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贵!!”
而郭汜也知,凭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成事。挣扎一番后,又说了几句气话,最终在自己的屠刀又砍死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王允残党之后,才郁郁作罢。
而荀攸在尚书台见到马超的时候,发现马超正在跟自己的叔父荀悦“交”谈,身旁还有几位如唐小米一般黑衣打扮的人肃立,更有在一旁奉茶“侍”候。
看到荀攸进来,马超朝荀攸点了点头,示意荀攸坐下,接着向荀悦说道:“天地无常,汉室已名存实亡。如今‘乱’军已入长安,汉室威严扫地,此事一旦公开,不知会有多少野心勃勃之人乘机作‘乱’。分裂‘混’战的局面,只怕就再没了尽头。超虽然有心消弭战‘乱’,但力量微薄,才智不足,还望先生教我。”
荀攸听到此处,心中不由暗暗一笑:这马超也真是有意思,明明就是自己祸“乱”了汉室江山,却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当真是大“奸”又大善之人。
“好!主公快言快语,果然不愧善断果敢的武将本‘色’!”出乎荀攸意料的是,荀悦居然喝了一声彩道:“主公一番肺腑之言,看似全无进取之心,但志向之高远,无人能及。正所谓欲。《尉缭子》有云,
荀攸听罢,只觉叔父果真有在朝廷两世而不消弭的法宝,但马超何等睿智之人?此等吹捧之语,估计他早已听过了千遍万遍,若是荀悦再继续吹捧下去,恐怕真会坏了荀氏的名望。
由此,荀攸不禁接口道:“如今放眼海内,龙蛇‘混’杂,群雄并起。主公‘欲’申大志,既恨力不从心,便可效法先人。商朝伊尹、周朝周公,皆拥戴明主,‘荡’平四海,重整河山,创不世之功业,使万民享天平之盛世。”
荀攸话落,马超便知荀攸也是想自己‘令诸侯’,只不过,他给自己的行为,加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而马超对于这个政治方针,兴趣已经缺缺,不由有些摇头,恰巧此时,贾诩和郭嘉已然回来,听得荀攸大计后,郭嘉道:“如主公这般雄心伟志之人,费尽千谋万智,便是为了开启群雄逐鹿之大‘乱’之世。由此,又何必多此一举?”
荀攸回头,看到果然是郭嘉,不由开颜道:“果是奉孝贤弟!先前称呼主公,如此看来,奉孝也归了主公麾下?”
郭嘉闻言,苦笑着看了正在微笑的马超一眼,开口道:“愿赌服输,郭嘉自不是赖账之人”
“兄长,此刻下定论还太早。长安只不过是入了李傕郭汜之流手中,却还未入我马家”马超伸手一摊,接过端木若愚递来的香茶后,喝了一口才悠悠道:“不过,那个时机,很快就要来临了。或许,就在这天亮之后吧?”
第五百五十四章 荀攸荐才
“公达今在此,为何不见元常?”郭嘉听马超说到长安易主之事,知晓凭马超的手段,不过是再费些时日罢了。而心中,已将马超认为主公。此时如此开口,便是向马超立下“献才”之功。
而马超岂是愚傻之人?一听郭嘉话中的暗指,立时就明白了郭嘉的用意:汉末同现代社会一样,什么最重要?人才!而人才从哪里来?就应该从荀攸的口中来!
于是,马超开口便说道:“长安诸事,确实俱已在掌握当中,若是日后风云变动,我们保不济也可全身而退入扶风不过,此番入长安,又得兄长、公达、仲豫三人,当真可惜可贺。然长安古都宝地,人杰地灵,若是超能再多几位当世俊杰,便更能集思广益,尽早匡扶天下”
话说到这里,荀攸和荀悦已经面上含笑了:两人俱是心思通透之人,焉能看不出郭嘉和马超的一唱一和?
