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马超-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听汝所言,这姜冏恐怕也不会做斩杀来使之事。但纵然如此,某也不敢让杨别驾单身深入险境,如此便派丑哥与别驾一起,去会会那姜冏。”
    “善。”杨阜点头,心中已在构思说辞。
    而马超却是在脑子里来回转,将那脑细胞搅七晕八素:这凉州的出色人物是有数儿的,除了贾诩、杨阜之外,还真没听说过什么“一英三杰”的。那尹奉、赵昂马超也见过,跟杨阜还差不少,若不是家势的话,根本搏不到什么“三杰”的称号。
    但杨阜本人出自真心对那姜冏赞不绝口,这说明那姜冏的确是有真本事儿的。但本事儿应该就跟杨阜差不多,什么胜杨阜几倍之类的话,那是古人自谦的说法。马超才不相信,凉州这民风剽悍的地方,也出过这么一位诸葛卧龙
    古代人才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一般来讲,士族众多、文风盛行的地方,就容易出人才。像司隶、冀州、徐州、兖州、荆州之地,就是因为文风盛行,学院众多,才会出一时多少俊杰。最最著名的颖川学院,便出过荀彧、郭嘉、程昱等等这些一流人才。而像凉州、雍州、幽州、并州这些刀兵战乱的地方,更容易出武将,像吕布、张辽、徐晃、关羽、马超、赵云等超一流武将,均是出自这些地方。
    总得来说,哪里乱,那里就有打架厉害的牛人;哪里平,那里就有安心读书的好学生。这是古代地域决定的人才分布状况,虽然也有特殊情况,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
    而这个姜冏,明显是文武双全的牛人。这种人,在民风剽悍的地方,极难出现。而一旦出现,也就早声名远播、名垂历史了。现在,马超又薅掉一根头:他还是想不出历史上哪记载这姜冏了
    “对了,少主,某前去陇西,还要带上一份厚礼。”杨阜笑哈哈说着,似乎觉得马超肯定会同意一般:“某与那姜冏私交不错,前些日子,还收到他书信,得知他喜得一麒麟儿,名维。此次前去,一并将少主的恭贺带去。”
    “如此甚好,先生与姜冏还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啊”马超心不在焉感慨了一句:这杨阜和姜冏也真是,私交甚密,居然连对方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上,这也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交往方式,不像咱现代人,见面就问“如今在哪财啊?”,古代人大多不以职位地位,单谈学问和治世之道。这份风骨,也算是现代人当引以为鉴的地方。
    不过,刹那之后,马超便浑身一个激灵:姜冏的儿子,姜维?
    “丑哥,绑架一个婴儿,对你来说,有难度没有?”
    而还在兵营里的丑哥,不知为何打了一个喷嚏,看着那天奇怪说道:这也没要下雨的意思啊,难道是少主惦念我了?
    

第二百章 杨阜劝姜冏
    “此子天庭饱满、英气内敛,日后定然也会是同姜贤弟一般出尘脱俗之人啊。”杨阜小心翼翼抱着一个婴孩夸耀道。而他身边的姜冏,虽然看似心性淡然,但也忍不住一脸欣耀的神色。
    “义山兄远道而来,愚弟本当扫门相迎,只不过,如今陇西战事已起”姜冏此人端得是一位美男子,纵然跟丰神俊朗的杨阜站在一起,也丝毫没有落下半分神采,反而比杨阜更多一股勃勃向上的英气。不过,此时说道这里,他那欣喜的面色就有些阴郁起来,如刀锋一般的眉头也微微皱了一下:“这陇西被马家围困,义山兄是如何进得陇西?”
    杨阜听到姜冏如此问话,沉默片刻后,将姜维交给了姜冏正妻。转而拂了一下宽大的袖子,附身拜倒:“阜来此便不想瞒得姜贤弟,阜如今早已是马家治中别驾”
    说完这句话,杨阜已经做好了姜冏勃然大怒的准备,甚至就算将他扫地出门,杨阜也毫无怨言。但出于他意料的是,姜冏根本没有半分动气,而是扶起了杨阜:“义山兄何必如此,真真折煞了姜某。此刻某等各为其主,本便当忠心扶持,又何罪之有?”
    “姜兄高义,阜不如也。”杨阜起身,又对姜冏施了一礼。
    而姜冏的正妻看到两人依然谈起了政事,便告了一声罪,提前回避了。杨阜看着她怀中的姜维,一脸纠结便秘的表情。
    杨阜纠结的源泉,自然是马超如疯了一般念叨:凉州雏虎、凉州雏虎这不能,这不能姜维是公元二零二年才出生的,不能现在就登场的,不能的!
