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少主所言有理。”贾诩点了点头,不禁也对这少年的胸襟气魄折服,缓缓说道:“如此,少主可即刻与东羌部落联系,摆出一副大举进攻汉地的姿态。而某也会暗中令人编造童谣,煊赫马家声势,蛊惑人心。随后便即刻再,与少主讨下这个实实在在的差使!”
马超闻言,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稍一思索之后,便在心中直呼“高,实在是高!”
第一,羌人大举进攻汉地,绝对会令已经开始贪图安逸的董卓震怒。因为董卓绝对不希望看到自家的后花园不稳,而同时,董卓这个时候采取的又是龟缩防线、按兵不动的策略。自然不会抽兵对凉州用兵。更何况,关东讨董联盟虽然解散,但在董卓眼中,那些关东士人大阀,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羌胡之乱,不过是疥癣之患而已。
第二,编造童谣,煊赫马家声势这一条。更是给了董卓错误的选择,由不得董卓不屈服一下。
古时候童谣是非常重要的。古时候没有报纸,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更没有互联网,因此古时候的舆论传播主要都通过这些小屁孩唱的童谣来实现。古时候的童谣都含有很丰富的政治内容,这是因为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会到街头巷尾把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童谣教给小孩,以此制造舆论力量。而舆论力量又是什么?说浅了,那是造谣生势;说重了,那便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如此再加上贾诩的一番入朝驳斥,暗中活动,那前有后花园动乱,非马家不能解;后又有民心所向,非马家不能当。如此这般,马超不信董卓这个屠夫能识破此等大计,即便识破,也只能狠心跳下去,再想办法秋后算账!
“老狐狸,这董卓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二百五,若是他真的不顾凉州动乱以及民心所向,执意要派人来接收新平郡,那某等又该如何?”马超后来又想了想,董卓这货能将大汉都城都一把火给烧了,那再做点蠢到家的事儿,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听到这个后,贾诩却是没有回答,而是满含深意的笑了。
马超一愣,随即也笑了:来就来嘛,反正羌胡已经叛乱,来的是那些不上道儿的傻鸟,咱就给半路劫杀了,算在羌人头上;若来的是历史有名的能人,咱就给劫了。反正咱绑架名士的爱好已经声名在外,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嘛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军事改革要领
计策已定,马超便星夜召庞德、丑哥、马岱等人撤军回扶风,给董卓留下一个“俺马家只是打工仔,不占朝廷一丝便宜”的好姿态。
而暗中,马超悄悄给了分散在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暗影一项任务,那就是蛊惑人心。无论是什么铁牛入海,捞出来腹部有字;还是浇筑铜人,样貌极像马超;抑或是干脆吹牛不上税、买通那些占卜之士给马家身上笼光环神马的,都同时动手,力争弄得人心浮动,心向马家便好。
同时,贾诩也暗中大动手脚,利用那些受过马家恩惠的孩童口中,将什么“羌胡乱、凉州哀,风平二十年、伏波定后人”的歌谣传了出去。原本,这些童谣当中也听不出什么政治倾向,可随着东羌部落陈兵北地、新平两郡的态势,一下让有些人猜出了这童谣的寓意:
东羌部落又要大举进攻凉州,这不是正好应对了童谣的前两句吗?而后两句,定然是能平定凉州之乱的偈语,风平二十年,说的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安抚蛮夷二十年的功绩,而后一句,明显是指伏波将军的后人,也能平定羌胡之乱的意思嘛!
