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有口谕,宣郑国宝进宫问话。谁敢阻拦者,格杀勿论!”
随着这一声高喝,众锦衣一声吆喝,迈步向前,长矛手手中的长枪,向前虚指,长矛如林,人如墙进。只要骆思恭发一道令,这支人马就会扑上去,把东厂的人刺成血葫芦。
“万岁的口谕?天家昏迷不醒,不能视事,哪来的圣旨?骆思恭,你居然敢假传圣旨,到底长了几个脑袋?”
“张公公,你别急么,骆某哪有假传圣旨的胆量?天家也有口谕给你,要你随同郑国宝一起进宫回话。是不是假传圣旨,你跟我进宫去看一看,不就全都清楚了?怎么样,咱们一起走吧。”
第四百三十六章勤王(六)
万岁口谕?张鲸第一反应,就是这根本不可能。万历的病症,是由太医院的郎中负责调治,虽然在朱常洛死后,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为天子诊病的太医,被严格控制在宫禁之内,连汤药都是由郑皇贵妃亲手熬制,不假手外人。所用药材,也是由她身边的心腹太监支用,不给外人做手脚处。可张鲸掌握整个内承运库,又有东厂及御马监的权力在手,宫中耳目众多,万历的病情变化,逃不过他的掌握。
他这次之所以敢站出来行废立之举,一方面是因为播州瓜子金那个事发作以后,天子用申时行申斥他,而他一时冲动之下,居然还口,给天子留下了飞扬跋扈的印象。从一个奴仆的角度上看,要是给主人留下这种印象,就是取死之道。当年冯保冯大伴与天子的感情何等深厚,还不是因为太过嚣张,最终难逃到南京种菜守陵的结果。他张鲸论起和皇帝的感情,比冯保还要差几分,所犯的罪过,可比冯保要大的多了。不拘是他与播州的往来,还是他与塞外女直的勾结,哪个案发了,都足以要命。另一方面,也是万历病发的突然,所用的药方却又寻常的很。按照他请的郎中分析,这种方子是治不了病要不了命的太平方,开方子的郎中,怕担责任,就用这种药方对付人。将来天子大行,他也可以一推干净,不受追究。
从万历的病情,结合他用的方子看。这位天子的死亡,也就是早晚的事。再想让他恢复神智,出来主持政务,那纯粹是妄想。有了这个把握,又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张鲸这才敢去联络太后,迎请潞王进宫即位。可若是天子真醒了,那自己还有活路?怕是连全尸都不能留住了。现在进宫?不行,绝对不行。这事怎么看,也是郑娘娘搞鬼。用的假传圣旨的把戏。只要自己进了宫。多半就别想出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可若是现在开打,自己的人马并不占有优势,外援又没了。锦衣卫方面在这一回算是占了先手。对方又自称奉旨而来。打起来。自己就成了理亏的一方。至于说用懿旨对抗口旨,实际是行不通的。中旨不奉,这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所拥有的特权。作为个天子奴仆,不管是哪位天子的口旨,他也必须遵从。违反了这一条,即使新君登基,也一样会把他打上欺主小人的标签,不予重用,目前打不得。
“大胆骆思恭,你竟敢伪造口谕,诓骗咱家。这个恶当,咱家可不上。咱家是奉了太后的懿旨拿郑国宝交三法司处置,你却带着人马敢来劫人,你的眼里,分明就是没有太后。你给我等着,这场官司,你打了吧。想让咱家上当进宫,连门也没有,我这就写折子告你去。”
说完之后,他带上这支番子队伍,怒气不消的就向东厂方向退去。锦衣卫也不阻拦也不追赶,任他们自去。骆思恭只朝郑国宝一拱手“国舅,您是怎么个意思?是跟我走,还是也准备学张鲸,不跟我走?”
“我正要进宫面圣,哪有不走的道理。怎么着,咱是不是也得捆上点?”
“那倒不必了。天家只说是请国舅入宫,未提押解二字,不必上绑。请随我来。”大队锦衣簇拥着郑国宝,直奔紫禁城方向。宁中则一言不发,扶剑紧紧跟在郑国宝身旁,二位公侯,也带着本府家丁左右跟随,等来到紫禁城外,却见不少太监往来巡逻,戒备森严。为首的太监,则是郑娘娘的另一名心腹庞保。大老远见了郑国宝,他面色一喜,抢步过来磕头道:“奴婢给国舅爷问安了。您随我进宫见驾,天家有话问您。这位是?”
