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闲人-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小楼脸迅速黑了:“你这种人,不应该有朋友!”
  李素眨眼,这家伙哪里冒出来的勇气好意思说这句话?你才是最不应该有朋友的人好伐。
  三日后,王直终于从长安城带来了消息。
  泾水河边,李素一脸错愕地看着他。
  “蜀王?蜀王李愔?你确定冯渡曾拜在他的门下?”
  王直点头,一脸笃定:“非常确定,查了三天,冯渡的祖宗十八代都被翻了个底朝天,这才查到当年冯渡给蜀王递过行卷,入朝当上礼部主事也是蜀王所荐,冯渡从礼部主事到监察御史,这几年里没有再拜入任何权贵门下。”
  李素脸色数变。
  这事就复杂了,莫名其妙把蜀王牵扯进来,据说这位蜀王是有名的纨绔子弟,在长安城里经常闹市纵马,青楼争风吃醋,游猎时肆意踩踏农田,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典型的败类形象,而且是有权有势没人敢管的败类形象,从懂事起便一直以反派人物的形象横行于世,为烘托主角的伟光正而兢兢业业扮演着反面配角的角色。
  这样一个人,说他偷情被捉奸没人不信,这个与他的形象无比契合,但若说他居然默默在朝中培植党羽,暗中指使别人在朝堂里搞风搞雨,这个……真没法信。
  整日忙着青楼买醉搂姑娘,忙着带领狐朋狗友出城游猎,日子过得这么充实兼愉快,居然还忙里偷闲发展朝堂势力,这必须得有人民的老黄牛的觉悟才能忙得过来啊。
  “不可能吧?你是不是搞错了?他难道不是魏王的人吗?或者长孙无忌……”李素仍一脸的不敢置信。
  王直叹气道:“蜀王在长安城里的名声我早就听说过,刚得到这个消息时我也不敢相信,特意又查了一天才确定没错,按说这家伙整日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城府全写在脸上,怎么也不可能发展什么朝堂势力,这根本不是他能干出的事。可事实却无可辩驳,冯渡确实是投在蜀王门下……”
  王直表情无奈地摊着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李素皱起了眉头,这事太诡异了,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么,之前他的所有猜测全部要被推翻了。
  除了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以及背地里不知道有没有搞风搞雨的长孙无忌以外,现在连那个纨绔子弟蜀王也横插一脚进来,诸王储君之争,可越来越热闹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变故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满腹经纶的文化人别试着去当一个市侩油滑的商人老板,一笔买卖就能被骗得倾家荡产。一肚子草包的人最好别戴着眼镜冒充知识分子,一张嘴说话便暴露自己原来是个草包的秘密。
  同样的,一个只知酒色财气的纨绔王爷最好也别玩政治,学那些大人物争权夺利,甚至觊觎皇位。
  合适的性格,要做合适的事,不要相信什么“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鬼话,首先要问问自己,审视自己,每天起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声问自己一句:“我真的能干这个吗?”
  一天接一天的问,问到第十天,如果你的回答还是说“是”,那么……你可能被“有志者事竟成”这句鬼话彻底洗脑了。
  材料不对,怎么折腾都是白忙一场。
  在李素的认知里,蜀王绝不是那种适合争权夺利的人,除非争权的方式是靠拳头。
  所以当听到冯渡居然拜在蜀王门下时,李素心中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蜀王那家伙是个典型的混账啊,他怎么可能有这等心机城府暗中培植朝堂势力?再说,他只是庶子,东宫太子传给谁也不可能传给他,这家伙居然敢指使冯渡跳出来搞事……他吃错药了吧?”
  王直怪异地看了李素一眼,嘴唇嗫嚅了几下,努力忍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吐槽。
  不过李素眼尖,准确捕捉住了王直那一瞥而过的目光里的含义。
  含义很清楚,你这样的混账都能隔三岔五搞出事,蜀王那样的混账凭什么就不能搞事?你这是歧视同类啊。
  “再用这种目光看我,我用泡了盐水的鞭子抽你。”李素恼羞成怒地严正警告。
  王直呵呵一笑,挠挠头没说话。
  李素拧眉沉吟,良久,忽然一道灵光闪过脑海。
  “蜀王是哪位妃子所出?”李素忽然问道。
  王直挠头:“呃……”
  李素提出问题根本没指望王直能回答,他自己已给出了答案。
  “杨妃所出,他上面还有一位同父同母的兄长,知道是谁吗?”
