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失落)-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哥;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你马上要回到厩去了;一定找到董大人;我写一封信;详细告知董大人一切;依照我的估计;有人在朝廷里面建议了;流寇猖獗;有人想到了江宁营了;哼;他们还是不放过江宁营。”

“大人;这封信有作用吗?”

“你放心;肯定有作用的;江宁营现在不能够动;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相信董大人一定会明白的。”

渠清泽稍微楞了一下;迅即明白了;这封信;不是写给董昌的;是直接写给皇上的;唯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可能出现的情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

第三百零三章闫子章和蓝桥正

正月十二;闫子章和蓝桥正赶到了江宁县;所不同的是;闫子章没有带着家眷;蓝桥正和莫文娟是一同来的。

如此快的度;苏天成都有谐疑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二;五天的时间;两人能够赶到江宁县;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两人接到了吏部的敕书之后;直接出;赶往了江宁县。

这一次的安排;有些奇怪的地方;闫子章是孟津县知县;正七品的主官;来到江宁县;出任县丞;依旧是正七品;但成为了佐官;蓝桥正是王府长史司纪善;正八品的品秩;来到江宁县出任主薄;依旧是正八品。

如果从平常的眼光来看;两人无疑是遭遇贬斥了;特别是闫子章;以前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混来混去;居然混成了县丞了。

可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两人都以最快的度;到江宁县来上任了;这就能够说明一些的问题。

住处早就准备好了;卢天明和渠清泽已经搬走了;现成的地方;衙役收拾好了;就等着新任的县丞大人和主薄大人入住了。

安排住处的时间很快;闫子章和蓝桥正二人;也急着见到苏天成;因为是在县衙;莫文娟不方便去拜访苏天成;所以说;暂时留在了住处。

两人来到县衙三堂的时候;苏俊正在门口等候。

刚刚进门;两人看见了面带微笑、站在三堂等候的苏天成。

“下官闫子章拜见大人。”

“下官蓝桥正拜见大人。”

“闫大人和蓝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听闻莫大姐也来到了江宁县;等一会。我去专门拜访一下;若是生活上面;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尽管说出来啊。”

寒暄了一阵子;两人都坐下了。

“两位大人来到了江宁县;我们就是同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客气的话语了;关于两位大人分管的事宜。我有所考虑;今rì是正月十二;江宁县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元宵活动;正月十四就启动了;县衙的官吏都在忙着准备;现在的重点;恐怕是在元宵活动的准备上面。”

闫子章和蓝桥正都没有说话。两人的表情;有着细微的区别;闫子章以前是孟津县知县;熟悉县衙的刑名和钱粮事宜;感觉到县衙的重点;放在元宵活动的准备上面。有些不伦不类了;蓝桥正的想法不同;他的骨子里;有着太多文人的sè彩;元宵活动。一定会有不少的文人学子参与的;正好可以相互交流。

注意到两人的表情。苏天成面带微笑;再次开口了。

“两位大人可能不是很清楚;江宁县这次元宵节的活动;事关重大;县衙拿出来了一万两银子;县里的士绅、商贾等;拿出来了两万五千两白银;一共是三万五千两白银;用于元宵活动的开支。”

闫子章和蓝桥正的脸sè都有些变化了;一口气拿出来这么多的银子;这肯定不是小动作了;可一个元宵节的庆贺活动;哪里需要开支这么多的银子啊。

孟津县是贫困的地方;闫子章在那里做知县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考虑银子的事情、粮食的事情;不要说三万多两银子;就是三百两银子;在他看来;都是很大的开销了;他也听说了;江宁县富庶;可没有预料到;竟然富庶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的一个元宵节的活动;开销达到了三万五千两的白银;要知道;孟津县全年的赋税;也达不到三万五千两啊。

蓝桥正暗自高兴;有着如此多的银子;活动一定能够组织的很好;说不定有很多的文人学子来到江宁县;这样的盛况;在太原府是看不到的。

“二位大人;要说我们以前都有过交集;我这人做事情;目的xìng很强;县衙既然拿出来了这么多的银子;那就要有着更多的收获;譬如说县衙拿出来了一万两白银;加上士绅富户商贾拿出来的两万五千两银子;这三万五千两的银子投进去;至少要赚到三十五万两以上的白银;甚至要赚到更多的银子;这才算是达到了目的;否则;这次的庆祝活动;就是不成功的举措了。”

