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艾叶)-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主动断后,射杀孙坚心腹亲将祖茂的功劳。从表面上来看,吕布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虽然董卓的部下被关东诸侯统称为“凉州军”,其实真正来自凉州的部队,还不到董卓部下的四成。其余六成以上的部队,都是董卓入京以后,收编的西园军、北军、南军和司隶的郡国兵。

在非凉州系出身,却手握兵权的董卓军大将里,吕布是地位最高的一个。若是这家伙被董卓用一些证据不明的流言给处罚了,董卓手下至少有一半的将士,心里会出现相当程度的不安和怨恨。

于是,董卓不得不很大度的原谅了吕布在胡轸军中的作为,反而因为他成功断后,斩杀祖茂的功绩,封吕布为“都亭侯”。此外,为了削弱吕布在军中的影响,董卓还以曾经遭受袁氏余孽——越骑校尉伍孚等人刺杀为理由,以吕布武技惊人,将他调到身边听用。

吕布对董卓下达的新调动,并无不满之处。对他来说,董卓是朝中最强的大臣,是天子秉政的最重要保证。如果能够通过成为董卓的亲信,而让他得到更高的官位,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再说了,呆在兵营里带兵,哪里有跟在相国身边享受舒服?

吕布是个恋家【?】的人。他的妻妾此时都已经随着天子迁移的脚步,安置到了长安城内。董相国秉持一国治政,不可能离开朝廷中枢太久。跟在相国身边,到时候相国返回长安,吕布也可以乘机回到长安的家中,与妻妾们多厮守些时刻。

处理完胡轸战败的余波以后,董卓审时度势,决定将军力收缩到雒阳城里,依靠雒阳城百余年间修建好的完备城防系统,抵御关东叛逆的进攻。只要关东叛逆们顿兵于雒阳坚城之下,师老兵疲之时,便是董卓大举反攻之日!

但是,就在董卓开始主动退缩,进行雒阳攻防战的准备时,一封来自长安的信件,让董卓的主意再次发生改变。

信件是董旻寄来的。

作为董卓的亲弟弟,董旻无疑是凉州一系的重要骨干。这些日子里,董旻为了镇住长安的局面,可谓是心力交瘁。然而,从威望和能力来看,他毕竟比董卓要差上太多。哪怕他竭尽全力,也难以长期维持住长安的局面。

如今的长安城,可谓是暗流涌动。那些在董卓手下不敢动弹的家伙,此时乘着董旻当权,纷纷活跃起来。偏偏董旻为了保障前线供给,稳定长安局面的要求,不敢对朝中大臣们威逼太甚。如此一来,朝中的情形便越发的乌烟瘴气起来。

董旻在信中大声叫苦,并隐隐透露出,已经有部分朝臣的私下串联谋反活动被他发现。只是由于此事牵连甚广,可能影响到前线军需的运送,董旻在信中表示,自己不方便即刻处置那些逆臣。

看完这封信,董卓立刻果断决定,返回长安。如今的长安城,便是他的根基,又向西一直连通到凉州。如果长安有变,董卓不但会立刻失去朝廷正统的立场和地位,就连返回凉州自守的退路都没有了。

相比之下,雒阳这个地方,属于可守便守,不可守便放弃的次要地盘。如今的局面,对董卓来说可谓是内外交困。此时此刻,进行壮士断腕的勇气,他还是不缺乏的。

但是,在撤离雒阳之前,董卓还有些事情要去试一试。

雒阳虽然经历过一次大迁都活动,可那时候凉州军的迁徙重点,是在那些京师的富户和官户身上,对平民百姓的强制迁移,关注的并不太多。因此,如今依然有部分的雒阳百姓,小心的躲过了凉州军的驱赶,顽固的居留在城中的家园中。

既然决定要放弃该地,董卓可不会将任何对敌人有用的人力物力留下。所以,在董卓的指挥下,牛辅率领部下,拿出在凉州与羌乱叛军交战时常用的那一套战法,对雒阳城内的房屋、居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财富搜查清理活动。

而那些无法被带走的宫殿、房屋之类,董卓也不会留给关东叛逆。在大军离去之后,将会有一把大火,彻底的吞噬大汉昔日的繁华帝都。

另一方面,固然知道希望不大,董卓还是派出了使者与孙坚私下里接触,希望可以用朝廷的官位和州郡大吏的任命,来收买孙坚。为了表示己方的诚意,董卓甚至愿意与孙坚结为儿女亲家!

