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雪-御炎-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外头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比得上宫内富丽堂皇?陛下龙体重要,万一出去碰着了哪儿,老奴可如何是好?不过话说回来,陛下,这外面,倒也的确有些有意思的地方。”梁师成思考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这样说道。

果不其然,徽宗皇帝的胃口被吊起来了,连忙询问到:“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梁师成神秘的笑了笑,拍拍手,一个小太监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手里托着一幅画卷,小心翼翼的呈给了徽宗皇帝,徽宗皇帝疑惑地看着梁师成,梁师成指了指这幅画卷:“陛下,这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

徽宗皇帝疑惑的伸手接过这幅画卷,一展开,微微瞪大了眼睛。

画卷上,是一条繁华的街市,各色人等,宝马香车,灯笼烟花,不一而足,但是细细一看,凭着徽宗皇帝敏锐的艺术嗅觉,他可以感受到的唯有两人,一男一女,男子回首,女子伫立在远方,画卷旁边,是一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六十然后,皇帝才会感兴趣

岳翻很清楚自己写的是什么,《青玉案元夕》,如果看到这首词的是太祖皇帝赵匡胤,估计他会很不屑的笑一笑:“不过是个会写词的人罢了,给个官就是。”

宋太祖虽然是个武人,但是就是他开始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可即使如此,也不会妨碍他从心底里面看不起文人,认为文人是软蛋,五代十国的大兵们普遍瞧不起文人,一刀下去了事,赵匡胤更直接,他不是一直手里提着一把斧子吗?手起斧落,文官的两颗大门牙就没了,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说起来,宋代如此重文轻武,文人瞧不起武人,怕也是风水轮流转的结果。

如果这首词被太宗皇帝赵光义看到了,估计赵光义会给岳翻一个清闲的高官显职,来配合他重文轻武的正式策略,不过,仍然不会给岳翻实权,太宗皇帝是个务实的人,选的人才也要是一个可以办事情的人,从五代十国走过来的皇帝,都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从真宗皇帝开始,宋代的皇帝都是养在深宫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事情的深宫皇帝了,和一群女人呆在一起的皇帝,能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代皇帝的文学素养越来越好,想来不仅是重文轻武的国策使然,总是养在深宫里,也是难免的事情,男人不出去见见世面,哪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也就是从真宗皇帝开始,写词写得好,作诗作得好,写文章写的妙,那都是可以做高官达人的依仗,真宗皇帝那着名的劝学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多少男儿就是因为那首诗,所以才丢弃了冰冷坚硬的刀剑,提起了软绵绵的笔,从此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言壮语就再也听不到了。

所以岳翻这样写叫做投其所好,大宋朝的官家和大臣们就喜欢这样的调调,可以体现出无尽的风华之妙,实在是太美好了,至于边关的苦寒风沙,老天,那怎么是我辈文人所应该去的地方?那是那些臭丘八才应该去死的地方,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首词原本是辛弃疾为了表示自己的悲愤,表示整个南宋除了他自己没有一个人想要北伐收复国土的孤独寂寥之感,他痛恨自己手中那支软绵绵的笔,他向往着钢刀,铁骑,向往着战争,渴望着胜利,他要光复故土,他要光耀神州,但是,但是,他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无论什么时候大宋朝都是文人压倒武人的。

于是梁师成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这首词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解释之精妙,文采之飞扬,简直是太监中的极品——陛下您想啊,这幅画儿,很明显说的就是岳六郎在思念自己的亡妻,您看啊,这一男一女,隔着茫茫人海,男子回头,女子却不回头,很明显是回不了头了,岳六郎是在感叹,自己的妻子再也回不来了。

民间如此欢乐的节日,大家都在庆祝,可是岳六郎呢?老奴听说,岳六郎在那件事情之后,就把亡妻和师尊葬在了一座山上,他自己也在那座山上结庐居住,一般不下山,为了陪伴亡妻和师尊,重情重义的好男儿啊,多么好的男儿啊!过节了,他也想下去,看看外面的景色,然后便看到人潮涌动,大家都是成双成对的一家人,只有他形单影只,他会是什么样的感触?

唉,陛下,岳六郎他,太不容易了!

