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艾叶)-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的管亥这些人杰,就连唐周这个为世人唾弃的叛徒,名声也比他响亮些。

而且,当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中,别的七位张角弟子,不论生死成败,总都闯荡出了一番各有千秋的业绩。偏偏只有这位郭大贤,在并州小打小闹了一阵子,没闹出什么风波不说,居然连汉室,都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用一个最直观的方法来显示。当年汉室为了镇压黄巾军,向天下开出了悬赏:

“凡擒斩贼首张角者,封列侯,赏两千金。”

“擒斩张宝、张梁者,封亭侯,赏千金。”

“擒斩波才、管亥、张曼成、卜己、彭脱等,爵三级,赏五百金。”

“余者蛾贼小帅如韩忠、赵弘、孙仲、张燕、于毒、郭大贤等,爵一级,赏百金。”

这份通告天下的悬赏,赤·裸·裸的将汉室对郭大贤的蔑视,显示出来。堂堂张角“八大弟子”之一的郭大贤,居然只能与小一辈的韩忠、赵弘、孙仲、张燕、于毒之流并列。这种无意间的蔑视,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可是,面对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侮辱和轻蔑,郭大贤却生生的忍了下去。

然而,世事之难料就在这里。

几年以后的今天,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中,依然存活于世的,可谓是屈指可数。偏偏诸人之中,最被世人小觑的郭大贤,却是当年太平道高层人物中,依然过得极为惬意的一个。

王允能够找上郭大贤,是因为多年以前的并州名士郭泰。

郭泰,字宗林。善论谈,美音制,身高八尺,容貌魁伟,为当时并州最为著名的名士,被雒阳太学生推为领袖。天下士子,将其誉为“八顾”之一,言能以德行导人。

被党人称为“三君”之一的李膺,生性亢直,不喜交接。京师太学生将他标榜为“天下楷模李元礼”,时人极难与之接近。士人中能被他容纳的,都被称之为“登龙门’”。

可是,就是这位“天下楷模”,接见郭泰后,亦非常欣赏郭泰的人品才学,待以师友之礼。李膺甚至感慨万分地说,读书人我见多了,可是,“未有如郭林宗者”。

不过,郭泰此人博学聪颖,洞察世事。他看出汉室朝廷已经摇摇欲坠,又加上自身性甘恬退,淡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即使面对着朝廷“三公”的征辟,依然隐居不出。

等到“党锢之祸”兴起,郭泰因为隐居于山野,并没有遭到迫害。然而,他听到许多名士君子惨于枉死,异常悲痛,竟至于病死家中。

这位并州名士郭泰,对王允,有大恩情。

当王允还小的时候,郭泰、郭宗林曾经因事拜访王允的父亲。正好逢上父亲有事外出,王允便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他讲究礼节,大方自然,读文论武,商讨切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王允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

郭泰见王允举止有度,谈吐非凡,不禁深深啧叹。对他如此年纪,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学识和涵养,而大感吃惊,当场拱手称赞王允说: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正因为郭泰主动与王允交好,结为朋友,王允这才得以少年成名于州郡,进而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而前文提及的郭太、郭大贤,正是这位早已去世的郭泰、郭宗林的侄儿。王允既然与郭大贤,有这样一段交情在,双方多年以来,倒是一直都有些联系。

即使后来太平道起兵作乱,王允也以郭太并未主动参与这次大乱为理由,并没有与其绝交。所以,在这样一层世交的关系作为中介的前提下,王允的提议,才能成功的到达张狂那里。

正好,对待匈奴人叛乱的问题,王允与太行军双方各有所求,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王允的穿针引线下,张狂派出韦笑为使者,初步就共同平定南匈奴的叛乱,与并州刺史丁原,达成了一致。

但是,这种一致,仅仅是初步的。具体双方能够合作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各自的实力和谋划。

所以,一听到关羽派出的人回报,说是与并州州师的军将之间动起武来,发生了些摩擦,张狂立刻带上自己的亲卫队,前来处理此事。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双方就此翻脸一有可能。

“云长,情形如何?你可曾受伤?”

