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司马家[全三册]-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的如此作为让周围人全都愣住了,谁都没想到关中主帅会亲自下地耕作,就算是做个样子,也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司马懿从容回答:“老夫要亲自掌犁。怎么,使不得吗?”“使得使得!只是现在这梅雨时节,田地里寒气颇重,大将军裤腿高挽,万一……”司马懿挥了挥手,笑道:“嗨!老夫哪会那么体弱娇嫩?今日老夫亲身耕作,就是要将老夫重粮养战之意愿,昭示于全军!”
  从这天起,司马懿天天亲自率人来田里参与耕作,全军上下参与农业耕作的热情立即被点燃了起来,掀起了一股农耕热潮。这一天在远处山坳里一棵大槐树的树荫下,司马懿看到一个年轻将士在传授大家耕作之法和宣讲军屯的重要性,说得头头是道。
  司马懿在远处认真听了许久,觉得这个年轻人思路清晰,说话具有鼓动性,是个很好的军屯领头人,隔了片刻,司马懿问身边的人道:“唔……这个年轻人言谈之际颇有几分朝气,本帅倒是有些喜欢。他叫什么名字?”他身后一个亲兵打扮的人急忙应声答道:“启禀大将军,此人乃是戴陵将军手下的一个典农校尉,名叫邓艾。”
  司马懿之所以把他的第一站放在了军屯重地上邽原,就是要让军屯的重要性广为人知,要大力抓好魏军的粮草供应问题,这样他的前线战略才能顺利实施。自从亲身下田耕作将重粮养战之意愿昭示于全军之后,为了考察各营士卒的行动情况,便身着微服、轻装简从地出来巡视。今天他已经走看了六个营队的屯田耕种情况,而邓艾这里正是他今日巡视之行的最后一站。
  司马懿非常欣赏这个名叫邓艾的年轻人的才华,至少他反应敏锐,善于从积极的方面配合上官实施战略意图,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提拔他。“哦……这个邓艾啊,其实只是时运不济罢了,换了在当年太祖武皇帝打天下的那个时候,恐怕早就脱颖而出、一鸣惊人了!”
  张郃经过这么多天与司马懿的朝夕相处,对这位新任关中大帅算是越来越佩服,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深谋远虑的结果。其实,司马懿的做法十分正确。粮草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他是极为清楚的。当年官渡之战时,逆贼袁绍以二十万人马之众与太祖魏武帝曹操三万士卒对垒多日,若非曹操深入敌后以奇兵狙击,一把大火烧了袁军在后方囤积的所有粮食,曹操是绝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的,袁军也不会像雪崩一样一下子就彻底溃散了,这一切,都曾为张郃当时所目睹。
  张郃以前也身经百战,对粮草对于打仗的重要意义心知肚明,看到司马懿如此重视粮草问题,张郃感觉司马大帅的下一步战略应该是和蜀国打持久战了。所以,他觉得司马懿坚壁清野、持重不发、伺机而动的战略是对的——毕竟魏军兵少粮多,蜀军兵多粮少,只能扬魏军粮足之长,而避魏军兵少之短。
  96 不同战略的抉择——大帅该如何说服众将?
  但是张郃作为一名武将,以前和大家一样都是热血青年,愿意上阵杀敌,战死沙场,痛痛快快地博取功名,现在看到司马懿似乎有打算要采取坚守不出,耗死对方的保守战法,感觉他实在不算高明,心想关中广大将士们哪里受得了司马懿这样步步为营式的推进策略?
  跟张郃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因为当年前任大都督曹真在时,采用的也是大开大合,痛痛快快杀敌立功的战法,现在换方法了,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得了。他正在思忖之时,却见后将军费曜“扑通”一声在司马懿案前跪了下来,脸红脖子粗地大声嚷道:“大将军,上邽原屯田固然重要,但如今祁山大营二万大军被围,也是危在旦夕!请大将军赶快下令,速速发兵前去救援!费某愿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为大将军开出一条血路来!”
  他这么一带头,在场诸人全都吓了一跳,虽然大家心里也都这么想,但没人敢于直接向大都督提这样的建议,一个个拿眼瞥向司马懿,看他如何回应。却见司马懿听罢,面色凝重,只是抚须不言。戴陵也冲上前来,一头跪倒在地,嚷道:“大将军就让我去当一个先锋偏将,戴某必定十分感激,只希望大将军一声令下,戴某必定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一展身手为国立功!”
