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猫疲)-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名字取好了么。。。”

    “恩,就叫新京华联社,简称新华社。。。”

    新华社,我顿时被噎住,一个帮会组织叫这么个名字,实在太不和谐了。

    挥手让他下去。

    我面前又被摆上两份东西,一份是那些宦官的秘密据点中抄出来的东西目录,虽然只是个目录,但其中涉及的东西已经足够让人触目心惊,难道这群五肢不全的人天生喜欢刺探**和控制别人的**。

    还有一份就是朝廷的财赋。收支报告,现在朝廷不缺军队,但是打战是要花钱的,人吃马嚼,器械消耗,还有日常的功过赏赐,季节变化的添置用度,那群太监为了对付龙武军,和他们的党羽们一同上下其手几乎掏空整个国库来收买调动那些军队,留下的是一屁股烂摊子。

    如果不是我及时查抄了那些涉。案者的家底,又从那些乱军掠夺的手中追回一些,太子小白可能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刚登基就给大臣欠薪的皇帝。

    还是那句老话家里有粮,心理。不慌,好在军屯庄夏收的顺利,让朝廷一下多出一大笔可以支配的库藏来,当然我也不是学雷锋做贡献,这些粮食是按照市价折给朝廷的,用的是未来几年的税赋为保证。这才一下安定了长安的局势。

    再加上那些南海小国贡献粮食的利好消息,沉重。的打击了对方上某些试图囤积居奇打捞一笔的人们,所以新朝的那些军队拿到足以吃饱的粮食后,还是乖乖接受了改编。天大地大,大不过肚皮空,枢密院的权威也初步树立起来。

    现在北衙左右羽林、龙武、神策、神武八军,以待遇以。左右龙武军为第一等,编给马步军一万六千员,羽林军次之,编给马步军一万四千员,神武军又次之,编给马步军一万二千员,神策军添列其尾,编给马步军一万一千员。除了龙武军既有的编制之外,其中原属义从军、北庭军等杂号军余部编属为右神武军,皇甫皋的羽林本部,一分为二吸收,左羽林军、左神武军,原程元振手下的英武军夺号废除,合并原神武军残部,扩编为右羽林军。

    于是宿卫内庭的北衙八军,从属于宰相们的南。衙五府三卫,归属枢密院指挥的十六卫本部,重新在长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薛平才走没多。久,又通传司天台少监张渡有新近成果汇报。

    “仿制出来了?”

    我看着眼前一个半透明的小沙漏,精巧到只要一掌就可握,还纹刻这代表时间的格子。就这么一个东西造价数十缗。

    “正是,”

    张渡低头回答。

    他与春官正梁辰恭、太史局丞南宫尧博、都水主簿李朝希,因为家学渊源,被我招募到手下,组成了龙武军最早的科研班底,随着龙武军这个小团第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们也身领朝廷的天文、历法、漏刻等分职机构,主要负责观象、制历、报时等方面的事务。人称灵台四俊,门人子弟众多,也主导着两学天文地理等相关的基础学科。

    “目前已经做出做出五种规格的样品,规格越大的误差也越小,这个最小最轻便,却也最贵。。。基本是一百多个次品,才成一个好的,最多也只能计半个时辰”

    “已经足够了。。。”

    我打断他点点头。

    希伯来人约书亚新近送给我的礼物中,就有一个出自拜占庭的琉璃沙漏,特别引起我的注意,这是古代计时的工具,在机械钟表明前,曾经统治了包括大航海时代在内的大部分人类历史。

    虽然唐朝已经有水运的自转浑天仪,可以准确的根据星图变化来测定时间和立法的演变,前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兼密教大师僧一行凭借这东西,在全国各地进行精密的天文测绘,制定了著名的《大衍历》,但是在我现其价值之前,事实上这些精良的测绘工具,一直停留在为钦天监提供黄道吉日之类的简单用途上。