出使孙坚的人,是凉州军里“龙虎豹熊”四校尉之首的校尉李傕。一看到李傕居然成为了使者,孙坚就知道,董卓这次可是很有诚意的。

不过,就算董卓再有诚意,孙坚都不会不打算与董卓谈判。他明白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在于武略有余而文韬不足。若没有人为孙坚提供后勤补给,他再能打,也不能带着一群饿肚子的士卒上战场啊?(未完待续。。)

第62节冀州强龙伺

在为人处世上,孙坚有不少的缺点。但是在关键的问题上,他还是能够想得透彻的。如果孙坚私下里与董卓议和,别的不说,在后方坐镇的袁术,必然会与孙坚翻脸。而董卓本身财力不济,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辎重补给支持孙坚军。

更加关键的是,孙坚是以“除汉贼,清君侧”的旗号向董卓开战的。如果他敢于与董卓停战,立刻就会被天下士人鄙夷为“言而无信,为虎作伥”之人。而孙坚的部下们,也会因此暗中起异心。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那时的孙坚,就算能够从董卓那里得到一个三公的官位,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正是因为以兵法家的眼光,看透了董卓这次行动的后果,孙坚立刻请纪灵、张勋、桥蕤等袁术手下大将一齐到场,共同会见使者李傕。在李傕不卑不亢的提出了董卓愿意给予的条件以后,孙坚根本不用多想,马上在全军诸将的面前,严词拒绝了董卓的提议,并果断将李傕当场赶出军营。

孙坚果断的行为,无疑极为恰当。若是他当时表现得有所心动,甚至只是略微迟疑一下,必然会被袁术的亲信大将发现,然后引发袁术对他的怀疑之心。但是,经过如此一番表现以后,袁术对孙坚的人品大为相信,日后自然少不了给孙坚的好处。

看到李傕狼狈的逃回来,知道自己的离间计失败了,董卓也不懊恼。这种事情,本就是小动作,不上台面的。董卓更是从来没有指望过,孙坚会真的同意议和。不过,孙坚的态度表现得如此明确。丝毫没有可以利用到的地方,倒是让董卓略略有些遗憾。

孙坚在赶走李傕之后,立刻催动大军,直扑雒阳。凉州军的抵抗并不强烈,只是微微迟滞了孙坚的行军步伐。不过,等孙坚远远的看见雒阳城墙的时候。吸引他注意力的,却是几道冲天而起的烟柱!

火烧雒阳的好戏,终于开始了!

看到雒阳城里冒起的浓烟,孙坚怒发冲冠,呀眦欲裂,简直就要疯掉了。他万万想不到,身为大汉相国【自封】的董卓,居然会做下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这是一个大汉的重臣,可以做下的事情吗?!

——董卓。吾誓杀你!

面对燃遍全城的大火,孙坚已经不去考虑追杀董卓断后军的事情了。对他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救火。

作为深明兵法之大将,孙坚猜也猜得出董卓会派谁留在最后放火断后。

吕布,只会是吕布。

吕布手下的骑兵不少,而且本身精通骑战,一身武技更是高明得可怕。有他在一旁骚扰。孙坚军的前进速度,至少会被减慢一半。

当然。这些都不是吕布会被派出来的主要原因。以孙坚的判断,吕布担任断后任务的最大原因,便是吕布并非董卓的嫡系,其部下即使有所损伤,董卓也不会在意,甚至会更加安心些。

断后如此危险的任务。当然要交给死起来不心痛的非嫡系部队。

经过与吕布的那次直接交手,发现有吕布在前方断后,孙坚明白,自己的追击必然是无果而返。所以,他很直接的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指挥士卒救火的行动上。由于孙坚的抢救及时,部分汉家宫室居然被成功的保存下来。

这也是放火者敷衍了事,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的原因。看到堆积在宫室里的那些未被点燃的巨大柴堆,孙坚更加确认,断后的一定是吕布。

孙坚在宫室里救火,救到了些什么玉玺之类的东西暂且不提。却说袁孙联军克复雒阳以后,立刻声势大振。对此事最为郁闷的人里头,当然有董卓一个,而仅次于董卓的郁闷者,其实还属袁绍。

雒阳克复了,功臣却不是袁绍。这让在河内领兵,与凉州军对垒了数月的袁绍情何以堪?

袁绍袁术两兄弟,相互之间有着直接的竞争。由于汝南袁氏上一任家主袁隗死的突然,没有明确确认下一任家主是谁,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