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9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南公的儿子还好说,在营造和机械上是难得的人才,这一次的工役也是立了大功,一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就能将所有的弹劾挡回去。

但自家的长子就不同了。自己是亲民官,韩冈是监司官,韩冈这位转运使在监察他沈括的同时,却将他的儿子收归门下,这是致人话柄。当日情急,无暇细想,草率的答应了下来,不说欠下的人情越来越大,日后一旦给翻起来,两边都少不了一个罪名,往重里根究,结党之罪都是能栽到头上。

“老爷。”沈括贴身的小厮进了书房,“韩龙图那边派人送信来了。”声音突的压低了一点,“还有大郎的信。”

“哦……快让他进来。”

沈括让人将韩冈派来送信的家丁带进来,是惯常往沈府来送信的。问了韩家上下可否安好,就打发了他下去休息,“明天过来,我这里还有回信让你带回去。”

儿子的信上没有说太多,只是问候和报平安。沈括叹了口气,也是无可奈何,将信藏好收起。

韩冈这一次让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还有一部多达十卷的书籍,不过仅是手稿而已。韩冈在信上说,是近年来的一些见闻、心得的记录,其中多有疏漏,敬请斧正。

看见韩冈在封面上写下的《桂窗丛谈》四个字,沈括为之一笑,知道他没在标题上费太多的心思。

不过这一部《桂窗丛谈》,单是纲目就很有意思。沈括给自己日后准备撰写的笔记所整理的资料,是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等十七门,而桂窗丛谈中则是算学、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药。编目是一本书的大关节,明眼人从目录中就能看得出作者的用心所在。

沈括第一眼落上去,就发现整部书丝毫不涉人事、官政的内容,若在别人看来,定是韩冈做官的时间太短,家中在官场也无底蕴,不像一般的阀阅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官场上的传闻、轶事、典故了如指掌,与其写出来让人笑,干脆就不写。但沈括了解韩冈的性格为人,更清楚韩冈出身的气学如今的现状。

在张载去世之后,气学中衰,开创洛阳道学一脉的程颐已经进关西讲学去了,气学再不站出个力挽狂澜的人物,就要给人斩草除根了。韩冈这本笔记,是去维持气学道统不衰的。

笔记一物,有的是想把儒家三立做到实处,有的则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更有的根本就是用来搅混水,七真三伪编造谣言——这世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隔得远了,好端端的事都能传得千奇百怪,若是有心造谣,实在太轻易不过。

韩冈写出这一部《桂窗丛谈》自然不是为了编造谣言,而是宣扬气学——立言罢了。因为他跟程家的关系,加上本身的学问所限,不便在经义上与人比高下,却是想出了别出蹊径,彻底的贯彻他最擅长的格物之说,以实证道的手段。

而韩冈之所以先把手稿给他沈括来看,可能就是看在自己在这一方面上的名气,要自己来捧场鼓吹而已。沈括微微一笑,还韩冈一个人情也是好的。

随手从中抽了一本出来,慢慢的翻着。韩冈为官不及十载,却是比天涯海角还远的地方都去过了,一条条的倒是很有些意思,但翻过两页之后,他却陡然间就坐直了身子,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再也无法将视线挪开去。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43章庙堂垂衣天宇泰(一)

【第一更。】

入冬后难得的艳阳天,阳光洒在院中,洒在一株合抱粗的老桂上,也洒在了周南和几个被抱出来晒太阳的孩子身上。

家里的仆妇忙忙碌碌,趁着天好将一床床被褥抱出去晾晒。周南最近又有喜了,才两个月,正是不安稳的时候,不能累着,在府中担的那份事都交给了云娘去做,自己则是安心的养胎。

年纪稍长的三个儿女,都已经开蒙了,每天上午都去外院的西书房跟着西席先生认字。但三个小的才两岁多,被乳母、使女,放在院中嬉闹着。

三个小家伙歪歪倒倒的跑着,追逐着一个充了气的皮球,将柚子一般大小的皮球踢过来踢过去,笑声响彻后院中。一个个脸上都是红扑扑的,长得健康壮实。

家里的三个孩子闹得满头大汗,负责看管他们的周南却是安安静静看着书。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后,原本就是花中魁首的周南,就如同熟透了的果实,更加艳丽不可方物。温煦的阳光照下来,肌肤如玉一般莹润,一对眸子黝黑晶亮,半个身子斜倚在扶手上,静静的翻着书。娴雅柔美的姿态,就是丹青圣手也难以描画。在旁服侍的使女,都时不时的向周南瞟上一眼,就连女子都忍不住被吸引。