“县衙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甚至到了浙江一带;从正月初十开始;已经有不少的文人学子赶到了江宁县;不少的士绅商贾;也来到这里了;估计到时候;江宁县的酒楼客栈;不会有什么空余的地方了;到江宁县来的文人学子;参加活动的同时;也是要用银子的;正是元宵节;谁会吝啬啊;所以说;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宣扬江宁县;也是很大的收获啊。”

闫子章已经有些明白了。

“二位大人;有几件事情;我要说在前面;第一是江宁县去岁和今年的田赋;悉数都免除了;第二件事情;江宁县官吏的俸禄;与其他地方有些不同;闫大人和蓝大人;每月的常例银子;都是四百两;典史每月三百两;司吏一百两;典吏八十两;书办五十两;衙役每年的补贴五百两;这些都是按月下去的;从不拖欠。”

“江宁县县衙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贾和市舶司;去岁的收入;大约在二百六十万两白银;今年的收入;看看能不能达到四百万两银子。”

“至于说开支;也是很多的;最大的开支;在于江宁营;预计江宁营一年需要的开支;在二百万两银子以上;其余大的开支;中兴学社每年需要二十万两银子;县衙收购粮食;需要三十万两白银;抚恤江宁县穷苦或者是遭遇灾害的百姓;需要十万两以上的银子;每年投入到沟渠维护的开销;需要十万两白银;上缴朝廷十余万两白银;南京六部、应天府和南京两大营;需要三十万两白银;如此的算下来;结余的银两;也是不多的。”

闫子章听得脸sè白;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江宁县富裕到这样的程度了;就说这歇支;动辄就说十万两白银以上了;不要说孟津县;就说朝廷的户部;用银子的时候;恐怕也没有如此的豪爽。

“好了;说到的这些;都是江宁县的基本情况;两位大人;慢慢的熟悉;你们主管的事情;我仔细考虑了;从即rì起;江宁县rì常的事物;包括刑名、钱粮等事宜;请闫大人具体负责;蓝大人重点负责中兴学社的事情;包括县衙内部的一些文书来往。”

“应天府知事郑克友大人;也到了江宁县;出任县丞;他协助闫大人;管理好县衙的全面事情;原来的典史刘仲基大人;出任了主薄;他负责协助蓝大人;做好份内的事情。”

“刘仲基要参加今年的乡试;所以说;时间不会很多;主要的事情;还是请蓝大人负责;特别是中兴学社的事宜;孙承宗大人、鹿善继大人、黄道周大人;都是中兴学社的理论负责人;还有刘宗周大人;不rì恐怕也要来到江宁县了;蓝大人要多向他们请教。”

“至于说闫大人;你实际上负责江宁县衙的全部事宜;你要多依靠下面的官吏;我的重点心思;放到了江宁营的上面去了;县衙一般的事情;我可能不会过问。”

“该说的就是这些了;两位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过了好一会;闫子章才开口说话。

“大人;下官刚刚到江宁县;不熟悉诸多的情况;听到大人的介绍了;感觉到异常的惶恐;江宁县的局面如此之好;下官担心;若是做不好;出现了什么偏差了;辜负了朝廷的期望;更是对不起江宁县的百姓啊。”

“闫大人能够有如此的谨慎之心;就一定能够做好江宁县的事情;你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县衙有着一套固定的制度;所有的官吏;都是尽心尽力的;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可以直接找我;只不过你的诸多想法;可能要有一个变化的过冲;我们曾经在河南一同赈灾;那个时候;就有过一些交流;相信闫大人接受这些观念;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渠清泽的态度不同了。

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以及刘宗周等人;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刘宗周被誉为大儒;能够和这些人交流;他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向孙大人、鹿大人、黄大人和刘大人多多学习;尽心尽力办好一些的事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大人请教。”

半个时辰之后;郑克友、刘仲基、苏平阳以及六房和粮房的司吏、典吏;都来到了三堂;大家见面寒暄之后;苏天成再次主持了会议;说到了闫子章和蓝桥正的职责。

在这个过程中;苏天成现了;郑克友的眼神;有些闪烁;可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