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还有什么世家传人,我怎么感觉好像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难道屌丝限制了我的想象,还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同伴也处于档机状态。
“你说我们要不要拜师?他们会不会收我们为徒?”
“要的!要的!可是你说是该拜年轻的为师,还是该拜老人为师?”
“你傻啊!自然是要拜老人为师,你们见年轻人对老人那么尊敬,老人才是游戏世间的世外高人!
年轻的虽然也厉害,可是你没听见,人家是世家传人。
小说上都说了,世家规矩最多,根本不从外面收徒的!”
张梁没有理会两个中二青年,和老人互留了电话,便告辞离开。
至于葫芦,张梁没有给钱,雕刻的葫芦也留给了老人。
说起来,还是老人占了大便宜。
张梁虽然是第一次雕刻葫芦,可是张梁的雕刻水平在哪放着。
半步宗师的作品,用金钱来衡量的话,百万只是起步价。
张梁也想多和老人交流一下,之所以匆忙离开,是因为李参谋长打电话催了。
刚才观看老人雕刻,以及他自己动手雕刻,耗费的时间太多。
这会李参谋长已经下班了,人都赶到了酒店。
发现张梁还没到,才给他电话。
张梁打车来到正阳温泉大酒店。
“臭小子,请你吃饭还磨磨蹭蹭的!”张梁一见到李参谋长,就被一顿臭骂。
“对不起啊,参谋长,刚才发现一个民间高人,忍不住和他交流了一下,忘记了时间。”张梁摸着头解释道。
“民间高人?木匠?”李参谋长知道张梁是家传木匠手艺。
“不是,做葫芦雕刻,很厉害,巅峰级别的雕刻大师。”
“哦,我们新乡还有这样的高人?”李参谋长有些意外。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文化城市。
对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传统手艺人,尤其是大师级的手艺人,都非常重视。
一位传统工艺大师,有可能带动一条产业链。
就以葫芦雕刻来说,葫芦雕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的传承地,鲁省聊城东昌府区的葫芦产业就带动了地方的经济。
葫芦雕刻产业经济,比鸢都红木嵌银漆器还要红火。
“无意在街头发现的!”张梁不想多说,只是简单说了一句。
他还想着以后混熟了,把老人挖到自己的厂里去呢。
这要是引起新乡市的重视,他的希望可就要落空了。
虽然李参谋长是军分区司令,谁知道他会不会在常务会上提一句?
军分区司令一般不参与党委政府的派别争斗,也正是这样,他说出来的话,往往更受重视。
“走吧,我给你介绍几位朋友!”李参谋长对张梁很重视,专门找人来作陪。
跟着李参谋长进了房间。
“这位是我们军分区于政委!”
“首长好!”
张梁敬礼问好。
这位是我们军分区的刘副司令!”
“首长好!”
张梁再次敬礼问好。
“这位是我们军分区孙参谋长!”
“首长好!”
张梁继续敬礼问好。
虽然李参谋长邀请来的战友同事都穿着便装。
可是市级军分区的领导班子成员,最低级别也是上校,按规矩都要叫首长。
“这位是我带出来的兵!张梁,去年刚刚退役,十七年的老兵!”李参谋长自豪的把张梁介绍给同事。
是的,自豪!
手底下出一位十七年的老兵,任谁都会自豪。
十七年的老兵,放到那个部队都是名符其实的兵王。
一级军士长比将军稀缺,三级军士长绝对比上校稀缺。
“欢迎!欢迎张梁同志来新乡做客!”于政委热情的主动和张梁握手。
“各位首长,我先做个检讨,我迟到了,一会我自罚三杯,向诸位首长赔罪!”张梁很干脆的道歉,认罚。
军人没那么多虚的假的,什么借口理由都不好使。
找借口,解释只会让对方看轻自己。
张梁的干脆获得了大家的好感。
“好,是咱们部队上出来的汉子,这战斗力要的!”刘副司令大笑着冲张梁竖起大拇指。
“那是,不看是谁带出来兵!”李参谋长得意的大笑道。
“看老李得意的样子!带出来一位兵王就是牛气!”孙参谋长羡慕的笑道。
带出来一位兵王很值得骄傲,因为身体年龄原因转到地方军分区之后,兵王还记得你,不远千里来看你,那就更值得骄傲了。
军官比什么?