    “少主难道还精研神卜星辰之术,能看出此婴孩日后的气运不成?”杨阜摇了摇头。将这乱七八糟的念头甩出脑外。
    “义山兄还是一成未变,总是如此谦逊。”姜冏还了一礼,对杨阜亲切说道。不过。对杨阜老是盯着自己妻子的背影感到有些奇怪:这义山兄,不是好色之人啊
    杨阜假如知道姜冏此时心中在想这个。真恨不得一头撞死算了!当然,撞死之前,定会拉着马超那个罪魁祸首一齐去撞。
    主客分座,待仆人上上香茶之后,杨阜细品了一口,才说道:“不曾想,姜贤弟也好此炒茶。”
    “然也。这炒茶馥郁清香,自由一股仙气在其中。比之以前的煮茶之道,更能品到那静幽云淡之高雅。某只是想不通,那马超既然也是一代妙人。为何会如此劳师远征?”姜冏心中早已猜出杨阜来此何意,由此便借这炒茶,说道马超兴兵之举。
    “少主天纵之才,世间无双啊。只惜”杨阜又喝了一口之后,才欲言又止。
    “只惜什么?”姜冏有了兴趣:这杨阜若是一味夸赞自家少主。那自然是情理之中,刚说两句话,就“惜”起来,那便表示杨阜对自己还是很交心的。
    “只惜少主涉略太广,对于商贾之事。也尤为热衷。除此之外,那神卜老庄、法家纵横之术,也都来者不拒。此次一心多用,不专一儒家治世之道,某恐怕日后会杂而不精,失去正统之义。”
    “义山兄错矣,非此等雄才大略之人,才是一代枭雄之姿!”
    “姜贤弟何处此言?”
    “愚弟之前也是专攻儒家经典,然读得越多、就越是彷徨,最后一朝顿悟,才跳出了这桎枯。得出了八个字,敢与义山兄分享。”
    “哪八字?”
    “来者不拒,为我所用!”
    “嗯?”杨阜一下陷了进去,想了想之后,才觉得马超的确是这样的:他爱赚钱,但都用到了兵事改革之上,大大提高了兵士的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他爱神卜之术,但却是根本没精研,而是打算汲取神卜门的阵法,以及将那些文士充作教书先生,来教导治下幼童;他爱法家,那功利目的就更明显,是用在了制定法规律令,使治下有法依
    杨阜越想越觉得是这回事儿,不禁感慨姜冏的慧眼:“姜贤弟所言甚是,某此刻想来,少主的确涉略广博,但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在了治下诸方面想必姜贤弟也是看破这一点,才入世做了这陇西郡守吧?”
    “然也。腹中百书,却无一策,实乃百无一用尔。某自从悟得那八字后,便由族中名望举荐了孝廉,后才做了这陇西太守。”
    “姜贤弟,你我如今也算为敌。听你的语气,似乎对马家没有丝毫芥蒂”杨阜斟酌着说着,又补上一句:“莫不是姜贤弟也看破大汉天命?若是如此,那姜贤弟为何之前书信到此之时,不降了马家?”
    “义山兄相戏尔。”姜冏大笑了起来,敛心喝了一口茶之后,才说道:“天命?自古以来,有不亡之国?不死之君?两汉数百余年,气数已尽,如今天下,唯有德者居之。马家锦绣将军天纵之人,雄才伟略,崛起于扶风,短短一年多便敢鲸吞蚕食雍州,如此人物,某倒也不见得不会降了他”
    “既如此,愚兄便更不解了。既然姜贤弟心慕马家,为何又要刀兵相见?”杨阜皱着眉,他真不理解姜冏的心思。
    “既是义山兄相询,愚弟也不敢隐瞒。”姜冏此时也严肃起来,站起身说道:“某早知马超求贤若渴,甚至不惜以绑架之法来用人。义山兄知,姜某虽在凉州薄有名声,但不见得能入得马超那般天高气远之人的眼界,更何况”
    说道这里,杨阜有些羞赧。马超绑架人才之事,在雍州、凉州、司隶地区弄得沸沸扬扬,是杨阜他专门提醒马超,不再如此所为。而之后自己在马超帐下忙得确实有些头晕脑胀,姜冏的书信都到了自己的案前,自己也不曾想到向马超举荐此人。
    怪只怪以前姜冏为人太过飘逸,无心问世,杨阜也不愿世间失去一位真正的飘渺之人。却不想,自己一番揣度,反而使得姜冏认为马超看不上他,由此才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