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艾叶)-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张狂此僚出身黄巾,本就属于国之蟊贼。先帝惑于宦官所言,这才法外开恩,招安此僚。可是先帝一朝驾崩,此僚立刻不肯安分为大汉守边,公开攻略汉家州郡,全然不将大汉法度放在眼里。”

“更有甚者,此僚还主动勾结董贼,为董贼张目。如此冥顽不灵之徒,只可以国法诛除,不可再次放纵。否则,必然如报蛇在怀,后患无穷!”

见袁绍态度如此鲜明的反对此事,王匡便没有再说些什么。

如今的袁绍,已经不像刚被推举为联军盟主时,显得那样根基浅薄了。通过几个月与董卓军在河内的对峙,天下士人将亲身坚守一线战场的袁绍,与那群缩在酸枣日日置酒高会的废材盟友相比较,越发觉得袁绍才是大汉未来的救星。

而王匡这些日子与袁绍相处下来,对他也极为敬服,已经从地位相当的盟友,半主动半被动的变成了袁绍的下属。地位上的暗暗变化,让王匡无法反对袁绍的决定。

这时,突然从郡守府邸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肤色微黑,身材瘦小的中年儒士,快步冲进书房,对两人叫道:

“本初,公节,董贼又出手了!”

说着,中年儒士扬起手中的帛书,交给了袁绍。

袁绍接过帛书,在案几上摊开,与王匡并肩观看。将内容扫过一遍后,袁绍依然是不动声色,可是王匡就不对了,脸色阴沉的能够滴出墨来。

“董贼!”

王匡虽然愤怒,到底没有失态。他抬头对着袁绍说道:

“车骑将军,董贼这是在挑拨我军与张狂的关系啊!”

袁绍劝解了王匡一句,回头问道:

“子远,依你之见,董贼这封诏书的挑拨,有何居心?”

许攸不假思索,开口便答道: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无论是我军想要掌握太原,还是张狂想要南下河内,只要有一方动了心,兵戈之事便不可解。”

袁绍点点头,说道:

“我方大敌为董卓,张狂不过小患耳。只要打倒董贼,以大汉之力,区区一个并州,毫无幸存之理。但是,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张狂若是看不清形势,非要自取灭亡,南下侵犯河内,我军固然不惧,却让董贼有了可乘之隙。子远,如何避免张狂骚扰我军,可有妙计?”

许攸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眼珠子一转,答道:

“此前张狂分属黄巾余孽,向来未曾受到重视。且待我去查一查他的底子和性情,才好出谋划策。”

听到许攸的回答,袁绍点头表示同意。说实话,在今日之前,袁绍的视线可从来没有停留在张狂这样缩在边地的黄巾余孽身上过。在他眼中,关注的不是天下名士,便是朝廷重臣,几曾容下过区区一介蛾贼?

浑没想到局势演变总是出人意料,向来只与天下名士交流的袁绍,终于无法再无视当年垮掉的太平道盟友。而张狂这个黄巾余孽,居然也有一天,力量足以扰动整个大汉政局了。

从内心深处,袁绍并不想与太平道的旧相识们打交道。毕竟,中平年间,给了黄巾军最有力一击的,便是袁绍为代表的党人集团。借着无数黄巾军将士的人头,党人在那场大变乱中获益极大。若是太平道中人到如今依然不肯忘却旧怨,袁绍也只得先应付他们的挑战。

不说袁绍集团对张狂突然崛起的忧心忡忡,有的人对于新任并州刺史,怀有着更加深厚的戒心。这其中,最为担心的一个,便是冀州牧韩馥。

作为接任冀州事物已经一年的冀州牧韩馥,他对于太行军的了解,自然远在一直盯着朝廷和宫掖的袁绍之上。别的不说,前任冀州刺史王芬,便是一不小心栽倒在太行军手上,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韩馥对太行军的举动,当然会极为关注。

自从张狂竖起太行军的名号开始,太行军就一直活跃在冀州西部的太行山区当中。这支黄巾军余孽,利用手中不知从何而来的钱财,从位于山区附近的常山国和赵国一带豪强手中,购买了不少粮草、铁料之类物资。

相较于盗贼性质的黑山、黄龙、白波、左校、于氐根等山中群寇,组织架构清晰,纪律严明的太行军,其实比起大汉的正规军也差不到哪里去。他们的行动目的明确,很少为了单纯的掳掠财货而进攻郡县和地方豪强。所以,在冀州,太行军虽然还是受到地方豪强们的鄙视,却并不太受豪强们的敌视。

