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枭龙传(青菜哥)-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兄〃李光弼听罢,只言出此二字,却是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第148章 李光弼出山【2】
  第二日,晨曦刚起,唐军营中便响起一阵“轰隆隆”的战鼓之声。在这巨大声响之中,郭子仪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之上,微风拂过他花白的胡须,引的胡须一阵飘然。
  待这一通鼓罢,这位老帅猛一挥手,数万军马拔寨而起,顿时大地之上车马嘶鸣之音,响彻天际。朔方军在郭子仪率领之下,走出老远,在他们的背后的山坡之上,却也有一个老者满含热泪,骑在一匹黄彪马上,注目着这支离去的军队。
  良久之后,待朔方军远的连影子都看不见时,站在老者旁边的一位偏将这才附身到老者身边道:“李大人,郭帅已经走远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开拔了?”
  李光弼轻“哦”了一声,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转过头来,说道:“对,咱们也该走了。郭帅如此信任我李光弼,若是我不干出点成绩出来却如何对的起他老人家。”这话像是对周围众偏将说的,也像是李光弼自言自语。
  时间不大,又一阵战鼓“轰隆隆”响起,一面大大的旗帜高高竖起,那旗帜上面一个大大的“李”字顺风招展。在这“李”字旗的引领之下,这支万余人的唐军精兵,整齐的朝着与朔方军相反的方向行进而去。
  郭子仪看的没错,李光弼是有大报复的人。前番郭子仪凭借手中四万朔方军拿下云中和马邑。李光弼在心中也早已经盘算好,要凭手中这万人军马,要干出比郭子仪更大的动静出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常山郡一带。
  常山郡位于要冲(今河北正定一带)。此郡刚好处于叛军南、北的要害之处。若是常山郡被唐军占领,那么叛军的后路便被切断,换而言之,安禄山的喉咙口便会**上一刀。到那时,如果唐军将此卡口卡死,然后与潼关大军南北夹击,安禄山将腹背受敌,两面不可兼顾,处于被动之地。故而常山郡在唐军与大燕军的作战地图上,都是落用大大的红色标记。
  这一日,李光弼率领麾下万余人马,到达常山城下。是时,大燕军主帅史思明早已经获得消息,率领麾下两万军马星夜赶往常山城来营救。由于李光弼进军神速,常山城里,大燕军并无多少军马,只有区区千余团练军留在常山城内。
  团练军其实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是由当地有钱人家的家丁组织起来的一支零散的队伍。平日里这帮人鱼肉当地百姓,战时就是干一些搬搬辎重杂物,充些人头的活计。
  常山城里的这些地主老财,听闻李光弼率一万唐军精兵来攻常山城,早是吓破了胆子。团练人少战斗力差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团练兵都是为安禄山所用。论起来,他们这都是要论谋反之罪的,那是要灭九族的重罪。
  算起来,这些人也是当时为形式所迫。安禄山起兵那些日子,官军一路连连败退,丢了大半个江山。这些地主老财,家大业大,根本没有时间来转移家产。故而大部分人就稀里糊涂的受了安禄山的逼迫,加入了安禄山的团练组织,这才得以保命。
  安禄山一开始风头正胜,这帮地主老财本以为安禄山十有**会得了天下。岂料,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安禄山得了洛阳之后,兵马在潼关城前屡屡受挫。朔方军只短短十几日的工夫便得了云山、马邑。现在又兵临常山城下。
  唐军精兵,人数还是常山团练军的数倍。破城,基本上就是一顿饭的事情。这些地主老财们的心头甚不糊涂。顿时一股莫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团练兵的心头。
  李光弼不糊涂,他对这些地主老财的心理早就了如之掌。早在大军还未到来之前。他早已经派出若干探骑,混入常山城中,到处放出风声,“只要跟随安禄山加入团练的这些地主老财,在关键时刻倒向唐军的,以前之事既往不咎,若不然,待唐军攻入常山城,灭九族!”