梁师成这样感叹道,同时紧紧盯着徽宗皇帝的脸色。

徽宗皇帝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幅画和这首词,不由得感叹道:“岳六郎之文才,之书法,实在是上上之选,这字,是颜真卿的字啊,这画,也是绝妙,这词,更是绝妙,岳六郎,岳六郎,真乃国之六郎啊!梁师成,岳翻今年多大岁数了?”

梁师成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开口道:“陛下,和小晏相公当初得到真宗皇帝御赐同进士出身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年岁,十四岁了。”

徽宗皇帝嘴角微微挑起,笑道:“梁师成,你还真是我肚里的虫子吗?怎么我在想什么你都知道呢?哈哈哈哈哈哈!十四岁,十四岁,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算小,当初那杨亿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呵呵,毕竟也是个成婚的人了,只是要说到做官,也太小了些,所以太宗皇帝才会不让寇准十九岁就做京官的,这不是才华的问题,而是年岁的问题,有些事情,你不到了那个年岁,你就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真宗皇帝给晏殊十四岁做官,晏殊做到了宰相,岳六郎能否达到那个程度,我也不知道,也不敢贸然揣测,梁师成,你说呢?你觉得,我是现在赐给岳六郎一个进士出身好,还是等到年岁再大一些再给他比较好?”

梁师成只要把徽宗皇帝去外面散心的心思磨灭掉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他并不在乎徽宗皇帝什么时候给岳翻封赏,只要自己安全就好,于是他打了个哈哈:“一起都听凭陛下决断才是。”

徽宗皇帝笑了笑,收起画卷,说道:“我想起来了,前段时日我也曾下诏赐给岳翻一个同进士出身,召他入京,只是他不愿意,他要给师傅守孝三年,还不要这个进士出身,怕是打算自己考取的,可是我大宋朝的进士是那么好考取的吗?东华门唱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哈哈哈,小孩子,小孩子,我倒是对这个小孩子很感兴趣啊!梁师成,以后要是有什么岳翻的消息,大可以直接报告给我。”

梁师成点点头:“老奴遵旨。”

徽宗皇帝这才重新走动,走了几步路,又停了下来,开口问道:“我记着,这个岳六郎还有一个兄长岳五郎是吧?叫什么名字来着?跟着张英一起平定叛乱的那个!”

梁师成想了一下,点头说道:“是有一个,叫做岳飞,大了岳翻三岁,年仅十六岁就跟着张英上了战场,平定了叛乱,斩杀了不少贼寇,是个很不错的良家子,陛下也下令要让岳飞一起入京觐见的。”

徽宗皇帝点点头:“这个岳飞这些时日怎样了?十六岁就敢上阵杀敌,想来是个有胆略的良家子,这兄弟二人也是浑然天成,一文一武,哎呀,将来,这姓岳的可不得了啊!兄长从军在外征战,弟弟做文官在内治理国家,呵呵,这岳氏一门,兴旺在即啊!只要岳翻真的可以做进士。”

梁师成顿了一下,眼珠子一转,心中暗念道“岳飞岳翻你们可要重重的酬谢我”,然后开口道:“陛下,这岳飞可就不如岳翻那样了,他可犯了大错。”

徽宗皇帝皱了皱眉头:“怎么了?详细说来!”

梁师成开口道:“老奴听说,那岳飞去做了一个游缴。”

徽宗皇帝又是一愣:“游缴?那不是四等户五等户才去做的卑贱之职吗?岳氏已是富裕之家,两千亩土地,一千户庄户,为何还要去做这种事情?那岳飞到底是怎么想的?”

梁师成说道:“老奴也不太清楚,反正他就是去了,去了之后,一开始还好,后来不知怎的,居然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喝醉了酒,打了人,把人打的重伤,被人家老母亲告到了县衙去了,闹得沸沸扬扬啊!”

徽宗皇帝的兴趣完全被吊起来了,接着询问道:“然后呢?这小子真是鲁莽了,真是叫我不太明白了。”

梁师成说道:“老奴也不太明白,就知道之后岳飞之父岳和赶到县衙,一顿棒打,把岳飞打的四个月下不了床,差点儿打死,后来,据说岳飞知错了,重新回去汤阴了,这岳和倒是个严父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