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公之位,然后剪除一切异己,独揽天下大权,为日后以曹代汉奠下坚实之基。”“依孩儿之见,曹操现在已经是‘虽无周公之名,却有周公之实’了。”司马朗又点了点头。
听父兄对曹操的评论,司马懿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曹操虽然强势,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曹操现在还没有成为周公——他只是刚刚才拥有了董卓当年的威势与地位。曹操离登上周公之位还差着一大截呐!当今天下,荆州未平、江东未平、关西未平、益州未平……这些都是曹操还没有迈过去的几个坎儿。”
在曹操气势如虹的形势下能清楚地看到他的不足之处,这需要难得的眼力和头脑,司马防瞧着司马懿,目光里流露出淡淡的赞许之色,过了片刻,再次拈起一枚白玉棋子,放在了紫檀木棋枰上的那第二枚白子后面,道:“他们曹家的第三步就是曹孟德在肃清四海、一统天下之后,效仿西伯姬昌,传位于三公子曹植,由他来禅代汉室,依靠他的贤明睿智与仁德美誉,掩盖曹家当年篡权夺位时的种种丑行,为曹家夯实长治久安的万世基业。”
司马家每天所开的军情分析会议,不外乎是知己知彼,分析对手,了解自己,就像是打仗前的准备工作一样。司马懿听到这里,双目深处倏地一亮:“难怪曹操今日当众公开扬言‘植儿最可与之共定大业’,原来他已暗暗心许他的三公子成为他日后开基建业、奠定乾坤的一着妙棋啊!”
分析过对方,就轮到分析自己,既然曹操已经有所行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司马防盯着那棋枰上三个连成一线直射而前的白玉棋子,淡淡笑道:“朗儿、懿儿——如今这‘知彼’的功夫为父已经给你俩做了个八九不离十,那‘知己’的功夫,你俩也该好好拿出一个应对方略给为父瞧一瞧”。
司马懿虽有自己的想法,但在说出来之前,仍然想先听听大哥的意见,“父亲大人的剖析实在是鞭辟入里、精妙异常。”司马懿深深赞了一句,侧过头来向司马朗伸手一礼,道,“大哥身处相府枢密之位,对曹家内外情形必是十分熟悉,您且将我司马家如何因应曹家的方略明示出来罢!”
司马朗目前是相府的秘书长,应该最了解相府的机密,但秘书长的工作也是最忙碌的,什么事都需要他参与安排,“这个……”司马朗面色一窘,有些结巴起来,“为兄如今身处相府枢要之位确是不假,只不过为兄近日冗务繁多,一天到晚都要上下周旋打理,忙得几乎是脚不沾地,二弟你可是亲见的。似这等全盘的应对方略,还是二弟你向父亲大人进献罢。为兄知道二弟你其实是早有谋划了的。”
司马懿听大哥这么说,于是也就不再客气,他喝了口清茶,慢慢将自己理清的头绪说了说来:“孩儿就斗胆在父亲大人和大哥面前献丑了,只是,倘若孩儿的这盘应对方略之中若有不尽不实之处,还请父亲大人和大哥多多指教。”
第三章 密室之议
团体里最重要的人必定被所有人算计。
看破而不说破,不要去争虚名。
不争名分只做实事,最后名利都是你的。
22 曹操的行为被反复琢磨——权力就怕有人觊觎对曹操行为的研究,是司马懿每日必做之事,他目前在相府担任机要室主任一类的工作,既然大哥让他来说,司马懿衣襟一整,向司马防恭施一礼后,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伸手也从桌几上面左边的银钵之中摸出了一枚黑玉棋子,拈在掌上,朝司马防极为谦逊地说道:“父亲大人,《鬼谷子》有云‘反以观往,复以验今;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黄石公·三略》有云‘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化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您且容许孩儿将这‘知彼’的功夫徐徐补述完毕。
“正所谓物极必反,一样东西强过头了,必然会走向反面,曹操的强势也必然引起敌对方的抗拒,依孩儿之见,您讲的曹家这谋取天下的三步大略,确是洞明其机、秋毫无遗。然而,曹家要实现这三步大略,却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四层阻力。这第一层阻力便是——”他右手一落,将那枚黑玉棋子放在了第一个白玉棋子的右侧,“内廷与相府之间开始真正离心离德、互相掣肘。”
