲,但几次之后,郭淮就知道姜维其实没箭,于是放心大胆地猛追。
  直把姜维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既然姜维没箭,郭淮就大胆向姜维放箭,他连射了五六箭,但一箭也没射中,反而是被姜维顺手接到了一支箭,姜维悄悄地将他接到的这一支箭搭在了弓弦上,瞄准了郭淮,一箭射过去,正中郭淮的面门,将郭淮射下马来。姜维拨马赶回去捡起了郭淮丢下的长枪,想补上一枪结果了郭淮的性命,这次魏军大举赶来,姜维来不及杀郭淮,只好自己先逃再说。
  郭淮虽然被赶上来的魏军救回去了,但不幸的是姜维这一箭射得很重,郭淮仍然是不治身亡。司马昭从铁笼山上被解救下来后,看到郭淮为国捐躯了,非常伤心。姜维与夏侯霸虽然大败而回,但毕竟杀死了郭淮和徐质,说起来还算是大有功劳,不能说毫无建树。
  40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情景反复出现司马昭封赏了羌王,让他们回去了,自己带领军兵返回洛阳。从此后,他与大哥司马师一起专制朝纲,比当年的曹操还要独断专行,根本不把天子曹芳放在眼里。大哥司马师每次上朝都是穿着鞋子带着宝剑,所谓的“剑履上殿”,有时候连皇帝都得出迎,司马师当朝吩咐国事,根本不用与皇帝商量,所有大臣都围着司马师转,没人理会皇帝的意见。
  曹芳退朝后回到内室,看到自己身边只有三个人跟随:一个是太常夏侯玄,另一个是中书令李丰,还有一个光禄大夫张缉。张缉是张皇后的父亲,也算是皇亲,是曹芳之皇丈也,于是曹芳叱退近侍,同三人至密室商议。
  曹芳拉着张缉的手大哭着说:“司马师视朕如小儿,觑百官如草芥,社稷早晚必归此人矣!”李丰奏曰:“陛下勿忧,臣虽不才,愿以陛下之明诏,聚四方之英杰,以剿此贼。”夏侯玄奏曰:“臣叔夏侯霸降蜀,因惧司马兄弟谋害故耳;今若剿除此贼,臣叔必回也。臣乃国家旧戚,安敢坐视奸贼乱国,愿同奉诏讨之。”
  曹芳说:“朕祖武皇帝诛董承,就是因为事情做得不够隐秘,现在我也可以写血诏给你们,但千万要保密啊,一旦泄露,大家一起完蛋。”张缉和李丰都不以为意,他们觉得自己没董承运气那么差,对方也不是当年的曹操,应该没问题。
  当年董承是天子的丈人,带衣带诏出去打算召兵勤王,被曹操发现而灭了三族。而今故事又重演,张缉也是天子的丈人,又一次带衣带诏出去打算召兵勤王,这次被司马师发现了。当他们三人出门时,看到司马师带着众武士就等在门外,司马师问他们为何迟迟不出来,到里面与天子密谋什么。他们三人先是不肯承认,怎奈司马师有内线耳目早就通风报信了,张缉被搜出了衣带诏,衣带诏上写:“司马师弟兄,共持大权,将图篡逆。所行诏制,皆非朕意。各部官兵将士,可同仗忠义,讨灭贼臣,匡扶社稷。功成之日,重加爵赏。”司马师看毕,勃然大怒。令武士将张缉等三人全部抓起来,打落牙齿,腰斩于市,灭三族。
  司马师杀了张缉等三人后,仍不解恨,拿着衣带诏直接闯进皇宫去责问天子曹芳,曹芳抵赖不过,只得向司马师认错,但司马师一点也不给曹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