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这个荀小姐有三千亩田地的嫁妆,云娘吓了一跳,禁不住叹道:“真是有钱啊!”想当出周楠刚从辽东回来的那日,周杨为了几亩地就要让她改嫁。
  在当初的她看来,几亩地已经是不得了的资产。三千亩,却不知道大成什么模样,站在地头,怕是一眼也看不到头。
  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接下来两日,果然如周楠所预料的那样都是在酒桌子上度过的。
  听说周楠做了官,县中大户缙绅纷纷到贺,叫周楠狠狠地得意了一场。
  周家从这个时候算是挤进了安东县缙绅官宦人家的行列,只是,周楠囊中羞涩,和大户豪门实在不配套。
  唯一不美的是梅员外没有来,梅朴还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过来和他绝交,搞得周楠有点莫名其妙。
  周楠事后才知道,梅家是恼他纳了素姐为妾。没错,素姐自从出了梅家已经是自由身,她要嫁谁梅员外也管不着。
  可是,世人都知道周楠和素姐不清不楚,你周大人现在又娶了她,难免叫人心中不舒服,也有打梅家脸的嫌疑。
  周楠本打算和梅家合作做生意赚点钱,现在看来,也谈不上了。
  有得必也失,却也是无奈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单位新职位
  人情往来应酬结束,也到该启程去淮安府当差的日子。
  这一日早晨,周楠也没惊动其他人就一个人携了简单的行李,由杨六爷和杨有田送到码头。刚要上船,就看到林阿二急冲冲跑来:“周老爷等等小人,等等小人。”
  周楠定睛看去,却见林阿二一身便装,背上还背着一个包袱。心中大奇:“阿二你这是做什么?”
  林阿二道:“老爷不说是这次去府里当官叫小人给你做长随吗,小人这就随老爷去。”
  周楠没好气地说:“阿二你这人就是太实诚,本老爷当时说的是气话,别当真,你还是回衙门去吧!”
  林阿二:“老爷怎么说话不算话?”
  周楠笑道:“好好好,是本老爷的错。我去淮安,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形现在还不知道呢,你去了也没什么用处,先留在县里,等我真要用人的时候才来叫你。”
  他这次去淮安理刑厅做知事,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正九品的官员。可说穿了,其实就是推官的秘书,做的是写写画画,收收发发,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出谋划策的工作。是个事务官,而不是主持一个部门的政务官,也不需要用人。
  其实,这个知事手头并没有多少权力。同为正九品官员,却比不上独当一面的巡检、课税大使威风、爽利。
  想到这里,周楠突然对唐顺之有点不满。
  林阿二抓了抓头:“好吧,老爷你可得说好了,一旦那边安顿好了,就带信回来让小的过去。只是……”他面上带着忧愁:“只是小人已经辞去了衙门里的差事,现在如何能够回去。”
  周楠:“你直管回去找县尊,重新做回你的衙役好了。”
  “大老爷肯吗?”
  “放心好了,你就说我让你回来的,县尊必定答应。”
  林阿二继续抓着头:“周老爷你和县尊不是仇家吗?”
  周楠:“谁说的,叫你回去就回去,废什么话。”
  “是是是,小人这就回去求县尊。”
  ……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说的是淮安城。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说的也是淮安城。
  从汉朝开始,淮安就是黄淮地区,中原第一大城。
  此城位于万里沃野之上,在这个年代,黄河夺淮入海。淮安城正好位于黄河、淮河、大运河的水运枢纽,天下财富尽聚于此,乃是整个大明朝排名前十的大城。
  按照如今的城市规模和GDP计算,明朝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京畿、南京、苏州、扬州、CD、广州、杭州、临清州、淮安、开封。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奇怪,这个排名中好象钻进来什么奇怪的东西,临清州又是什么?
