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cus)-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和卿也不是没见过世面,但一天之中,连着看了三场钝刀片肉的戏码,接着又是三轮生切活人的场面,回来后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

他在吕惠卿和吕升卿面前连连摇头,脸上尽是不忍:“都是些无妄之灾,不过是素行不谨,结交错了人,哪个当真会有反叛的心思?一个个看着那真是叫惨啊,一直都在喊冤。”

“走错了路,看错了人,怨不得别人的。”吕惠卿颜色一沉。

吕和卿还是在叹气:“朱唐授了内殿崇班,赏钱五百贯。首告一人,得赐即如此之丰,恐日后年年可见人谋反了。”

同在书房中的吕升卿,则是听出来吕惠卿不是为了赵世居案在感慨,“大哥说得是谁?”

吕惠卿满腹心事,却也不想就此多说。他虽然一向城府甚深,喜怒难形于色,但这一次实在跌得太重,心理落差太大,有些失衡。勉强克制着心中的烦躁,转头问着吕和卿:“蹇周辅今天也一同监斩吧?”

“蹇周辅穿着新赐的紫章服就坐在我旁边,他也才一个推官啊!”吕和卿说到将原本定下来的诬告案子翻成如今谋反大案的同僚,更是愤愤不平。“害了多少人,竟然换了一身三品服色!”他吕和卿现在还穿着绿袍。

吕惠卿冷笑一声:“朱紫又不是多贵重的,熬着资历就行了。二十年历任无过便能赐紫,去年给太皇太后治病有功的翰林医官,记得也是早早的就赐了紫。你说他敢在为兄面前坐下来吗?”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蹇周辅迟早没好结果。”吕和卿难以释怀的诅咒了一句。想想,又凑近了,神神秘秘的低声问道:“永国公最近重病,该不会就是此案有冤的缘故吧?”

“别乱说话!给我藏在肚子里。”吕惠卿突然厉声喝道:“你亲眼看着李逢他们的下场,还不知道要谨言慎行吗?!”

长兄如父,吕惠卿一怒,吕和卿连忙站起来请罪,半句也不敢为自己辩驳。

等到再说些闲话,吕升卿和吕和卿一同就一同告辞离开兄长的书房。

“今天到底是怎么了?”出门后,吕和卿觉得自己今天被冲得有些冤,

“大哥最近的心情不好你也不是不知道。”吕升卿瞪了一眼,“不过今天听说王珪、吕大防和韩冈三人同荐张载,多半也有这方面的事。”

吕和卿惊问道:“韩冈什么时候跟王珪搭上关系了?”

“谁知道……”

……………………

正在揣测着韩冈和王珪之间关系的人,如今绝不在少数。

但韩冈很清楚,王珪只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罢了,也是想看着翁婿对阵的好戏而已。张载值得推荐,所以王珪就推荐了一下——与王安石过不去,也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哪里有那么多深层的含义。

不过韩冈也是得感谢王珪,他直接上书推荐张载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请动了王珪王禹玉这位老牌的执政,这一点让许多潜藏的反对者为之束手。王珪再怎么样也是参知政事,反对他的推荐,阻止在士林中名望极高的张载入京,想博取名望的御史们也不会做这等蠢事。

韩冈正等着宫里传来最后确认的消息,毕竟王安石的消息现在已经到了。

“官人。”王旖脚步匆匆的迎了出来,就在院子里急问着刚刚走进家门的韩冈,“听说有爹爹的消息了?”

韩冈点了点头,他今天在监中就听到消息,派人回来通知过了。宰相等重臣快入京的时候,沿途的驿站都会派快马向京中通报,以便让人迎接,“岳父岳母昨日已经过了应天府,还有三天的路程,就能抵达京城了。”

“爹爹娘娘还有大哥大嫂他们身子可还好?”王旖又追问道。

“这怎么为夫可能知道?来通报的又没有说。”韩冈摊了摊手,好笑着,“不过岳父岳母是没问题的,不然传来的消息中肯定会提。而且从行程上看,中途并没有耽搁时日,元泽多半也没有问题。”

听了韩冈的分析,王旖提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陪着韩冈往里屋走,偷眼看着脸色,小心的问道:“那官人的荐书批下来了没有?”

韩冈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也应该就在这两天了。”

王旖欲言又止,其实她有些担心,韩冈与她父亲不合的地方就是在学术上。万一王安石先至京师,阻止了张载上京,到时候又要起纷争了。

究竟哪边能先一步?