他见宁中则也要跟着,伸手一拦。郑国宝道:“不必,这是自家人,带去与我妹子见一见,也是没什么妨碍的。宁姐,你把兵器去了,进宫见驾,不得携寸铁。”他一边说,一边自己除了身上的锁甲。宁中则只好将配剑交到庞保手中,自忖以宫禁武力之强,宫中好手之多,自己有没有这把宝剑,也没什么区别。跟着进宫,也无非是和这个男人同生共死而已。
一路向翊坤宫走去,郑国宝见沿途太监及粗壮的宫娥甚多,手中多拿兵器,面色凝重。问道:“怎么?局面如此严峻了?天家现在龙体如何?”
“国舅爷,您一会见了就知道了。这个事,三句两句的,奴婢可也说不清楚呢。”等来到宫前,只见此地太监宫蛾尤多,也都是手拿军械,充当护卫的。庞保到此,也要先进行搜检,才许放进。郑国宝与宁中则进门之后,方一跪倒,就挺上面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大胆的郑国宝,你居然还真敢进宫。难道当哀家,办不得你么?”
这声音的主人显然不是郑娘娘,万历还没死呢,她算的哪门子哀家。而且这声音苍老,显然主人的年纪也不算轻,在皇宫中,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只有那位慈圣皇太后了。只是李太后向来居住在慈宁宫,怎么今天,却跑到翊坤宫了?骆思恭、庞保集体反水,设局诱杀自己?
宁中则那边,明知道此时房中不知有多少高手负责防卫,自己稍有异动,怕是难逃一死的结局。但仍然暗自运劲,只要上面的人喊一声杀,就先出手,与她拼个同归于尽再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男人前面。想到如能死在此地,将来就少了无数要面对的麻烦,她心中竟是感觉无比放松,没有半点畏惧之意。
郑国宝却磕头道:“不知太后在此,微臣失礼了。微臣乃是锦衣官校,天子亲军。这条命,是属于天家的,天家要臣生,臣就生,要臣死,臣就死。决无任何怨言,太后若想要臣的命,只要您一句话,臣万死无悔。”
“好一张利口!你这么放低身段,难道就能颠倒黑白?我且问你,你为什么要害死哀家的孙儿!你想要你的外甥登基做皇帝,这本是人之常情,哀家也不能怪你。这事最后,还是看天家的意思,可是你暗下毒手,杀害天家的血脉,谋害洪武爷的后代,这又该当何罪?”
“太后容禀,微臣前些时,一向在外地办差。先是与闻香教的贼人大战一场,后又扫平了魔教的黑木崖,将为害我大明国朝数百年的魔教扫荡一空,几奏全功。再后来,就是在少林,主持武林大会事宜,为我大明选拔了一批忠勇之士。要说常洛殿下之死,臣闻听之后,痛彻心肺,以至夜不能寐,夙夜悲号。恨不能以身代之,换得殿下回阳。可要说臣参与其事,这是天大的冤枉,望太后明查。要臣一死,只须您开口,可要让臣认下这天大的冤情,却是不能。”
“母后,算了吧。常洛早夭,朕也心中难过。可是郑卿肯随旨进宫,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和问心无愧。廖虎臣的话,您也听到了。若是他真害了常洛性命,在少室山,他完全可以抗旨不归。即使在方才,他不进宫,畏罪而逃,也不是不能。还望母后,不要再吓唬他了,现在咱们还是以正事为重的好。”
这声音并不大,可是咬字清晰,在郑国宝听来,更觉得如同天籁。万历天子,自己的妹夫。听他说话,中气充足,神智清晰,看来所谓病重不能视事云云,全是假话。这一回,自己的胜算可就更大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勤王(七)
不等郑国宝想着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一个女子的声音传出“母后,您老人家年岁大了凤体欠安,前些时又悲伤过度,现在不可劳神。儿臣扶您,先回去休息,让他们自己在这说正事吧。”
“你啊。就知道帮着你哥哥,出了这么大的事,哀家连训他一顿都不行了?要不是看在他是将来天子的舅舅份上,我还要重重的办他。他说跟他没关系,就没关系?哀家可是不信。这事要是让我查出端倪,郑国宝,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还有他身边那个女人,打一进宫就不老实,跪在那偷偷的运气,像这样的贱人,就该找人废了她的功夫,再发卖到坊司去。”
“母后是菩萨心肠,吃斋念佛,连杀生都不忍动手,又怎么舍得杀人或是发卖到坊司什么的。就不要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