听二儿子说出了一番连自己事先都未曾思考过的观点,司马防有点吃惊:“哦?何以见得?”司马防轻声问道。“以荀令君为首的内廷先前能够支持曹操扫平袁绍、袁术、吕布,是因为他们相信曹操是真心实意效忠汉室的。所以,即使建安六年曹操痛下杀手诛除董承一党时显得那么恣横,他们最终还是帮助他全力对付袁绍。
因为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很多内在的矛盾会被掩盖,一旦大敌消失了,内部的分化必然开始显现,那个时候袁绍是明面上的大逆贼,除了依靠曹操与之对敌之外,荀令君他们当时也的确没有别的选择。”
司马懿的强项就是通过深层人性看问题,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他继续娓娓而道:“如今曹操公然废除‘三公’、独揽大权,不臣之迹已著,恐怕这个时候荀令君他们已经暗暗转变了思路,不仅不再继续扶持曹操,免得他实力膨胀而威胁到汉室——而且还会使出种种手段千方百计遏制曹操。曹操失去了他们的鼎力支持,日后在征战拓业之中必是步步荆棘、处处艰辛。”
对司马懿的说法,大哥司马朗也深以为然,他一直对二弟的观察力很是钦佩,“嗯……二弟说得没错。这一次曹丞相上了一个将天下庶民的官田租税与纳粮之量提高一成的奏章,居然被陛下和荀令君联手否掉了。”
司马朗目睹朝廷与相府的矛盾逐步激化,有很多事情已经远不如以前那么团结紧密,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丞相在这个时候提高庶民的官田租税与纳粮的缴量,其实是为了扩充、储备征伐四方诸侯的军资与军粮。现在想来,这亦可算是内廷已经开始在暗暗遏制曹丞相实力膨胀的第一步了。”
父亲与大哥都开始认同司马懿的观点,“不错。内廷掣肘相府,的确是他们曹家大业所遭到的第一层阻力。”司马防也点了点头,缓缓而问,“那么,这第二层阻力呢?”
看到大哥司马朗很赞同自己的观点,司马懿精神为之一振,他抬头看了看父亲,沉吟有顷,又从银钵中取出一枚黑玉棋子,缓缓放到了棋枰上第二枚白子的右边,徐徐而道:“这第二层的阻力便是许都朝廷中忠于汉室的义士与曹操开始短兵相接、难分难解!
“当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道德标杆失去后,他今后的路其实已走到董卓与袁绍那边去了,不要忘了当年从四面八方赶往许都入仕效力的名士大夫、文臣武将们,大多是响应了曹操高举‘尊奉汉室、剪除逆党’的义旗之号召而投身为国的!否则,以曹操身为阉丑之后的出身背景,哪里招揽得到这么多的贤才能臣?这些贤士大夫恰恰正是曹操肃清天下、谋取至尊的‘双刃之剑’。
“曹操的做法其实在一开始就是利用了大汉天子的名义征服四方,然后又把皇权的势力过渡到自己掌握中,贤士大夫们一方面会依托着‘尊汉平乱’的名义,他们会帮助曹操先后铲除吕布、袁术、袁绍等逆贼,使曹操的势力日渐壮大;“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民心向背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只要曹操不臣之迹显露,他们便会马上掉转剑锋,处处抵制曹操,与曹操势不两立、反戈一击!这个时候,曹操在道义与礼法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人人将视其为王莽再生!倘若他一个应付不当,董卓便是他的前车之鉴!”
司马防与司马朗都认为司马懿的分析句句在理,已经把当前的形势看得清清楚楚,“是啊!这些名士大夫一旦洞悉了曹操‘借天子以纳人心’的绝大阴谋之后,一定不会再对他假以辞色,必然会与他处处为难的。现在孔融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头面人物。”
听司马懿这么一解释,很多扑朔迷离的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司马防抚着胸前垂拂而下的绺绺银髯,“今日朱雀池盛会之上,孔融对曹操极尽明讥暗讽之能事,让曹操处处下不了台来。显然他用心良苦。”“是啊!孔融是在自寻死路!”司马朗也点头附和道,“曹操岂是那么好得罪的?孔融简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