    经过简单的 改良后,这个机械被移植到海南所属的实验海船上,成为配合水罗盘、牵星板的重要航海观测工具,因为垄断了这个重要的航海工具和技术,南海都督府的船,才能在一次性补给后跑更远更深入大洋的航线,而不是像别人一样要依托港口,进行短程接力式的海运。

    不过到了6地上,这种东西就变成了鸡肋。

    而应用最广,传统沿袭下来水漏计时工具,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因为水质和气温、气压之类的因素,造成了不可免便的误差,用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觉什么,但是在工业的精密加工中,问题就被放大了。

    沙漏就很好的回避了这些问题,琉璃的成色,密封加工技术,和流沙的筛选,都不是问题,最麻烦的是上下接口那一点点漏孔的接合,要让沙子流的均匀和平稳,还不容易因为外力损坏,可以说愁坏无数工匠。

    不过既然成功的样品做出来了,逐步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无论是商业还是军事用途,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计时工具,都打有市场。

    “三原场主事陈八尺,进献酵化饲料之法?”

    他又呈报道

    “酵饲料。。。。”

    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虽然我当初视察三原牧场的时候,只是随口一提,没想真有人依葫芦画瓢去营钻,还给钻研出点成果来了。

    根据递送的方子,酵种的制法是取麦麸5斤,稻糠5斤,瓜干面、大麦面、豆饼面各1斤,酒曲1o两,水约13斤,混合后放在大瓮中或地面上培养,料厚一寸,覆以稻秸增温,十个时辰后,以勺探取其中略微烫手,就可以取用,按照十一搅拌均匀添入草料,再三天到五天,直到变成酱色。

    据说这么一斤陈料,顶三斤青料,或者一斤半的干料,如果是骡子和牛,可以坚持的更久,虽然不耐保存,而且只适合春夏季进行,但这可是个养殖业的革命啊,特别是对骡马驴牛这些草食性动物。

    “南平会馆送来的最新改进骡车子和水煤车的图样。。”

    他又掏出一本图册,鞠身递到我的案上。

    说到海南会馆、南平会馆什么的,其实不算是官方正式认可的同乡组织,只是在二十四道会馆之外,各大都护府、都督府,也有相应的自同乡会所,因为影响力力狗打,也被一并称为会馆而已。这些地方性的乡党会所,也各有特色,象南平会馆,最出名的,就是无处不在充役服事的各色南蛮百夷少女,和常见的竹楼木塔之类的建筑;而海南会馆,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小海货舶市里,那些肤色各异的驯化土人组成的仆役和奴隶。

    龙武军内部鼓励明和创新,奖励也比较丰厚,后来又推及到将做、军器、少府等相关部门,虽然说靠砸钱,未必能堆出明创造来,但是诞生明创造的宽松环境,确实需要大量投入的。相关的匠人、技工待遇相对优厚,奖励也足够大方,经常有各种名目的评比活动,如果是应用价值高的创新,甚至在二三十年内,从产品销售的附加值中,享受抽成。

    因此这些年也明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受限于自身的眼界和环境,大部分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在大量的技术尝试和积累下,偶尔也会冒出来一些无意识的杰作。

    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其实也不乏跨时代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体系的支持,和社会价值的基础,往往存世的时间很短也很脆弱,经不起社会变革和动荡,就随着人死艺灭,泯然于历史之中,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语的神奇传说,直到现代考古,才被掘逐一验证。

    得益于百年积累的盛世,唐代手工也极其达,分工不可谓不周密繁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同时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等。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此外宫内省,东宫之类,也有专门营造内部的所需的手工业部门,甚至在一些公卿王侯家中,也有专门为生活服务的私家作坊,只是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也门类繁多,有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

    而民间的私营工坊,也已经出现以扬州、洪州、越州等为代表的,数十个地域性的手工业集散地和具有全国特色产业链。从重要到地方,各种官私不可谓不规模宏大而种类齐全。但是实际的使用效率和创造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