  王直继续挠头:“呃……”
  李素又立马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是吴王李恪!”
  “呃……”王直继续挠头。
  感觉聊天不会愉快了,自问自答有意思吗?
  李素没注意到王直的心情,继续自问自答:“蜀王与吴王是亲兄弟关系,那么冯渡上疏一事该如何理解呢?”
  “必然与吴王脱不了干系!蜀王不大可能干的事,吴王确很有可能干得出来,因为蜀王没有野心,但吴王有!”
  “那么,问题来了,冯渡与蜀王的关系,有心人一查便知,而蜀王与吴王的关系,更是天下皆知,如此一来,冯渡与吴王的关系,其实根本瞒不住多少人,吴王这人并不蠢,他会做出这种蠢事吗?争储啊,多么凶险的事,他会如此眉脑子吗?”
  王直已习惯了李素的自问自答,也不插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所以,当种种证据指向吴王时,吴王反倒没有嫌疑了,这个套下得好,一环套一环,用冯渡将晋王赶出长安,再用冯渡与蜀王的关系,将吴王牵扯进来,让陛下对吴王生疑,甚至生厌,陛下喜爱的皇子有几个?仅仅只有魏王,晋王和吴王三人而已,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用他当棋子竟然扳倒了两个深受圣宠的皇子,最后唯有魏王一人独得恩宠,啧啧,好算计!”
  李素忍不住啧啧赞叹,不知是哪只老狐狸出的阴招,反正以魏王李泰的道行,肯定想不出这么老辣的主意,那么,便只剩下长孙无忌了。
  不愧是跟着李世民打江山的从龙功臣,果然老奸巨猾,整件事谋划得滴水不漏,就算李世民留了心,查出冯渡与吴王并无关系,就算此事继续往下深挖,也挖不到长孙无忌和魏王头上,当然,到了那个时候,冯渡这颗棋子已变成了弃子,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从上那份谏皇子出京赴任的奏疏开始,冯渡的命运便已注定。
  “这个世界太危险了……”李素长长叹息。
  王直一脸问号看着他。
  李素朝他笑笑,笑容里忽然杀机迸现:“现在我更确定了,要破此死局,冯渡这个人必须死!”
  王直终于觉得自己可以开口了:“照你的说法,冯渡应该是被魏王或长孙无忌收买了,他们巴不得冯渡死,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你杀了冯渡,岂不是帮了魏王和长孙无忌?”
  李素笑道:“虽说早死晚死都得死,冯渡这个人可以说死定了,但是,什么时候死,什么场合死,这里面的分别可就大了,若冯渡死得突然,令魏王和长孙无忌猝不及防,那么,长孙无忌这条驱虎吞狼之计最终便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王直又一脸迷茫了,好生气,为什么他说的话自己总是听不懂?
  又过了三日。
  长安城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
  监察御史冯渡被刺杀于长安城永乐坊的一条小巷内。
  冯渡死了,死状并不难看,雍州刺史府的仵作验过伤后,向刺史呈上了验尸文书,冯渡的致命伤只有一处,就在胸口心脏处,凶手显然是个杀人的行家,仅用了一剑便结果了冯渡的性命,非常的干脆利落。
  冯渡死亡的时间是在傍晚,城门坊门即将关闭之时,当时街上的百姓行人大多已回了家,冯渡就是在匆匆赶回家的途中遇害的。
  当朝御史被刺杀,性质很严重,大唐向来广开言路,加上皇帝开明,胸襟广阔,从来不因言治罪,所以大唐的言官们活得很滋润,俗话说“路不平,有人踩”,而大唐的言官们岂止是踩路,简直见人就踩,踩得不亦乐乎,而李世民为了维护自己心胸开阔的光辉形象,言官们话说得再难听都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从大唐立国到如今,近三十年了,还没有一个言官因言获罪过。
  如今倒好,一个言官竟不明不白被人在暗巷里刺杀了,这是什么?这是令人发指的白色恐怖!
  雍州刺史吓坏了,这事他不敢瞒,会要命的,于是急忙将所有的案件文书上奏李世民。
  消息传出,朝堂里的言官们顿时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