王旖担忧着,随着韩冈走进后院的步子渐渐变得沉重下来。

注1:汉代有昭阳殿,赵飞燕姐妹曾居住。这里指代曹皇后。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六章仲尼不生世无明(上)

王雱站在船头,一张削瘦的脸苍白中泛着青灰。近一个月的舟船劳顿,让他原本就不算健康的身体,越发的瘦弱了起来。

只是离开了半年多,终于重又回到了天下的中心,这份兴奋,让王雱又重新提振起精神,贪婪的看着沿途的一草一木、一人一屋。

汴河两岸的风物百看不厌,一座接着一座的横跨汴河水面的虹桥更是让他心潮起伏。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城墙,没入云霄的铁塔,岸边的青青杨柳随风轻舞,无数行人车马走在路边、行在桥上。离着东京城尚还有十里,周围的屋舍便已经是鳞次栉比,富丽繁华之处,王雱经历过的州县,无一处可以比拟——这一座城市才是他立足之地!

巨大的官船在码头上停了下来,一名内侍就站在栈桥上。天子派了亲近出城迎接王安石这名宰相,并招王安石进京后即刻入宫相见。

王安石在朝野中的地位声望,如今已是极高。

没有朝廷安排,主动出城来的官员多达数百人。不仅仅有想在王安石面前混个脸熟的低品小官。连衣着朱紫之辈,也来了许多,不仅仅是几个与王安石关系紧密的官员。一见到王安石抵达,这些官员便蜂拥上前,只是看到内侍带来班直护卫,才不敢有所骚动。

与吕惠卿、章惇、曾孝宽,还有王安上、王旁和韩冈——弟弟、儿子和女婿——一一打过招呼,王安石跨上了内侍牵来的御马,在旗牌官和一部鼓吹的引领下,当先向着东京城而去。

韩冈与王雱并辔而行。今日再见大舅哥,瘦得脱了形的样子让韩冈吓了一跳。不过王雱的精神极好,在马背上左顾右盼,絮絮的与韩冈说着闲话,畅叙离情。

途径一座码头,王雱突然指着从栈桥下来的两条延伸至库房的平行线:“那是轨道?”

韩冈惊异的看了王雱一眼。轨道和有轨马车从提出到实现,总共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韩冈尚未在送去江宁的信中提及此事,王雱怎么就知道了?

透过韩冈脸上的表情,王雱明了韩冈的疑问:“是前日在南京泊船时看到的,去年南下时还没见到,所以就找人来问了一问,没想到竟然又是玉昆你的功劳。”他又笑道,“难道玉昆你不知道汴河上每天有多少艘船北上南下吗?金陵的酒店门前,现在都挂着热气球。还有不少好事之人,四处张罗着要造飞船,上天看一看风景。”

韩冈呵呵笑道:“这不是我的本事,是七十二家正店的功劳。”

东京城中的七十二家正店,不仅仅在东京城中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天下酒楼的仿效对象。七十二家正店门前扎起彩楼欢门,天下酒楼门前也都少不了用绸缎和竹竿凑个趣。现在既然七十二家正店都开始在门头出放起热气球,甚至用挂下来的条幅为自家打广告,汴河沿岸各城市中的酒楼,当然也不会甘于后人——

“说得也是。”王雱点着头。

新抵京城,王安石便被召入宫中,入内面圣。而王雱虽然是王安石的儿子,但在朝中就都是大宋的臣子,身份不同,地位有别,自然不能一起入宫。向一群相熟的友人告了罪,与请了假的韩冈在宣德门前候着。至于王旁,则是领着吴氏和家人去安置。

刚刚坐定下来,就见到一名内侍,背上帮着长条包裹,带着五六个班直向着城北面的陈桥门过去。王雱认识那一位内侍:“是刘有方……”

“大概是相州之事。前日韩稚圭又上辞表,诏不许。昨日听闻将由淮南节度使迁任永兴节度使,续判相州。升了一级,算是冲喜吧。”

韩冈说得很轻巧。他从来没有见过韩琦,自他任官之后,韩琦这位三朝宰辅、顾命元老,就已经出外,回到相州任官,再也没能重返政事堂。虽然韩琦在朝野之中的影响力极大,给王安石的变法事业平添了无数阻力,但对韩冈来说,这位他在千年之后并没有怎么听说过的前任宰相,也只不过是个并不关己的符号人物罢了。

“韩稚圭快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