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郑重地看着舆图:“是得打上这么一仗,不然,我至匪退,我走匪来,终究不是了局。显驰,你要做这个前锋也可以。虽说为国效力马革裹尸而还是我等为官者为人臣的本分。不过,却不能轻易言死,也不要说晦气话儿。”
说罢,唐顺之正色地端详周楠,眼睛里有闪闪亮光,就好象是在看一块宝贝。
周楠有点得意洋洋了,作揖道:“抚台谬赞了,小生也是大胆进言,狂悖无礼,恕罪恕罪。”
心中又想:这不废话吗,这个军事计划就出自你手,我只是照搬而以,事实证明这一战乃是空前大捷,能不是好计策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下月,唐顺之率主力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于海上发动进攻,大获全胜,消灭倭寇一千二百多人,击沉其兵船十三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他一揖到地:“愿追随应德公,为军之前瞻,不破楼兰誓不还。”
刘显驰大叫:“好,想不到周楠你一芥书生也有此豪气,咱们就走上这一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好,非常好!”唐顺之高声大笑:“看到你,倒想起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豪气啊!也罢,你就留在老夫身边赞画军务吧!”
唐顺之对刘显驰道:“显驰你先回兵备道做好准备,进军三片沙计划不变。此事既然你已经知道,却不过外传。等一切准备好,本抚将以再次招抚苏州的名义出兵,对大洋中的倭寇老巢雷霆一击。”
当天晚上,周楠就开始为唐顺之治疗坏血症。
治这种兵其实也不需要用药,补充大量的蔬菜水果就好。
从饮食起居抓起。
就问唐顺之平时喝茶吗?回答说,卯时即起,洒扫庭除,喝茶恐睡眠不足,一切足以乱人心性的诸如酒、茶、葱、算、韭之物都不用。平日里,也就喝白开水。
周楠摇头:六荤不粘,茶盐不进,老唐你是常凯申的前世吗?
又看唐顺之的饭菜,周楠更是大吃一惊:什么饮食习惯,怎么尽吃垃圾食品,不得病才怪。
原来,唐顺之是标准的肉食动物,三餐无肉不欢,且只吃肉。你就算将素菜端到他面前,他也不会动筷子。
问他为何如此,回答说,肠胃不好,吃素就会拉稀,索性就不吃了。
周楠这才明白唐顺之因为肠胃的问题,估计消化不了植物纤维。如此一来,常年类月,身体极度缺乏维生素C。
他就吩咐厨房将橘子和素菜捣成汁液煮沸了,让唐顺之没事就喝上几口。
第一百二十章 有两个选择
唐巡抚不喜欢蔬菜,但对蔬菜汁果汁却不抗拒,尤其是周楠还叫厨子在里面加了蜂蜜和砂糖,还放了牛羊奶的情况下。觉得这东西不错,就当成了日常饮品。
唐顺之过得两日之后周楠说他弄得这个汤汁不错,老夫以前常觉口中发干发苦,现在口舌生津,清爽得紧。精神也好了许多,不像以前看上几份公文就觉眼感头昏。
周楠只叮嘱,药不能停。
按照老唐的情形来看,他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没有合成维生素的前提条件下,要想彻底治好唐顺只的坏血病,没有一年半载不可能。
周楠本以为自己献上了出击三片沙的妙计,又亲自调理唐顺之的身体,怎么也算是他夹袋中一等一个智囊了。也抖擞起精神要打干一场,顺便在献上几条计策什么的。
可惜事实证明自己纯粹就是想多了,唐顺之虽然用他,却直接把他打发去了帐房算帐。原来,唐巡抚下来之后找人查了查,知道他精通算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周帐房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去。
可怜周楠整天泡在堆积如山的帐本里,皓首穷经,两眼昏花。他又不会打算盘,只能靠笔算。帐目这种东西直接关系到前线将士的衣食住行,若是弄错一个数字,引起严重的后果。要被人打屁股不说,搞不好还要砍头。
唐顺之治军极严,对手下众人,无论亲疏都不留情面。
此差事干得战战兢兢,一天下来,真是心力憔悴,苦逼到了极点。
至于随时唐巡抚身边,摇鹅毛扇,耍尽军师派头也就此流产。现在的周楠变成了一个技术官吏,通常是好几天见不到唐老大人的面,就算肚子里装着再多穿越者的见识也没有显摆的机会。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四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身上的棉袍也换成了夹衣。
他身体健康,最近又发了胖,坐在密不透风的帐房一天,身上的衣裳都被汗水泡透了。
这一日周楠正在行辕里计算一个数据,一个帐房走过来将一张单子递给他:“子木,你速度快,这个帐你算一算,今天就要算出来,下边还等着采买呢!”
