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活肯定少不了,你把队伍聚起来,管理也要跟上!
不然保证不了质量,可是大问题!”
“知道了,哥!我有数,我们经常一块合作,都是谁接活,谁负责管理!出不了问题的!”
一路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家。
“还是家里好!”
走进院子,老妈感慨了一句。
“梁子,回来了?没事吧?”
“梁子回来了?”
“梁子,你身体没事了?”
“梁子,好样的!”
家里聚满了人,都是本家本村的老人。
知道张梁他们今天回来,所以特地过来探望。
“二大爷、三大爷,周大爷……”张梁挨个叫人,回答着大家的问话。
陪着大家在客厅里说话。
“二叔、三叔,三婶,梁子,饭都坐好了,先吃饭吧!”五姐进来叫大家吃饭。
老爸老妈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做饭的任务,交给了五姐。
“你们还没吃饭?赶紧先吃饭吧!我们走了,回头再聊!”本家二大爷他们一看,赶忙起身告辞。
“二大爷,三大爷,一块吃点吧!”张梁笑着留客。
“我们早就吃过了,我们走了,不耽误你们吃饭!”本家二大爷说完,背着手走了。
吃完饭,张梁交代一声,开着车来到家具厂。
“班长回来了?”
“班长回来了?”
“班长你真是太厉害了!”
“班长,你没事吧?”
战友们看到张梁进来,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围着张梁和他打招呼。
张梁也一一回应着战友们的问候。
完了才开始说自己这趟越南之行的收获,“这次收获可不小,不光弄回来大批好木料,我还在羊城接了一个大单!
连着你们嫂子的小表哥和陈哥的两个单子,够咱们干一年的!”
“真的?”
“太好了!”
“梁子,这样一来,咱们人手可就紧张了!”五姐夫有些犯愁的说道。
“没事,打电话叫人!江海波他们估计都等急了……”张梁笑道。
江海波也是张梁带出来的兵,和张梁同期退伍,都是准备跟着张梁一块创业的。
只是一开始,张梁用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经过商量,他们分批过来,第一批赵建波他们是家里条件最困难的几个。
其他的虽然不富裕,但还不至于那么着急。
现在一下子又增加了四个大订单,是时候叫他们过来了。
寒暄完,张梁开始询问工作进展情况,“你们怎么样?俞总的家具到什么程度了?”
本来以为一点半就能完成,结果有点卡文,写到现在才写完!不过总算完成承诺了!同志们,晚安!
第199章 考教徒弟
“粗料全部下完,有一半开凿榫卯,就等你回来嵌银了!”五姐夫回答道。
顺便汇报了一下赵建波他们的学习进程,“赵子他们开凿榫卯没问题了,就是没有绘画基础,所以雕刻这一块是他们的短板!”
“绘画基础?如果说水墨画,他们确实是没有基础,不过工笔画,他们基础还是很扎实的!”
自己带出来的兵,什么情况张梁心里非常清楚。
“从明天开始,你们跟着小伟小山他们一块练毛笔字!”张梁决定给他们补上这块短板。
二十三四,二十七八学习写字绘画,虽然晚了点,可也不是不行。
中国的书画界,有很多半路出家的著名书法家、画家。
“小叔(小舅,舅姥爷)学木匠还要练毛笔字?”四个徒弟见张梁提到他们,忙开口同声问道。
“你们是想成为一个月赚万把两万块钱的普通木匠,还是想成为受人尊敬的木匠大师、木匠宗师呢?”张梁反问道。
“肯定是像小叔一样,受人尊敬的木匠宗师了!”小伟大声回答道。
“那你们不光要练毛笔字,还要学画画,水墨画、工笔画都要学,而且要精!
不求你们成为著名的书画家,但是,给你们一副字,你们要能体会到字的意境,并且能够临摹出来!”
“啊!我怎么感觉学木匠比上学学的东西还多?
这又是背书,又是练字!还要学劈柴……”小山苦着脸喊道。
“是啊!学手艺可比上学难多了!
要不你看看,现在大学生有多少,手艺人又有多少?
