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退伍兵-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你出去买菜,被马车撞死了活该,这些跟师傅都没有关系。
  这就是过去,老年间手艺人学艺的状态。
  非常的不容易。
  学徒没有人权,遇到好师傅,还能吃饱穿暖,遇到那苛刻的师傅,不光干最苦最累的活,吃不饱饭,动不动就挨打,手艺都不正儿八经教你!
  完全就是把学徒当奴隶使唤。
  张梁说完,就不再理会直播间里的闹腾,继续他的教学。
  说话间,张梁的手一直没闲着,已经锯出一个单平肩榫,“你们看,这个就是单平肩榫!肩指的是这个部位,顾名思义,两边肩宽要保持一致!
  无论是单平肩榫还是双平肩榫,又分为明榫和暗榫!”
  “班长,什么是明榫暗榫啊?”郑明刚不解的问道。
  这些人里面,郑明刚基础最差,不过为人好学,这也是张梁叫他过来的原因。
  “这个叫榫眼,也叫卯眼!当卯眼穿透整个木料的时候,就是明榫!”张梁边说边给大家演示,“反之就是暗榫!”
  “班长,那双平肩榫和单平肩榫,怎么区分什么时候该有单平肩榫,什么时候该用双平肩榫?”郑明刚又接着问道。
  “很简单,一般宽度在五厘米以上的木料,都会用到双平肩榫!
  在设计家具结构的时候,每一个构件都有他的作用,同时也会根据受力的大小,来选择木料尺寸!
  木料尺寸大的,必然受力要多!如果这个时候,使用单榫,那么榫卯连接的应力达不到设计构件的受力要求,容易造成断裂,损耗或者降低使用寿命!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遍,双平肩榫的制作过程!”
  张梁拿起一根4厘米成五厘米的木料,开始演示制作双平肩榫。
  “首先是画线……”
  张梁一边画线,一边给大家讲解着注意事项。
  很快一个双平肩榫就制作好了!
  “好了!平肩榫的制作方法大家看明白了吗?还有没有不明白的?”
  张梁询问了一边,见没有问题,“那好!我给你们的图纸上,都明确标注了那种构件需要平肩单榫,那种需要双平肩榫!你们先去把所有的平肩榫制作出来,等都熟练了,我再教你们其他榫卯!”
  讲十遍,不如练一遍!
  “啊?这就完了?”
  “这也太糊弄事了吧?”
  “这师傅当的,不合格!”
  “差评!”
  战友们没有提意见,倒是直播间里的‘邓闲’们,开始抱怨起来。
  不是他们真的不满意,只是觉得就这么说了说,演示一遍就算教完了,感觉不过瘾。
  网友就是这样,感觉不满了,就会发泄出来。
  他们看直播,就是娱乐来的。
  晓晓把手机递给张梁,让他看直播间的刷屏留言。
  张梁想了想,对着镜头说道:“他们是在学手艺,不是小学生,需要老师掰着耳朵一遍一遍的教!
  教十遍,不如自己干一遍!
  他们比起过去的手艺人,已经非常幸福了,你们可以问问你们认识那些手艺人,他们学艺的时候,师傅教过多少?
  大部分都是师傅干活,徒弟在一旁看着,高兴了会给你讲解一遍,不高兴了连讲都不讲,只让你在旁边看,看多少,学到多少是你自己的事!
  全靠自己用眼睛看,用心去琢磨!
  就这样还是好的!还有很多,虽然拜了师,但是师傅干活,根本不让你看,找学徒,只是为了找一个不要钱的劳动力。
  手艺人里面除了有三年学艺两年效力的说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手艺人学艺不容易啊!”【一般说来啊】感慨道。
  “老兵说的对!学手艺人之所以稀缺,就是因为他们学艺之路太难了!”领头羊站出来替自己的表妹夫说话。
  “老兵能手把手的教一遍,已经是业界良心了!”浦东涛涛难得这次没有带节奏。
  “老兵直播,从来没有求着你们看!爱看就看,不看滚蛋!”彪悍的【会飞的鱼】,站出来怼人。
  “谢谢大家的支持!其实我理解大家的心情,看的不过瘾,没事,下午我开始打磨拔步床,喜欢的可以来看看!”张梁冲镜头抱了一下拳,然后把手机还给晓晓。
  该解释的解释了,能理解就理解,不理解的,愿意咋地就咋地!