由此一来,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百姓都将眼光放在了西凉马家身上,蓦然发现,这支大军到来之后,的确是秋毫无犯,保境安民。尤其是马家的大公子,还深入羌胡腹地、为大汉边塞的安定立下过汗马功劳。
这下,拥护马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在凉州地区广为传唱,甚至都飘过长安朝廷,直达冀州、兖州、豫州、东吴等地区。马家的威势,一下展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四方诸侯,也纷纷将目光放到了西凉马家身上。
而这个时候,贾诩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上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护卫他的西凉铁骑当中,除了正规的西凉健儿之外,还有五十暗影:他们此去,是遵照少主的吩咐,在长安扎下眼线,时刻关注朝廷的动态。
大军也在贾诩动身后便回到了扶风,此次出征,西凉铁骑并未有损伤,相反,还带回不下于五千的贼寇。至于物资方面,却是没有多少。一来是这些贼寇本身就没一个铜板,二来是因为新平郡日后就是自己的治下,没必要从新平郡那里捞钱。
此役,马超不仅对兵法韬略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是深深理解了孙子的一句话: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这句话,马超之前本来只是有所感悟,但此时看到孟达那副如死了亲爹一般的脸色,他的心也不禁在哀嚎:他娘的,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就是在烧钱啊!
之前,马腾手里有点小钱儿、后来马超又赚了不少钱,最后,加上扶风郡的存余。马超丝毫没有操过军费的心。可现在,只是一万西凉铁骑的出击,而且还是速战速决,几乎没有损伤的战役,就让孟达有些承受不住了。
此时,马超痛定思痛,只要这段时日平静之后,自己一定要先将兵工厂的作业停下来,先弄几款拳头产品,来带动马家经济增长不可。
不过,总的来说,这场战役,仍旧是辉煌的、伟大的,尤其可以说,是很及时的!
俘虏整编之后,战斗力得到了检验,士气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从此更加坚定了这些俘虏誓死为马家卖命的想法。
其实对于军事改革,在马超的臆想中这个问题似乎不算很为难,在马超前世那个时代的无数革命前辈早已作出了光辉榜样,经过若干学术家的整理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首先军队的成员必须为劳苦大众为主体,然后领导者对这些士兵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同时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让所有的军队成员享受一定的物质成果,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引导启发,比如控诉地主老财、忆苦思甜等等实用价值极高的节目,其间宣传机构必须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运转,穿插在各种环节之中。
如果这样干下来的话,那么军队的凝聚力基本上就会达到一个恒古未有的高度。据马超所知,当年确实有几支军队成功的被塑造成这个样子,除了战斗力极为坚韧之外,军纪也好得离谱,从后世的无数例子来看,军人们对纪律认识已经达到了人体本能的程度,很多人宁愿死亡也不愿意侵占老百姓一针一线,如果说就军队模式来比较的话,岳家军和他们比起来几乎就可以算是土匪了。
不过马超却发现自己好像没这个本事,首先思想教育就搞不过来,他没那么大本事创造一个先进的思想体系,目前只能开战一系列的简单洗脑活动,让这些穷哈哈的士兵知道,是马家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媳妇,给了他们钱财。离开了马家军,你们这些大头兵,就会成为乱世诸侯乱战的牺牲品,别说是财产,就连小命儿都保不住。幸好,这些大头兵也都没什么文化,加之马超的洗脑内容也正确。所以,这伙子人都马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至于说什么朝廷,他们眼中可没这根儿筋。
其次重新分配也不现实,毕竟,此时的马家,本身就是地主阶级。若是说打倒地主老财,那第一要干掉的,就是拥有马家兵工厂、马氏农场、马氏牧场的马家。这说什么也是不行的!想来想去,马超的新政,也就是将那些无主之田分给士兵,到底汉末的诸侯军也不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力还没那么强悍。
不过,最后一点,宣传造势活动,一定要轰轰烈烈搞起来。这个,马超还是很有自信的,也是觉得很必要的。
所以,这段闲得无事的马超,又整出了一些勋章,要在授功台上,给这场战役的优秀士兵一个荣耀!
如此这般之后,马超再带着他们去抢劫、去绑架,他们才不会有一丝疑问。甚至,就算是马超要兴兵造反,这些人也会极力相应拥护!
因为,有奶就是娘,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嘛。
第一百二十四章 授勋及经济战争
站在那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这次底下那些俘虏士兵不再是战战兢兢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