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街中踌躇了一阵,刘仲武头一抬,盯上身侧的一座高约一丈的彩棚。彩棚之后的楼阁正门上,挂着升平楼字样的匾额。这是一座酒店。

店门前用竹竿和丝帛扎成的迎客彩棚是酒店的标志,秦州两座大酒店——惠丰楼、永平楼——前都设有彩棚。这个风俗还是这几年从京中兴起来的,刘仲武也曾听说东京城中的七十二家正店,家家门口都有彩棚装饰,座座都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咸阳城里的这座升平楼,门前彩棚只有一丈,只能算是凑数的作品。

刘仲武看升平楼用围墙括起了一座大院子,怕有数亩大小。这么大的一片地,不应是仅仅吃饭喝酒的地方,应该还能住宿。不过在这里住上一夜,他怀里本就不算沉重的钱袋可是要泻肚子了。

费钱就费钱罢,总比跟韩冈撞上要好,刘仲武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往京城的这些日来,自来熟的韩冈让他头疼不已。伸手不打笑脸人,韩冈自始至终都没有失礼的地方,又不好真的翻脸,他只能每天都苦捱着。现在想想,还是自己总是住在驿馆里的缘故。

他算是豁了出去,也不想省什么钱了,虽然到了京城中,要打点的地方很多,本想着要省一省的,但跟韩冈走得近了更加不是事。刘仲武心底作了决定,等明天就转从长安道走,拖上一程的时间,与韩冈错上一天,就不必怕再与他照面了。

站在店门处,刘仲武向内一张望。店中客人倒不多,而且并没有个韩冈模样的坐在里面。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刘仲武又苦笑起来,现在他几乎都成了受了惊的老鼠,千方百计都要躲着韩冈那只猫走。

抬步跨进店中,一名店小二忙迎了上来,殷勤的问着:“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刘仲武沉声说着,“先弄些好酒好肉的上来,再给洒家弄间干净上房。哦,对了!门口的那匹赤骝是洒家的马,好料尽管上,草料钱自算给你。服侍得好,明天少不得赏赐!”

“客官哪里的话,就算不赏赐,难道小店还敢慢待不成?客官且放一百二十个心,若是饿瘦点皮毛,尽管用鞭子抽小的出气。”店小二的嘴皮子利落,话也说得漂亮,领着满意得点着头的刘仲武进了店中,高声的喊了一句:“住店的一位~~!上房一间~~!”

小二用着唱曲儿的调子,拖长声冲着里面交代了一句,又找了一个跑腿的小子出门牵了刘仲武的马,去店后的马槽安置,这才引着刘仲武上到比较清静的二楼中。

二楼上客人也不多,大小加起来十五六张桌子,只有三分之一坐了人。小二安排了刘仲武坐下,顺手拿着块抹布,将本已经很干净的桌子又擦了两遍,“不知客官想吃些什么。小店的招牌是排蒸荔枝腰子和两熟紫苏鱼,还有上好的锦堂春,再香醇不过,一杯便能醉人。”

“出门在外,也没个什么挑的。就把你们店里的招牌上两道来,再弄盘管饱的好肉,一并烫上两壶锦堂春。”刘仲武也放了开来,既然已经敞开了钱袋,也没必要再节省个什么,好酒好菜便都点上。

“好嘞!”小二应起声来仍带着曲调,向下传菜也仿佛在唱歌,“排蒸荔枝腰子、两熟紫苏鱼各一份,白切羊肉一盘,玉堂春两壶嘞……”回头又道,“客官请少待,小的先下去给客官端点果子上来!”

小二蹬蹬蹬的下楼去了,在楼上服侍的一个小童拎着个大铜壶,过来给刘仲武倒了一杯滚热的茶汤。

茶汤中滚起的热气熏在脸上,双手拢着杯子,温暖的感觉从掌心传遍全身。有热茶没韩冈的地方,让刘仲武坐下来后便不想再站起。他呻吟般的感慨着:“安逸啊……”

这时本是背着楼梯口,独坐在窗边一桌的客人缓缓转过头来,举起酒杯,在刘仲武突的变得又青又红的脸色中放声大笑:“子文兄……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37章长安道左逢奇士(上)