  此消息,秘密的在这些地主老财中间,流传开来。他们仿佛身处在地狱的深渊里又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几个财粗业大的财主也秘密与唐军联络,准备待机起事。
  常山城头,守将史思义正手持长剑,指挥着团练兵,加固城防工事。忽然见远处烟尘滚滚,未几时,一股人潮由远而近,滚了过来。
  “唐兵来了,唐兵来了……”团练兵中,许多人看见那滚滚而来的唐军铁骑,都吓的丢了手中的武器四处逃窜。
  史思义见状,是又气又急。他又如此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也是万般危机的。他与史思明虽是兄弟,却不是同袍兄弟。这么多年他深知这史思明的为人,行事狡诈,心狠手辣。当他得知唐兵要来围攻常山的时候,自知力不可支,曾派人报于史思明,建议常山城中所有团练军撤出常山城,待来日再收复。
  但尚在百里之外的史思明只给了他八个字“固守城池,违令者斩”。饶是他这做兄弟的,见到史思明这一张信札,不由也是心中一颤。史思明向来说话说一不二,更何况他这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史思义知道丢了常山,自己无论落在唐兵还是落在自己兄弟史思明手中都是一死,所以他这心里早就做好了掉脑袋的打算。
  战事未开,团练军四散奔逃。史思义左右狂呼一番,却是并无一丝效果。他本有心杀一儆百,只是待剑举起,心中又一想,“罢了,罢了,这些团练兵也是人生父母养的。我若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积德行善吧,便是老子到了阎王殿,这阎王爷也得厚待老子。”
  时间不大,唐军黑压压的人马便到了常山城前。李光弼先令几十面战鼓同时敲响,“轰隆隆”的鼓声,响彻天际,引得常山城里一干人马,又是心惊胆颤,坐卧不宁。
  待鼓声落罢,从唐军阵中飞驰出数骑人马来。这些骑兵来到常山城前,高喊道:“常山城头的团练兄弟们,今日,我大唐天军杀到,你们可看清楚了。我大唐军帅,李光弼大人有令,凡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军士,概不追究过往罪过。若是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待城破之后,灭九族。”
  这几个骑兵反复喊过数遍,退回本阵之中。
  史思义站在城头,将这些话听的也是真真的。他轻叹一口气,刚欲转身对身边副将说几句鼓励的话来。却没想到,他刚一转身,却见周边的偏将手中早已经捏好了一段常常的套绳,紧紧的盯着自己。
                  
第149章 李光弼出山【3】
  “你们要干什么?”史思义瞪大了眼睛,“当啷”一声拔出腰中的长剑。
  站在史思义身后的几人互相对视一番,然后都苦着脸对史思义道:“史将军,这些也不能怪咱们。唐军打到家门口了,人家已经放出风声,若是咱们再一味的抵抗,便是灭九族的大罪。史将军你是家儿老小都不在声旁,可咱哥儿们几个都是家大人多,您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上百口子身首异处吧。您老人家都心心好,从了咱们吧,以后每逢忌日,我等多给将军烧纸钱,给您磕头,谢谢将军的大恩大德了。”
  “你,你们……”史思义被这几人的话,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去。他再看远处城墙上,数十名团练兵士也各拿刀枪围了过来。他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了,若是再动一动,顷刻之间这些人便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哎……”史思义左思右想片刻后,长叹一声,将手中长剑猛的往地上一扔,紧闭双眼,缓缓说道:“好吧,既然大势已去,你们来吧!”
  常山城外。李光弼骑在骏马之上,抬首眼望常山城头。虽然城内传来的消息说,今日这些团练首领会投降大唐。但他这心里依然七上八下,毕竟常山城是战略要塞。大燕军又在此经营了大半年,他们说投降就能顺利投降么?虽然城内兵马只有千余人,但是常山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地,若是贼军凭借工事守得一日,史思明大军便能赶到常山城下。到那时李光弼便是有通天神力,凭借自己这手中万余人马,也是独木难支了。
  一通胡乱思想,却见常山城头依然毫无动静。李光弼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抬头看了看天空。日头已经接近中午。他心中越发焦急起来。又待片刻,却仍然没有动静。李光弼自知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万一贻误战机便是坏了大事。
  想到此番,李光弼将腰中宝剑猛然一抽。正待他要喊出“攻城”二字的当口,只听“嗡、嗡”几声闷响,常山城厚重的城门却被人缓缓打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