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谏议大夫是从四品,正常官员想靠磨勘,至少得要穷数十年之功方能晋升上来,所以绝大部分宰辅,第一次进中枢,都是跳级上来的。如韩冈这般,依靠世所难匹的功劳,将磨勘二字甩在身后,十年之内升到从四品,如今算是独一份。

不过韩冈还在等着他下一份的差遣,京西转运使的差事很快就该卸下了,就不知道下一步会在哪里。而今天入宫要讨论的事情,也许关系到他接下来的差事。

进了宫中,抵达崇政殿,却发现东府的三名宰执,王珪、吕惠卿和元绛都在。

“韩卿,你来得正好。”赵顼脸上温文笑意,完全看不出他心中对韩冈的芥蒂,“推行免役法的差事,朕与三位相公商量了,准备交给太医局,想听听你的意见。”

“太医局?”韩冈摇头,那群给圈养起来的御医不杀人就万幸了,哪里还能指望他们主持救灾防疫的工作。何况他们的职司和这个并不搭界,若真有此意,知制诰们肯定会兴高采烈地封驳回来,打他韩冈的脸同时,也向皇帝证明自己不是干吃饭的。

“救灾防疫非关医事,正如草台厮扑与战阵厮杀之别。太医局的医官一次救一人,而防疫则救万人。如是归入太医局,当灾疫一起,一介医官如何能驱使灾民迁移,如何能制止官吏主持的赈济工作,这些都不是区区医官该操心的。”

“以卿之意当归入何处?”

“以臣愚见,在朝,当新设一司,归于中书。在路,应由常平提举司监察。在州县,自有亲民官监理。”

“新设一司?”赵顼沉吟了一下,“也不无道理,不知韩卿打算起什么名字?”

“卫生司。守卫众生之司。”

韩冈前面在京西转运司设立卫生防疫局,名声都出去了,自是当顺理成章的推广开来。

“卫生?”赵顼摇了摇头,“不合古意。”

‘不合古意’?韩冈脑中灵光一闪,那个传言该不会是真的吧?他在京城的这几天,听说赵顼正准备改易官制,重行三省六部制,本来以为是谣言,现在看来说不定是真的。

吕惠卿插话道:“《尚书·大禹谟》中有‘正德、利用、厚生’之语。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陛下此举为千古善政,养民亿万。名为厚生,理所当然。”

“厚生?”赵顼念了两遍,觉得还不错,“就叫厚生司好了,依韩卿的意见,安排在中书辖下。至于主官……”赵顼看着韩冈,“不知韩卿有何推荐?”

中书的人事,怎么轮得到自己来插话?瞥了一眼三位宰执,看着神色个个面露微笑,但心中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韩冈躬身推却,“臣任官多在外,对朝堂贤才一概不知,不敢妄言。厚生之事事关重大,想必陛下和三位相公、参政,能有更合适的人选。”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44章本无全缺又何惭(上)

韩冈没有去干涉厚生司的人事任命。

政事堂的几位宰执肯定都不会喜欢有人插手他们的职权范围,而韩冈本人更不可能去担任这个职位。

论级别,厚生司不会比军器监更高;论地位,中书五房,更为重要一点。韩冈在去广西之前,就担任了判军器监,推掉了中书五房检正公事的职位,以他现在从四品的官阶,加上龙图阁学士的贴职,不可能再去管理中书门下的下属机构。

这事就让赵顼和王珪他们费心去好了,韩冈如今正在风尖浪口上,还是少说一句比较好。

赵顼瞥了韩冈一眼:“朝堂上通医术的倒不少,明医理的却不多,韩卿名位已高,不便就任此职。可想找出个适任的,倒是难了。”

韩冈捧笏躬身:“臣也只是侥幸能有一愚之得,不敢说明了医理。不过执掌厚生司,陛下择一长于政事的老成官员即可,至于其下防疫厚生之事,自有专才负责。陛下选择群牧司中官吏,当也并不是看他们会不会养马。”

赵顼微微一笑:“韩卿所言在理。”转过来对三名宰执道,“不知诸卿有何推荐?”