抛开军衔,军职之外,比的就是带兵,谁带出来的兵更牛逼。
第354章 功成圆满
喝酒张梁从来不怯场。
尤其是今天这种场合,李参谋长把自己军分区的领导班子全部请来,未免没有炫耀的成分。
张梁必须把李参谋长的面子撑起来。
一番寒暄之后,大家入座。
客串服务员的勤务兵给大家倒酒。
“我自己来吧!”张梁伸手去要酒瓶。
“这个……”
勤务兵抬头去看李参谋长。
“给他!”
得到李参谋长的同意,勤务兵才把酒瓶交给张梁。
张梁拿过酒瓶给自己满上,“诸位首长,我先自罚三杯!”
说完仰脸一杯下肚。
接着张梁又把酒满上,也不说话,直接倒进肚子里。
然后满上第三杯。
“张梁同志,你慢点喝,先吃点菜,压一压!”于政委开口劝道。
“不用,首长,先把欠账换上,一会喝酒才痛快!”张梁咧嘴一笑,把第三杯灌进肚子里。
这可是三两三的高脚杯,三杯差不多一斤了。
酒是新乡的地方名酒,53度的洞藏百泉春。
“好!”
“好样的!”
“真汉子!”
于政委、刘副司令、孙参谋长击案叫好。
部队里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也有阴谋诡计,可是大多是人的性子都还是比较直的。
过去战场争雄,现在和平年代,大家依然在争。
凡是能够比的,都喜欢争一争。
训练争,唱歌争,比赛争,演习争,就连喝酒也要分出个高低来。
所以在部队上,你酒量可以有大小,这个没人怪罪,可是你喝酒不能认怂。
半斤的量,你要是敢喝八两,这才是领导喜欢的兵。
过去有个顺口溜,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要当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个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个干部往边靠。
现在说起来好像是在贬低我党干部。
其实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通过喝酒就能看出一个人面对工作的态度。
一个喝酒都偷奸耍滑的人,还想让他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哈哈!怎么样?我这兵可以吧?”
“可以!”
“相当可以!”
“老李,你就显派吧!你自己喝酒不行,现在终于来了个得力干将,看把你显派的!”
“哈哈……哈!我不能喝酒那是因为我的身体,我手下的战斗力就是我的战斗力!
这个你羡慕不来!
谁让你没有带出一位兵王呢!”李参谋长得意的大笑着。
“小张,来,来,赶紧吃点菜压一压!”于政委热情的招呼张梁吃菜。
“谢谢首长!”
“别客气,来了咱们新乡,就当是到家了,随便一点!”孙参谋长笑着给张梁夹菜。
“谢谢首长!”
“坐下,坐下说话!”
吃了几筷子菜,坐在主陪位置的于政委端起酒杯。
“今天是给小张的接风宴,咱们第一杯,敬远来的客人!
刚才小张同志已经展示了北部战区的战斗力。
下面是该我们新乡军分区展示一下战斗力的时候了,我提议,这第一杯,干了!”于政委也被张梁激起了豪情。
直接提议干杯。
“干了!”
“干了!”
部队上的人不怕输,就是不能认怂。
酒是调解气氛最好的润滑剂。
几杯酒下肚,酒场上的气氛热烈起来,于政委和李参谋长分别提酒之后,大家开始捉对厮杀。
张梁也不怵场,从于政委开始挨个敬酒。
在冰天雪地中锻炼出来的酒量,自然不是于政委他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能够比的。
张梁一个人挑于政委他们三个,依然压着他们打。
应该说是一直主动找他们喝。
后来还是看他们差不多了,才主动结束战斗。
至于说为什么不和李参谋长喝,是因为李参谋长身体不能喝酒。
李参谋长从一线战斗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