周南看着的还是出自自家的书,不同于应急手册,名为《桂窗丛谈》的笔记在家中更受欢迎。柔软的洪州纸装订起来的抄本,软绵绵的,拿在手中很是舒服。

韩冈的这一部笔记在家里也就几名妻妾事前读过。直到三天前才给沈括送去一部抄本。除了韩家人,没人知道韩冈用功了半年,才将两本书给完成;家里的门客,同样是这几天才知道年轻的龙图学士写了两部新书。

“夫人!”

“娘!”

院中的喧闹突然停了,然后就是一片的问候声。听到声音,周南放下书连忙起身,向着当家主母屈膝行礼:“姐姐来了。”

“快坐。”王旖连忙搀着周南,嗔怪道:“都双身子的人了,动作要轻一点。”

周南展颜微笑:“劳姐姐关心,小妹知道了。”

早有婆子端了交椅过来,周南这才同王旖一起坐下,几个小孩子行过礼后,见王旖没有别的吩咐,就又开始闹了起来。

王旖和周南看得相视而笑,周南道:“五哥儿的伤一好了,就活泼起来了。”

“既然是个哥儿,就该多摔打摔打,一点小苦头都吃不了,日后怎么帮着父兄支撑门楣。前些日子哭成那样,三哥、四哥加起来都没他哭得狠。”

“年纪还小,大了就好。”周南笑道:“二哥就不错,读书习武时都没叫过苦,大哥儿可比不上。”

王旖笑了笑,拿起周南放下的书翻了翻:“怎么又看起来了?”

“姐姐都说了官人写得这本书深不可测,所以想再看一遍。前面囫囵吞枣的,也没看出个眉目来,这一次要细细的读。”

前些日子刚刚拿到新书的时候,周南废寝忘食的用了两天就将一部十卷的笔记通看了一遍,回头就说整部书有意思。王旖则说‘官人的这部《桂窗丛谈》,闲暇时翻一翻也的确是很有些意思,但如果静下心去琢磨,却越琢磨越觉得深不可测。’

周南在《桂窗丛谈》中,看到了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看到了鸡兔同笼的另一种解法,看到了对花鸟蛇虫别出心裁的分类,看到了码头上滑轮省力的原理,看到了点石成金的骗术被拆穿,在她的眼里,这代表着韩冈的博学,还有在格物致知上的成就。但她没想到,王旖对她们的丈夫所写下的这部书,竟然下了深不可测的评语。

刚刚拿到韩冈所撰写的笔记的时候,自家是当做闲书来读。虽然周南是明白自家的丈夫写书都是有一份深意在——就像当年写下《浮力追源》,让人误以为是要造铁船,实际上则是拿出了飞船,同时还促进了甲胄的制造,以及钢铁业的发展——不过周南认为韩冈的想法自己应该都知道了。可王旖却说没那么简单。

以见识论,素心和云娘是远远不如在京城中长大的周南,不过周南也只是在琴棋书画和器乐歌舞上有所擅长,作诗作词能跟一家之主一较高下。说到学识,周南不敢与宰相家的女儿相比,相信了七八分。

拿着丈夫的著作,王旖就手翻着。她在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涉及到天地自然的方方面面,笔记十卷,只是露在外面的引子,实际蕴含的内容并不是区区十数万字能够囊括。

甚至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冰山露出水面的还能有十分之一,而韩冈摆出来的只有百分之一——就在《浮力追源》中,韩冈通过水和冰密度的比较,明确的阐述了冰浮在水中的原因,甚至浮出水面的比例。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看到水面上的浮冰,水底下暗藏的流冰九倍于水上部分。

将本心层层遮掩,就如一道千门万户的迷宫,在里面走起来移步换景,永远只能看到一部分,而不见全貌,就是最后看起来是揭开谜底了,但在没人注意的地方,却是还有几处伏笔潜藏,这才符合她丈夫的为人和性格。

就如轨道。

轨道先使用在码头上,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