元绛道:“厚生司若以依军器监例,当以两制以上侍从官判司事。权厚生司,当也得侍制以上。”

韩冈用眼角余光瞥了这位比王安石资格还老的新执政,虽然有自己挡在在前面,但厚生司的差事做得好了,名望功绩都不会少,而且做起来似乎也不难,眼下只要派人下去传授种痘之术就可以,是块难得的肥肉,想要的人自然不少。但如果抢了,得罪的人更多。这是老狐狸一个,只定下框框,不去得罪任何人。

吕惠卿想要这个职位,但亲附他的官员品级都不高,侍制这条底线就全给挡了。至于其他人选,吕惠卿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了他们,而得罪更多的人,只能暂且保持沉默。

“还请陛下示下。”三旨相公请天子来发话。

赵顼想了一想:“就安焘吧。他刚从高丽出使回来不久,应该还没有新差遣。”

“陛下。”王珪为难的说道,“安焘两天前已经定了判将作监。”偷眼瞧了赵顼一下,“不过还没就任。”

“改判厚生司事。”赵顼爽快的敲定了安焘的新职位,对韩冈道:“安焘是个难得的老成之人,算是正合适。”

吕惠卿眼神闪过一丝惊疑,怎么看起来赵顼对韩冈的话这么放在心上。

王珪这时已经捧笏弯腰,“臣遵旨。”

“陛下。”等王珪直起腰杆,元绛就跟着道:“厚生司新立,事务繁芜,官吏未定,光是一判本司事远远不够,本司判官也当先行定下,以便能早日恩泽百姓。”

“说得也是。”赵顼点头道:“就从中书五房中挑一人来担纲好了。”

元绛闻言神色一僵,只是瞬息之后就又变了回去。韩冈全都看在眼里,嘴角微不可察的向上翘起了一点点,元绛很明显是看上了厚生司判官的差事。

这个位置需要的资序、阶级都不高,相对而言权位却很重,博取功劳的机会并不比判厚生司事的主官要差到哪里,是个升官的捷径。自然比判厚生司事更受欢迎。可赵顼却不动声色的就将条件划了下来,想必知道元绛打算推荐的人选并不在中书五房之中。

‘不愧是做了十二年的天子了。’韩冈想着。赵顼有了十二年的皇帝经验,已经是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有了精巧的控制力,对臣子的小算盘,许多时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吕惠卿本也想说话,提议一个他十分看好的年轻人,没想到天子的一句话,就给挡了回去。想了想,中书五房中的各房检正公事,有两个是他的人,但只有一个位置,权衡了利弊,很干脆的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等到元绛和吕惠卿将视线投过来,王珪才说话道:“权检正中书礼房蔡京,学识优良,才具过人,当能适任。”

韩冈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立刻风起云涌,几十年后的奸相,现在终于走上舞台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转得京官,竟然已经进入了中书五房中。按不知是谁人的说法,大奸大恶之辈,必然是有大智大勇。熙宁三年的那一科进士,蔡京算是爬得很快了。

“蔡京?”赵顼回忆了一下,倒也没费什么力气就想起来了,前些天才见过面,“他的字不错。”

呈到赵顼面前的奏章贴黄以及公文上,经常能看见蔡京的手笔,赵顼也知道中枢之中有个善书法的。至于蔡京本人,尽管仅仅见过两面,但赵顼对那位英俊不凡的青年官员还是很有些印象。

他问着王珪和两名参知政事:“蔡京此人如何?”

元绛眉头微皱,道:“才学或如王相公所说,可他仅仅是京官,而且是前日刚刚转官。若依军器监例,判官也当由朝官担任,或资深京官。”

赵顼打断道:“事有从权,既然才具不差,当然是个好人选。四位卿家,你们的意下如何。觉得呢?”

天子都这么说了,吕惠卿和元绛哪里还能有意见。韩冈也没有意见,只是他是做为旁观者,觉得赵顼似乎是越来越独断独行了。再看看王珪,三旨相公和独断独行的天子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巴掌可拍不响。

定下了厚生司的人事安排,其内部的事务,韩冈不插手,也不便插手。又听赵顼和三位宰执讨论过厚生司衙门的位置和内部官员人数定额,将大部分事给敲定,韩冈便从崇政殿中告退出来。

接触到殿外清冷的空气,韩冈总算是放松了下来。也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过两天厚生司的衙门就能开始运作了,多半还会跟蔡京打几次交道。

回到驿站的后花园中属于自己的小院,里面没有什么人气。方兴李诫多半是访友去了,但同样进宫,为太皇太后等人,展示如何种痘的李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