  戴陵再这么添油加醋地一闹,引起更多人的请战反应,大家都积极要求大都督允许自己痛痛快快地出战蜀军,不要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张郃心念一动,也缓步出列,躬身行了一礼,道:“司马大将军,费、戴二位将军所言不无可取之处。依张某看来,可以分兵两路,一路在此屯守上邽,一路奔赴祁山救援,也胜似在此守株待兔。”
  张郃毕竟是关中的副统帅,他这么表达了意见,所有人都纷纷跟上,一个个摩拳擦掌情绪激昂,一定要求大都督下令出战。只有秘书郎邓艾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却不发话,看着司马大将军有何动作。
  司马懿看大家都是要求出战的样子,似乎拦也拦不住,心里暗暗叹息,其实他早就对迎战蜀军有周详的安排。目前的祁山大营兵精粮足,地势险要,完全可以与诸葛亮对峙半年而不危,本无须派兵去救。而且,在司马懿的全盘战略之中,祁山本就是拖住蜀寇深入关中的一道有力屏障,也是消耗蜀寇主力的一枚棋子。
  因为诸葛亮不是别人,你想去和他正面交锋很难讨到好去,只有利用蜀军粮道艰难的劣势,通过与他干耗的方法才能稳妥地拖垮诸葛亮。因此,司马懿根本就没有立刻发兵救它的意思。更何况诸葛亮早有巧妙计策等在那里,就等魏军前去送死呢,他攻打祁山,分明就是一招“围城打援”之棋,正设好了伏兵等着魏军去挨打呢!司马懿岂能因一时头脑发热中了他的圈套?
  97 朝中也有争论——内外受压才是常态
  虽然司马懿花了大力气制止魏军轻举妄动,但魏军上下越来越以为司马懿贪生怕死,不敢应战蜀军,对他的分析和劝告根本听不进去。魏军诸将这一两个月来吵吵闹闹着请战,司马懿的耳朵都听得起了老茧。
  今天张郃以副统帅的身份也附和众将的请战要求,搞得司马懿不好下台,如果再坚决不允的话,魏军诸将更加要看不起他了,他这个统帅的威信必然大打折扣。司马懿感觉他有点控制不住部下们的鼎沸之情了。
  既然大家一片请战之声,司马懿也只能用事实来说服大家,否则空口说白话根本没人信,他缓缓说道:“也罢!既然诸君个个奋勇争先,老夫也不能拂了你们的美意。这样吧——魏平将军骁勇善战,就带着五千精兵留下来驻守上邽原;其余四万五千大军,在此休整五日之后,随着老夫与诸君一道奔赴祁山,和祁山大营守军腹背夹击诸葛亮!”
  一个能人在前方干事,必定会有一帮闲人在后方评论,有太多的人自己挑不了重担,但若别人去挑,他在背后批评指责的本领奇大。司马懿在前线饱受帐下诸将日日催战之苦,而曹叡在朝中也是饱受文武百官天天争辩关中战事之苦。
  司马懿在前方制定的对蜀策略,在朝廷中说什么的都有,因为练嘴皮子毕竟是轻松愉快的活,又不需要承担责任,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疼,朝廷上下以针对司马懿御蜀方略的态度为标志,旗帜鲜明地划成了两派:一派以太尉华歆、司空陈群、尚书令陈矫为首,全力反对司马懿的对蜀战略;另一派以太傅钟繇、御史大夫董昭、司徒王朗为首,全力支持司马懿的对蜀战略。
  反对派一般都是阴谋论者,质疑司马懿别有用心,看他无论做啥,都会从阴谋的角度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司马懿不是好人的结论。陈群、华歆一派公开指责司马懿独掌兵权占据上邽关隘,眼见祁山大营形势危急,既不派兵救援又不出兵奇袭,却一直观望徘徊,示弱于敌,引起军中将士纷纷不满,似有“养寇以揽权自重”之意。他们强烈要求皇上迅速下旨,临时换掉司马懿关中主帅之职,由用兵机智灵活的张郃将军接任,方能一举扭转局势,大显大魏劲旅之雄风!
  而支持派当然会和司马懿保持一致,他们总是赞同他的每一项决定,从他以往的业绩中找依据来论证他此次的决策一定也没有问题。钟繇、董昭、王朗一派则言之凿凿地认为,司马懿此番御蜀方略,走的正是当年汉朝名将赵充国持重破西羌的策略,完全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实击虚的高招,待到蜀军暮气丛生、无粮自退之时,便可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