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王宁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的伟大所在,在内行人的眼中,那个发布会真的改变了整个世界。
现在,就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再次开办发布会,并且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怎么可能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轰动。
他们很闲知道这次发布会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跟原先一样,又是一个改变整个世界的发布会。所以公告发布出去之后,玉兰工业大学的官网跟客服电话立马被打爆。
其中不只是国内的媒体,专家,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以及媒体。
专家们不用说,他们大多数都是行内的学者,想要继续在科学领域中混。必须要跟上研究前沿,就算无法做到引领,也尽量不要让自己掉队。
科学发展有明显的等级,最前沿的科学水平超越后方水平何止十年。如果普通人可以进入到某些大型乃至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之中,他们会震惊的发现,自己好像穿越到了未来。
在那些实验室之中,很多计划中的试验,或者正在进行的试验根本就是超现代的。人们想象中的高科技,在那些实验室之中全都被复制出来。
之所以没有在现实中使用,一方面是现代整体的发展不足,还无法承载那些真正的高科技。
高科技能够改变世界,同样,高科技也可以毁灭世界。并不是说高科技对现代发展都是有利的,很多高科技研究能够摧毁现在已有的体系,这一点并不夸张。
以虚拟设备跟机器人发展一样,这两种技术一旦发展起来,人类文明就会被重创。
一群依靠机器人生活的人类,或者是完全陷入虚拟世界的人类,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有未来。也许在人类眼中,是机器人在服务自己,可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类何尝不是被机器人圈养的猪,除了生活没有任何价值。
何止虚拟设备,机器人技术,还有新能源转换技术,纳米技术,很多技术现代国家中全都有了突破。然而,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应用到现实世界中。一旦应用,不但无法提升整个星球的实力,反而会摧毁现在的稳定局势。
现代国家所谓的科技发展,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应用到现实世界,而且还是被淘汰出来的老旧技术。对于那些真正优秀,真正尖端的技术跟设备,现实世界根本享受不到。
国家跟国家的发展也是一样,现在的科技竞争早就脱离了原本的直接展现,而是在向着科学底蕴竞争。
只有国家拥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底蕴,在未来才会有竞争的能力。而这种竞争是从进入星际时代开始的。
可以这么说,一旦地球进入星际时代,到时候整个星球爆发出来的能力会让所有人震撼。稍微夸张一点的话,可能一年就代表着一个时代。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科学储备,只要找到合适的舞台,到时候各国才能爆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只是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到真正的星际时代,才会有真正属于各个大国的舞台,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
正是因为如此,王宁在数学上的发现才会被人重视。因为他的发现不只是推动数学发展,而是提高了整个人类文明在科学上的天花板,让很多原本陷入瓶颈的科研有了突破的可能。这才是王宁最伟大的一点,数学推动科学,科学推动世界,在这个关系网中,王宁占据着最重要的一环。
同样,越是伟大的发现,越是重量级的科学家,他如果举办发布会,引起的轰动就会越大,就像现在,公告刚刚发布一个小时之内,就有超过五百人打电话过来预约。
要知道这还只是国内而已,国外的媒体以及学者们还没有开始行动呢。一旦他们参与进来,到时候一场发布会出现的人数将会更多。
第682章 蜂拥(中)
接下来一天,玉兰工业大学对外的电话就从来没有停过。不只是对外客服电话,领导们的电话也是如此,有太多太多人想要参与这次发布会。
国内学者不用说,一场世界级学术发布会对于他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最起码一点,他们可以接触到最领先的学术研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学术发布会并不是直接公布自己的研究发现就结束,他还需要详细的讲解自己发现的过程,当时的思路,以及后续的推测。这些研究过程对学者们会有不小的帮助,可以让他们借助对方的思维,开始进一步的研究。
要是在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得到跟对方对话的资格。这一点很不容易,学术界同样是金字塔模式,最顶尖的人跟最下层的学者有很大差距。甚至不客气的说,两者之间的思维都可能不在同一个档次。
也许优秀的学者在思考宇宙奥义,探索宇宙极限,了解生命根本的时候。普通学者还在思考自己接下来要吃什么,自己发表的论文能否被选上。
当然,这就是一种比喻,却也说明了两则之间思想的差异性。想要找对方交流,对方可能不愿意搭理你。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就算发布会的内容太深奥,运气也太差没有得到交流的机会。最起码到现场的同行绝对不会少,同样能增加自己的关系网,相互交流之下也许有不少启迪也说不定。
科学领域难道就不需要关系网了?
开玩笑,哪个行业都需要关系网,科研领域也不例外。学者想要提升名气,想要发表论文,想要提升职称,同样需要其他人的支持,没有庞大的关系网,资金求不来,奖项跟他压根就不可能有关系。
没有资金,没有奖项,学者就没有名气,其他人就不愿意给他机会。没有机会就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死循环,想要跳出来,学者也许要获得更多人气,才有可能获得机会。
对于王宁来说,这是一场发布会。对于中下层的学者来说,发布会也是一场同行之间的交流会。
只是世界级的发布会并没有那么好进,不管是媒体也好,学者也罢,都需要一定的名气,否则的话,想要参加发布会,连门票都不可能得到。
会场的规模就那么大,能够容纳的人本身就有限。所有人都想要获得门票,学校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只能优先选择名气大的。
而且对于学校来说,发布会的规模越大,发布会来的名人越多,对于学校跟发布会都是有好处的。否则,世界级的发布会竟然只有阿猫阿狗两三只,学校没脸,王宁也会跟着丢人。
没有名人来不就意味着学校没有名气,学校没法得到他们的认可?一所连谷内同行都无法认可的学校,怎么可能吸引外界的认可!
王宁也是如此,同一个国家的人都不支持自己。外界对他的成果绝对会相当怀疑,到时候质疑声会再次出现的,
卢校长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不管是为了王宁还是为了学校,他们都需要将发布会办的漂漂亮亮。人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甚至做好了没有人参加,就用自己的关系网邀请一些名人学者参加呢。
跟娱乐圈的颁奖典礼一样,参加的明星越多,越说明颁奖典礼的重要性。反过来,一场颁奖典礼压根没有明星到场,在所有人眼中,这场颁奖典礼肯定是闹剧,压根没有意义。
现在看来,他们倒是不需要托人情邀请那些学者,反而需要对预约的学者进行筛选。
筛选很重要,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参加发布会,一定会有人被排除。排除的原因各种各样,有些是名气不足,有些是以前的矛盾,还有则是性格的原因。
一场世界级发布会,来到现场的绝对不只是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媒体。在发布会上,一旦出现意外的话,会被整个世界纪录的。校领导如果放进来一些平常性格就比较坏,或者比较极端的学者,让他们在发布会上闹出笑话,到时候,整个校领导层都要倒霉。
所以他们需要对预约的人员进行筛选,将一些性格极端的人排除,添加一些可以控制的学者。将危险性减少到最低。
不只是对学者,对媒体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对媒体的筛选要更加严谨,媒体什么风格,平常从哪方面报道,对王宁对学校是否敌视,所有东西都需要考虑进去。
也是同样的原因,好好的发布会,结果被自己人质疑,到时候就很有趣了。
时间太短,预约的人太多,学校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将大致的人选确定下来,确定之后再次进行筛选,大概的名单就能确定。
当然,现在的名单还没有用处,还需要直接上传到省领导办公室,让他们再次进行筛选。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