大学生是手艺人的几百上千倍。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轻松的活就是上学,可是你们偏偏放弃了!”张梁砸着嘴,摇头叹息道。
“行了!别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了!
现在想什么都晚了!你们已经拜师,并且通过第一步考验!
所以今后,一直到你们出师,你们的人生,我说了算!”张梁的笑容,在四个徒弟看来,简直比魔鬼还可怕。
“你们可以回家问问你们爷爷奶奶,我是怎么过来的,我五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六岁开始学画画!
所以我才有今天的这门手艺!”
“知道了!”
四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小叔,你答应过我们,只要完成军训,就给我们买手机……”小伟看张梁还想继续教育他们,忙开口查看话题。
“明天让你们小姑带你们去买!”张梁爽快的答应下来。
这是早就答应好的,自然要说话算话。
“斧子练得怎么样了?”
“我能用斧子劈出长方形来!”
“我也可以!”
“我也能!”
“嗯,去拿根木头过来,演示一下!”
等四个人挨个演示了一遍,张梁满意的点点头。
用斧头给木材塑形,是木匠的基本功。
20多天,等用斧子修出比较规整的长方形来,进步还算可以。
“不要骄傲,继续练习,等你们什么时候能用斧子,把这长方形的木块修正成,规整的圆形,才算是小成……
明天另外奖励你们一人一身新衣服!”
“谢谢小叔(小舅、舅姥爷)!小叔(小舅、舅姥爷)万岁!”四个徒弟高兴的欢呼起来。
到底是半大孩子,一身新衣服,一部新手机,就让他们忘记了学艺的艰辛。
“下面,我考一考你们木匠口诀背的怎么样了。
小伟,从你开始,你背一下刨子的使用口诀。”张梁继续检查徒弟们的学艺情况。
“立一卧九,不推自走;立一卧八,费力白搭。
一尺三寸五,立一卧八五。
调整刨刀一条线,不歪不斜成直线。
认表里,辨木纹,不战差来不费力。
要刨面,先“冲’线,先高后低刨平面。
前腿要弓,后腿要绷,肩背着力住前冲。
…………”
张梁点点头,又接着说道:“嗯!小山,你解释一下,这些口诀的意思。”
“是!
立一卧九,不推自走;立一卧八,费力白搭:这是指刨刀在刨床中的坡度。
当垂直方向是一寸,水平方向九分,相当角度是49度,适用于刨削较硬的木材,推起刨来比较轻快,一般建筑工地使用红、白松等软木较多,多采用立一卧一的坡度,相当于角度45℃。
如果采用立一卧八的坡度,使用起来就比较吃力。
一尺三寸五,立一卧八五:这是说如果刨长是一尺,可由后向前量三寸五,基本上是刨床总长的三分之一,定刨刀上口位置,由此向下按立一卧八五的比例关系画出坡度线,得刨刀下口位置,向前量5-6mm,得刨口宽度。
调整刨刀一条线,不歪不斜成直线……”
“可以了!”张梁伸手示意小山通过考验,又对姑奶奶家的重孙子陆景丰说道:“小丰,你解释一下,要刨面,先“冲’线,先高后低刨平面这句口诀的意思。”
“是!
要刨面,先“冲’线,先高后低刨平面:在刨料以前,先要用眼观察一下准备刨削的木材面上的凸凹部位和程度,然后先刨削突出部分,使其大致平整后再按刨料线通长刨削。
用眼力测定木料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看平面的纵长线,两边线同合则材面平直,无翘曲,否则表示不平直;二是面对料的端部,用右眼目测板平顶的近身一端到另一端,看一看是否平直。
一般顺序是先二后一。”陆景丰略微想了一下,才开口回答。
“端平刨子,走直路子什么意思?”张梁又接着提问道。
“端平刨子,走直路子:操作时两手必须将刨子端平,尤其是刨到木材终端时,两手必须把住刨身,按原水平线刨出,以免将木材终端刨的搭拉头。
所谓直,就是刨身的方向必须与所刨材料的轴线方向一致,不得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