只不过,马超犹嫌先前之话不够露骨,便又直接向荀攸说道:“超在少时,便听闻‘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恨不早生几年,前来聆听教诲。如今先哲已有早逝之痛,不禁感到悲从心来。然文若、友若、休若、仲豫四人,齐名于世,当今无对。超鄙陋浅薄,若是能得荀氏相助,则大汉百姓,也可早一日安居乐业。”
口中虽然这般说着,但马超心中清楚得很:荀彧荀文若,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曹老板手下打工了;荀谌荀友若、荀衍荀休若应该还在袁老板手下吃香喝辣;唯独一个历史上没啥留下啥伟绩的荀悦荀仲豫,自己拉拢过来能放入马家的礼部,搞搞思想文化教育。
不过,马超这番先拍马屁,后放毒雾的目的,可不是仅仅为荀悦一人。要知道,荀攸和郭嘉可是出身颍川学院,而颍川学院可是走出许多治世能人的著名书院,甚至可以说,颍川学院与大汉王朝的兴亡都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颍川学院是汉末时期最有名的一所学院。这里曾走出不少“鬼才”、“妙才”、“王佐之才”,使得颍川学院的名声在后世如日中天。
当然,并不是说颍川学院财大势雄,能够与中央政府的力量对抗,亦不是说颍川学院里的大能,操纵朝政,只手移换乾坤。而是说颍川学院的学生,生当乱世,风云际会,对于当时几次重大政治事件,均直接参与,甚至还间接影响了汉末士大夫的身份地位、行事风气和政治局势。
直至后期,水镜先生庞德公迁居荆州,建立荆州学院,培养了诸葛亮、庞统、徐庶、费祎、蒋琬、董允这几位蜀汉四相这等擎天栋梁之才后,才使得荆州学派与颍川学院分庭抗礼。
不过,这个时候,庞德公应该还在回荆州的路上。或许,正在荆州搬砖盖学院也说不定。而目前风头正劲的,还是颍川学院。这个时候的颍川学院,正是瓜熟蒂落之时:戏志才、程昱、刘晔等人,已经开始谋求他们的明主,准备在大汉的舞台上,展露自己的峥嵘。
所以,马超这一竿子,就是现在想打打颍川学院这颗树上的剩枣,看看还有没有几个能落自己筐里然而,马超此时身陷长安泥潭,没有过多精力再去拜访能臣。而他此时的声望和地位,也不能使他如当初一般绑架人才、诱骗逼迫来投。所以,唯有通过人人相荐的方式,来获得人才,才是王道。
至少,郭嘉刚才口中提到的那个“元常”,马超就绝对不能放过。
而荀攸听罢马超的话后,当即笑了一笑,抱拳说道:“主公有所不知,三位叔父已然投靠袁绍、曹操”说到这里,荀攸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与郭嘉对视了一眼。而郭嘉也明荀攸之意,脸上笑容浮现,明显告诉荀攸“我就是要向主公荐才,你奈我何?”的意思。
可这个时候,马超看到两人眉来眼去,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开口向属下商谈贩卖人才的大事儿,自己怎么着也得矜持一些嘛。更可恶的是,荀攸和郭嘉这两家伙,咋跟那些穿越小说上写得不一样啊?不是说一遇明主,就跟疯了一般,可着劲把自己的同窗同学、甚至是同床媳妇都一股脑介绍给老板的吗?
然而,脸皮厚、吃个够的道理,马超还是懂的。当下硬撑着厚起脸皮说道:“不知兄长口中那元常乃何人,听兄长口气,似乎与公达甚是熟络?”
“元常乃钟繇钟元常,此人开达理干,善政业、晓军事,诚乃一时之一时之俊伟也。属下与之关系甚密,前些时日,已写信相邀,昨日刚得到来信,愿为主公效力!”果然,荀攸架不住马超的无耻,最后还是开口将自己的铁哥们儿钟繇卖给了马超。
钟繇与荀攸是绝对的挚友,惺惺相惜,在加入曹氏集团之前,便也熟识。历史上钟繇还曾荀攸整理撰写十二条奇谋妙计,可惜,还未写完,钟繇就去世了。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铁。
钟繇此人通晓军事,历史上曾与马超、庞德一起击破袁尚旧部河东太守郭援,后又连续打败了河东卫固的叛乱及边境地区张晟、张琰、高干等敌寇的骚扰,立下了赫赫战功;而钟繇的闪光之处,还并只在于军事,而是在政业方面,历史上钟繇官徒关中,经过几年努力,使荒凉关中的地区变得民实殷富,为后来曹操征伐关中各地打下了物质基础。而钟繇作为一方大臣,有功受赏、有过自罚,清正刚直,威望甚高,当初斩杀的河东太守郭援,就是他的外甥,由此可见钟繇此人忠心如此,堪可大用。
马超此时听到荀攸早已将钟繇忽悠到手,立时眉开眼笑,伸手打了一个响指,唐小米应声出列,马超头也不回,潇洒说道:“带上一百亲卫,速速将钟先生接来!”
而事实上,马超心中可是火急火燎:赶紧点儿!还没被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