【昨天自动更新出了问题,把今天第三更的章节提前发了出去。这是俺的责任,俺不推脱。今天晚上十点加更一章,作为补偿。第一更,求红票,收藏。】

这样都会被撞上,刘仲武算是认了命,不再挣扎。第二天,便老老实实的随着韩冈在长安道上并辔而行。

从咸阳往潼关去,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顺着渭河下行,一条则是先往南绕去京兆府。这后一条路,便比前一条要多上一天的时间。不过韩冈一开始就决定走长安去,想近距离的接触一下这座千古名城。而写在驿券上的路线,也是这么安排的。

出了咸阳城,他们的行程便离开了渭水,而是转往东南。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都是往京兆府去的。作为数千年的古都,如今陕西路的重心,原名长安的京兆府人烟辐辏。从陕西西部的群山峻岭中出来,富庶的关中平原便出现在韩冈的眼前。

八百里秦川大地,举目无垠,不论向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一条平坦的天际线。官道两侧的雪原之下,良田以千万计。周、秦、汉、唐皆籍此而得天下,实实在在的帝王之基。

走在通往京兆府的大道上,时不时的越过几家行商的驮马或是车队。商人重利轻离别,尽管还没有度过上元节,但性急点的商人们,早早的就留下妻儿看守家门,自己带着货物上路。

“嚯!”行进中,李小六突然指着前面,惊叹了一声,“那骡子还真能驼东西。”

韩冈远远望过去,就在前行的方向上,一座小山出现在他们眼前。被小山般的包裹压在下面是一头骡子,若不是能看到四条腿和尾巴,旁人还会以为是包裹自己在走路。

韩冈一行很快越过骡子,从旁边疾驰而过。他只瞥了一眼,却惊见包裹的前面竟还坐着一人。既要驮着包裹,还要背着骑手,韩冈不禁可怜起这头晃晃悠悠、随时都可能倒毙在路上的老骡子,‘唉,前世不修,阴德不够,没能投个好胎啊!’

越过骡子,并没有走多远,前路便堵了起来。韩冈对此习以为常,那是地方上的税卡,也是越过州界的标志。他一路过来,经过了不少处。不过再怎样的税卡,也查不到他这个官人头上。道路两边的积雪使得他们不便绕行,而前面的队伍又不长,韩冈和刘仲武便耐下心来等着。

几个税吏,再加上三十来个土兵,在税卡前挨个搜检。他们的任务与后世海关的工作差不多,都是向过关的货物征税,并没收其中的违禁品。尤其是从西夏的青白盐池那里来的私盐,绝对是最主要的稽查对象,除此之外,酒、茶、矾、兵器也都是一样严禁私运,列于稽查目录中。

税吏的稽查,无论是行人还是普通的商旅,皆是一视同仁,一个个包裹无论大小都要打开,搜检得十分细致。一个运气不好的胖商人,不合在包裹里放了十几饼团茶,便被拎了出来,东西被没收不说,还要罚上一笔钱。

胖商人在税吏面前分辩着,一口的蜀音让人听不出他在说什么,但看他不服气的样子,这十几块团茶应是他带着自用或是送人的。数量这么少,本也不可能是要卖的货。可税吏籍此向他开具的罚单,却让这个胖子在大冬天里,头上热腾腾的直冒着汗。

可税吏们不管。见胖子不服,领头的一个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税吏,随手一指胖子蜀商,几个土兵便立刻冲了过去。三下五除二,便把胖商人和他的伴当捆成了两个麻团,就撂在路边的雪地里。而原本胖子蜀商带着的驮着绸缎的三头骡子,也被牵到一边。

只看税吏和土兵们难掩脸上的欣喜之色,这三头骡子连同背上的财货,究竟是没收入官,还是被私分,说不定还要计较一番。至于还给商人?韩冈从没听说过胥吏军汉们的道德水准有这般高度。

韩冈心中不解,他前面经过的几处税卡,全没有这般森严,也就是私盐和军器查得严厉一些,其他的违禁品都是一串大钱塞过去,便能挥手放行了。京兆府的税吏是吃错了药,还是没钱过年?这时间也不对啊!

韩冈想不通,也许其他商旅也想不通。可是有胖子蜀商做先例,后面的商旅们便没一个敢再炸刺,老老实实的接受检查。一个接着一个,最后轮到了韩冈和刘仲武这边。

两个税吏走了过来,瘦高的一个对上刘仲武,个头矮的一个找上了韩冈。

刘仲武高居马上,仰头看天,鼻孔瞧人。右手拍了拍他跨下这匹赤骝的脑袋,冷哼着:“看看洒家骑得什么马?”

“什么马?”瘦高税吏也从鼻子哼着回了一句,但他定睛看过赤骝后,立刻不敢再废话多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