惟其如此,太行军的危害,才会越发的大。(未完待续。。)

第42节冀土意未宁【下】

前任冀州刺史王芬,曾经在王允出面邀请太行军,向西进入并州攻击匈奴叛军时,对太行军留在冀州的分支势力,进行暗中清除。太行军首领张狂的大舅子赵风,便死于王芬这一次行动当中。

结果,被妻兄身故惨案激怒的张狂,派出了身边的得力高手前去调查此事,最终在冀州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故。

那位张狂派遣出来的高手,不但一路追查到惨案的实施者麹义,还顺藤摸瓜的找到了王芬头上。偏偏王芬此时正在密谋废掉汉灵帝,改立新帝。此事被张狂派出的高手查知,立刻将消息泄露到了雒阳城中。

最终,王芬因为阴谋泄露,不得不自杀以保全家族。而赵风被害之事,也就有了最好的祭奠。

除王芬以外,动手袭杀赵风的冀州州师都尉麹义,也没能逃脱太行军的报复。张狂手下的有名重将臧霸,在年前就曾经试图偷袭麹义的大营,为主公报仇。好在麹义治军严整,兼且部曲精锐能战,这才击退了臧霸的奇袭。

此战臧霸虽然未尽全功,可是所透露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却让冀州各处郡县长吏敬畏不已。麹义军在随后的数月里,一直都不敢大举出动。如今西边的常山、赵国一带,已经没有哪家郡县大吏敢于公开对抗太行军的。

韩馥得以成为天下大州之一,冀州的州牧,说起来还是托了太行军的福。没有太行军把王芬搞掉,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因此,自从他上任以来,对太行军的举动,自然极为关注。

不过,在最近这段日子里。张狂的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西河、河东一带,图谋如何从凉州军的手上得到这些钱粮丰足之地,将太行山与冀州的相关事务,事物,都放手托付给臧霸去处理了。

由于臧霸本部兵力不足,战斗力也比不上太行军的主力。还要面临与太行军结下大仇的麹义所部报复,在冀州的活动并不频繁。如此一来,韩馥将冀州西部的防卫任务交给都尉麹义,便足以抗衡臧霸,自己倒是得以脱身出来,加强对冀州各处州郡的控制。

韩馥也算是命好。袁绍这个渤海太守上任后没干上几天,就一路狂奔到司隶和兖州一带,去对付董卓控制下的朝廷了。没了袁绍这个袁氏嫡子的干扰,韩馥在冀州的施政便全无困难。手腕还算老道的韩馥。上任不到一年,就将冀州的局势大体控制住了。整个冀州,除了袁绍遥领的渤海郡以外,其余的郡国大吏,都对韩馥的权威表示了认同。

而今的韩馥,可是真正成为了一方诸侯。他手握一州的生杀大权,掌控住大汉膏腴之地,比起在朝廷中任“御史中丞”的时候。可是风光多了。

但是,张狂成为并州刺史的消息传来以后。韩馥立刻就紧张起来,不再如同原来那样安稳。

韩馥既然忌惮张狂的势力,当然对张狂的性子进行过仔细的调查。根据韩馥对张狂的了解,此僚可谓是野心勃勃,善于乘时,最喜利用时局变化扩充地盘。兼且极会用兵。区区数年间,此僚便从一介太行山草寇,变身为天下有数的强力诸侯,更是得到朝廷正式的刺史任命,其实力可见一斑。

不用猜测。韩馥也能知道,在当上并州刺史以后,张狂肯定不会安于现状,必然向四周谋求扩张。并州的西边与北边,都是杂胡、羌人、鲜卑的草场,取之无用;南边是张狂目前的同盟者,乱臣贼子董卓。张狂若要用兵,唯一适合的方向,便是东边的冀州!

冀州沃野千里,民富国丰,人口众多,堪称一块肥得流油的鲜肉。韩馥自己不擅长军事,明白若是正面率军对上张狂,怕是输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这一点,不用多想,只要知道就连依仗武力操纵朝廷的凉州叛逆董卓,都对并州军心怀忌惮,不得不让出相当的好处去安抚拉拢张狂,韩馥就能够得出正确的判断。

虽然冀州州师的都尉麹义颇为能战,但在韩馥的眼中,他的兵力,也就是抵挡得了一个臧霸。若张狂亲自率领并州大军东进,韩馥是不肯相信麹义能够抵挡得住的。而且还有一点,参与过前任王芬谋逆之举的麹义,在可靠程度上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