周楠接过来一看,笑道:“也就是一批普通木料,尺寸也短,想必不是用来造战船的,不用那么急。”
那帐房道:“子木,真耽搁不得。实话同你说吧,这些木料是用来做棺木的,抚台大人已经尽出主力于海上,直捣倭寇老巢。此战规模空前,我军定然有不少死伤。别到时候阵亡将士运回来了,棺木还没有采购,这个责任咱们可担不起。”
“什么……抚台领军出击了。”周楠手中的笔落到地上。
“是的,两日前就出征了。”那个帐房:“用兵当速……子木,子木,你脸色有些不好,是不是病了?”
“没……没事。”周楠有点失魂落魄。
本以为做了唐顺之幕僚之后,出击三片沙自己应该随行的。按照真实历史记载,这一仗明军会获得空前大捷。作为参与者,自己多少也能分些功劳。倭寇抢劫了苏州、常州、常州、松江四府,老巢里钱财应该不少,随便弄一点就能少奋斗三十年。另外还可以弄个官儿当当。
兵凶战危,他也怕死。但是,这次是随主帅一道出征,作为一个文职人员,多半会坐在船上观海景。
却不想唐顺之自己去了,还讲不讲义气啊,这个军事计划可是我拟订的啊……不,算是抄袭老唐同志你未来的思路。
合着我出了这么个大主意,最后一点好处也没落到,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周楠很生气,很烦恼。
又过得十来日,前线有捷报传来,说是唐顺之大军出击三片沙一举荡平倭寇老巢,斩首一千三百多级,此乃东南倭乱战事前所未有的胜利。
消息传来,行辕欢腾,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此大捷报,行辕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借这个东风升官发财。
同时,饱经倭寇蹂躏的江阴县里都响起了鞭炮声。
周楠却也想不了那么多,因为行辕要搬家了。
唐顺之是凤阳巡抚,主持江北对倭战事,行辕本在扬州,现在自然要回去。这么大家当要搬回去,不是一般的繁杂。
又忙了大半月,大伙儿总算回到扬州,还没等得及游游瘦西湖,唐顺之总算回来了。
原来,唐顺之在荡平三片沙之后,先派人将捷报送去京城,然后囤兵崇明岛,等到朝廷旨意。现在皇帝的圣旨总算下来,他也可以回扬州了。
和一众幕僚说完话,等到大家退下之后,唐顺叫住周楠:“子木,你留一下,本抚有话要问你。”
“是,抚台。”周楠问:“抚台最近那汤汁还在用吗,可觉得好些了。”
“好多了。”唐顺之满面春风,看起来精神非常好:“你的汤汁自然是极好的,多亏得你。对了,老夫已经得了朝廷恩旨,要调任别处。行辕马上就要解散了,行辕各人都要尽数散去,你也不例外。”
“这就散了……”周楠有点口吃,在他印象中,明朝对倭战役还有继续打好多年。这就是一场治安战,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也因为这场战火,锻炼出戚龙俞虎这样的大军事家。
唐顺之因为有自己的出现,应该能够活许多年。有他在,随着严嵩这个大靠山的倒台,总督胡宗宪总指挥的位置自然要让给唐应德。
跟随在他身边,将来升官发财的机会还能少了。三片沙之战我虽然没有参与,却不能就此气馁,机会有的是。
现在唐顺之竟然撂挑子不干了,我怎么办?
周楠心中好气。
老唐,你不能这么玩儿人啊!
周楠没好气地问:“不知抚台要去何处高就?”
唐顺之:“南京户部尚书。”
“去南京啊,恭喜抚台。”周楠有气无力地拱手为贺。
唐顺之现在是凤阳巡抚,正三品。到南京做尚书,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