  临清州是山东的一个直隶州,也同样是大运河漕运枢纽。淮海是黄淮和江南物资的转运地,而临清州却负责将河南河北山东的物资输送到京城,同时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地位超然。在明朝的时候,世人一说起山东,首先想起的就是临清州而不是首府济南,就好象后人提到福建只知有厦门而不知福州一样。
  作为一座历史名称,水运枢纽。淮安得渔盐之利,经济极为繁荣。
  据周楠在安东县衙看过的资料,如今整个淮安城有人口五十多万,在这个时代已是十分的惊人。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算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规模了。
  要知道,在明朝嘉靖年间,即便是第一大城北京,人口也恰恰突破百万。
  这是周楠第二次到淮安,心情自与上次苍仓皇逃难时大不相同
  下了船,他也不急,安步当车,在城中逛了一气,直走得脚软,才寻到一家出租的房子。
  他所租的院子在鞠通巷,这里距离府衙没几步路,上下班也方便。
  淮安城颇大,总体来说分为南北两大块。北面位盐河和黄河之间,乃是府衙、山阳县衙和盐道、漕运等各大机关的治所。以黄河为界,南面则是普通百姓的居民区。
  考虑到自己将来会在淮安住很长一段时间,家小都要接过来。现在家中已经有四口人,将来还有添丁,地方不能太小。周楠所租的房子很大,是两进的院子,地方倒是清净,就是有些阴暗,两个小天井借来的那点天光也可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年代的房子采光普遍不足。
  这间宅子总面积加起来达惊人的四百多平方,每月租金不过一两三钱,也就一千块钱人民币模样,这才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购置了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胡乱在街上吃了晚饭,周楠就上床睡觉。
  没有灯光污染,没有噪音污染,隐约有水声远远传来,那是黄河和盐河的涛声。
  突然间,周楠睡意全消,竟是失眠。对于未来,他心中也是没数,也不知道这个朝廷的官应该怎么做,特别是这种整日埋首案牍的事务官。
  做衙役,做师爷,直接面对的是黎庶百姓,有事处理起来立求简单粗暴,在最短的时间内快刀斩乱麻。可现在蹲机关了,以往的为政经验却完全用不上,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政绩。
  第二日,周楠带着对新岗位的兴奋和担忧顶着熊猫眼去了府衙。
  古人有官不修衙的传统,说句实在话,安东县的衙门破破烂烂的,又小,很多房子因为年久失修,畅风漏雨,每年都要简单休整。而这府衙却好大一片建筑,都是白墙青瓦,显得整洁。
  在这样的地方上班,应该是一件让人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签押房说明来意之后,等了半天,就有一个衙役过来引周楠进去。
  跟着衙役一路走去,里面又有不同。府衙分为前后两部,不用说,后衙是知府居所。
  前衙则是各大部门的办公场所,分为正堂、同知厅、经历厅、理刑厅、礼吏兵刑工户六房。
  除了这些部门,还要诸如巡检司、江防厅、司狱司、课税局等外派机构,分驻在城里城外各处。
  中国自古都实行的是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国家公务人员的数量都少。比如一个县级政区,也就知县、县丞、主薄、巡检四个官员,再加上县学和六房典史,不超过二十个人吃皇粮。
  等到了府一级,几百万人口,事务繁多,官员的数量就开始膨胀,衙门规模也大得惊人。
  很快,周楠到了理刑厅,在院子里等候。
  和所有的衙门一样,为了防火防盗防被雷劈,衙门里都没有大树。
  院子里立了几口碑,定睛看去,正是朱元璋所写的《大诰》,内容不外是警告官员们要廉洁奉公,休要残害百姓,否则国法难容。
  周楠对朱重九这篇杀气腾腾的文章嗤之以鼻,要想马儿跑,总得喂些草。就知府衙门这规模,一年下来,没几万两银子的根本就维持不下去。可一个知府的每年俸禄才多少,五十两有没有。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照磨,这几大官员的所有俸禄加一起,不超过三百两,还要养家糊口,要想做事,可能吗?
  这制度上先前就要缺陷,老朱家太天真太抠门。
  内容毫无价值,倒是字写得不错,显是名家手笔。
  正观摩着,推官就传周楠进去。
  淮安推官姓熊,名仁,身材不高,是个大胖子。此时天气尚不热,又是早晨,熊仁官袍的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