不管关羽对太行军的出身阵营有什么不满,他对张狂,倒是极为欣赏。听到张狂关心的话语,关羽心中一暖,行了一个军礼,答道:

“校尉,无妨。区区几个无名下将,还伤不得关某。”

接着,关羽便将刚才与并州州师所发生的小摩擦,原原本本的诉说了一遍。

以关羽的性子,自然不屑于大言诳语。等张狂听罢,也觉得关羽的处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张狂心中难免感叹了一句:

——所谓的友军,还真是敌友难分啊!

——那么,并州军对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张狂正要对此事的发展势态,与身边诸将讨论一二。突然他眼神一动,却见前方扬起一阵烟尘,隐隐有马蹄声传来。

马蹄声渐近,一小标骑兵出现在太行军诸人面前。

为首的一将,身穿亮银甲,头戴束发金冠,行动间,大有俾睨天下之气。此人身边数十名衣甲鲜亮的汉军精骑,无论放到哪里,都可以够得上用醒目、拉风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可是,此刻,他们偏偏都自动的沦为了,为首那员武将的活动背景!

一人在此,千军失色!

ps:马上就要上传到五十万字了,心中甚为纠结,不知作何感想为好。

第12节三英战吕布【一】

马蹄声渐近,一小标骑兵出现在太行军诸人面前。

为首的一将,身穿亮银甲,头戴束发金冠,行动间,大有俾睨天下之气。此人身边数十名衣甲鲜亮的汉军精骑,无论放到哪里,都可以够得上用醒目、拉风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可是,此刻,他们偏偏都自动的沦为了,为首那员武将的活动背景!

一人在此,千军失色!

——吕布!

——当世勇武第一的“飞将”吕布!

——唯有吕布,方能有如此气概!

下意识的,张狂心中,就冒出了以上想法。

来者策马飞奔到,距太行军十步处,速度丝毫不减!

正当张狂的亲卫队,以为对方会直冲冲的策马撞过来,急忙下马结阵,以长戟列成一排,对准来将之时,那来将却极为高明的一提马辔头,来了个转身急停。当战马因为收势太猛,身子几乎要侧翻之际,那将双脚一蹬地面,愣是重新将战马带起,稳稳的停在原地。

“好!”

“精彩!”

来将这一手,展示出来的骑术和身法,让太行军将士都有着惊心眩目的感觉。大家都是骑术的行家,眼见如此精彩的一幕,纷纷忍不住喝起彩来了。

张狂强行控制自己的嘴巴,才将那一声“好”字,生生的重新咽下肚子里。他定睛一看,又是一个“好”字,差点儿从口中蹦出来。

——酷!

——太帅了!

——这就是“人中吕布”的真实样子吗?

那员来将的帅气,可不是后世流行的那种“伪娘”似的软绵绵,而是充满了阳刚之气,让人一看,就心生敬意的铁血男儿模样。张狂脑中飞快的转动了半天,竟然完全想不出,后世有哪个名人,能有着类似的气质

“吕布在此,关羽何在!”

声音如金似铁,却不失洪亮和厚重。如果硬要挑出些毛病来,那就是:话语发音不够标准,有些像后世的那些“老外们”,卷着舌头说起普通话的那种味道。

——果然是吕布!!!

张狂一时间,感慨万千。

吕布一句话,让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关羽。不过,关羽不愧是后世被尊为“关帝爷”的存在。面对吕布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他毫不动容,只是提着青龙偃月刀踏前一步,刀柄向地上一顿,砸出一个土坑,中气十足的答道:

“关某在此!足下有何见教!”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一时间,张狂的头脑中突如其来的蹦出这么一句话来。

面对吕布的强势袭来,在场的百余精英中,只有区区数人,能够做到面不改色。然而,能够面对威压,不但不露出惧色,还能气势十足的针锋相对者,唯有关羽一人!

两大绝世猛将,相互对视。若是后世的狗血连续剧拍起这个镜头,怕是要用电脑特效,在双方的目光上,溅出一大行的火花来!

“好!”

“好!”

两个人对视片刻,居然齐声开口夸赞对手。

“你,如何不上马?”

“没有好马。”

“那便不用马。”

说着,吕布利落的一翻身,从战马上跳下来。骑在马上的时候,还不觉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