  他又不是网红,靠直播过日子,做直播只是为了让顾客能够亲眼看到自己订制的家具一点点成型。
  我的直播我坐主!
  张梁傲娇的转身不再理会直播间的‘邓闲’们,走到工作台旁边,看着王宇飞他们开榫。
  “给你说过多少遍了?木匠画线,一定要留出余地来!下料画线知道留余地,开榫画线就不要了?”张梁训起人来,从来不留情面。
  张梁背着手,几个操作台来回溜达,又给他们指出了几个小错误,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下午张梁不再关注王宇飞他们干活,开始打磨拔步床。
  家具打磨,是最考验耐心的工艺。
  家具表面的美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磨质量的好坏,俗话说“三分雕,七分磨”,如果说雕刻是刻画图案形象,那么打磨就是使这个形象更加生动,光滑细腻。
  刮磨,又叫粗磨,张梁在拔步床组装前就已经完成了。
  现在要进行的是细磨。
  相比粗磨,细磨更考验匠人的耐心和经验。


第66章 意外之喜
  细磨有两大规则。
  第一条规则。
  要顺着木纹进行打磨,因为若逆着纹理进行打磨,就会留下很明显的永久性划痕。
  第二条规则。
  要使用磨块,因为如果不使用磨块,便不能保证均匀的打磨力度。
  张梁拿出砂纸用模块包好,准备开始打磨。
  “哥,我来踏板和床板,其他的边边角角,还有镂雕你自己弄!”晓晓也放下手机过来帮忙。
  “行啊!”张梁笑着把刚刚裹好磨块的砂纸递给晓晓。
  打磨家具虽然考验耐心,但是简单易学,小时候张梁学木匠手艺的时候,晓晓就在旁边看着,打磨家具的活没少干。
  打磨镂雕花纹叫做花磨。
  花磨更加考验耐心,而且需要一点的技巧和经验。
  边角,很多时候又被称之为死角,一般打磨很难打磨到。
  张梁有自己的绝招,他用的是已经几近失传的‘干磨硬亮’工艺。
  用干磨硬亮工艺处理过的家具,可以让家具表面形成一种壳或膜的感觉,更加光滑圆润,纹理清晰,透亮无比,这样的家具可以不上蜡或者上薄薄的一层就可。
  张梁转身到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专用的工具。
  这是一套用玛瑙、牛角、金丝楠木打造的,专门用于‘干磨硬亮’工艺的工具。
  这一套工具本身都能当做古董了。
  是张家老祖宗传下来的。
  各种型号的玛瑙刀、牛角挫专门用于处理边角及雕刻花纹上的刀痕和不小心留下的划痕。
  拿起玛瑙刀,张梁的神色一变,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进入专注状态。
  旁边拍摄的摄像师,以及架在三脚架上自动拍摄的运动相机,都对张梁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干磨硬亮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用玛瑙刀、牛角挫硬磨。
  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借助玛瑙牛角本身的油性,来磨练家具。
  张梁拿着牛角挫在镂空花纹的边楞上,一点一点的挫,一点一点的磨。
  转眼间天暗了下来,张梁这才起身收工,招呼大家下班。
  “梁子哥,下班了?”一个人走过来和张梁打招呼。
  是周文涛,来了有一会了,没有打搅干活的张梁,一直等到张梁收工,这才过来打招呼。
  “涛子,你怎么来了?有十来天没见你人影了,跑哪发财去了?”张梁看着来人,笑着调侃道。
  “嘿嘿!没出去,就在市区,陈哥在海边拿了一块地,准备建高档的海边度假村!”周文涛笑嘻嘻的回答道。
  “看你小子这副模样,度假村肯定是交给你干了?”
  “那还用说嘛!我和陈哥的关系,他们公司的活都是我先挑,我挑剩下才轮得到其他人。从拆迁盖楼,都后期绿化配套一条龙全都是我的!”周文涛拍着胸脯炫耀道。
  “知道你牛逼,行了吧?看把你嘚瑟的!不过我可提醒你,拆迁可不能乱来,这不是头十几年前,我可不希望到山上看你去!”张梁笑骂一句,又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哥,咱现在是有身份的人,哪会为了一点钱去干犯法的事?”
  “为了很多钱也不可以!行了,你今天来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