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本尊)-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徐盛的汇报,诸葛亮都不免吸了口冷气,他没有想到这等庄乡,竟然瞒报了这么多田地人口,这中间产生的财富,几乎都可以养活两千兵马的费用了。

第四十一章 抄家充公
    第四十一章抄家充公
    听完徐盛的汇报,诸葛亮一脸肃穆的喊道:“乡亲们,依我大汉律,隐瞒人口,藏匿土地田亩,超过十口以及十亩地者,按律当斩。”
    “如今邓庄乡三老,不但隐瞒数万田亩,还隐瞒了近四千人口,实乃十恶不赦大罪,尤其是邓氏宗族族长邓奉,仗着儿子为我荆州大将,竟然指使长孙谋杀本县,此乃谋逆大罪,今本县在此公开审判,判处邓庄乡三老一族,三族之内,凡是十岁以上者,一律处斩,家产充公,十岁以下者,充入教坊司为奴。”
    诸葛亮这一开口,邓庄乡三老宗族三百五十口,随即被兵士提了出来,当场就在村口的广场上开始执行处决。
    “不,你不能杀我,我乃刘荆州钦命的偏将军,诸葛亮你不能杀我……”当兵士押解着邓济前往处决时,邓济惊怒的连连喊道。
    “汝身为朝堂将官,不但不为朝堂效力,还包庇宗族,欺压百姓,隐瞒人口田亩,慌骗朝廷,可谓是罪加一等,斩了!”诸葛亮没有丝毫手软,邓庄乡的情况,让诸葛亮看到了这些士族的无法无天,也让诸葛亮生起杀鸡儆猴的心思。
    邓济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亮竟然会下如此毒手,这会他看着宗族的子弟,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甚至连自己年迈的老父亲,都被诸葛亮好不留情的斩杀时,他整个不由彻底的陷入了疯癫之中,这一刻的他无比的后悔,为什么刚才不跟侄子一道,把诸葛亮杀死。
    “诸葛亮,我邓济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活人尚且不惧,何况一死人耳。”诸葛亮面色平静的看了眼掉落在地上的头颅,轻蔑的说道。
    诸葛亮今天会如此大开杀戒,也是因为他要立威,也要扼杀即将成长的士族,虽说如今的士族门阀刚刚起头,但若不严加遏制,将来就会演变成庞大的门阀宗族,最终成为历史上魏晋南北时代的门阀贵族当道的乱世局面。
    所以诸葛亮要趁这个机会,好好惩治一下这些小士族,让他们知道他诸葛亮不是刘表,可以随便哄骗。
    随着邓济头颅的掉落,控制邓庄乡的邓氏一族,彻底地消失在了邓庄乡的历史上。
    邓庄乡的六千民众,在看到诸葛亮雷霆的手段后,在看诸葛亮的眼神时,不由都产生了敬畏之色。
    “文长,汝立即率领一千兵马,抄了这三族人的家,把一应物品,除了农具和耕牛外,全部带回新野。”诸葛亮冷酷的挥了挥手。
    “诺!”魏延随即点起兵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魏延一走,诸葛亮再次扬声喊道:“邓庄乡一应田地,从今日起,全部收归县府所有,凡村中佃户,可以重新登记造册,按人口分租耕种土地。”
    同时诸葛亮已经决定,在邓庄乡铺开的他的第一个富民方案,那就是重新整编乡村基层制度,以前乡里都是设三老管辖乡村事物,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乡老,都是村中望族,这些人虽说管理乡村的乡老,但说白了就是盘剥百姓的地主而已。
    如今邓庄乡彻底洗盘,诸葛亮随即决定,推行新的管理办法,那就是结合一些后代的办法,与现今的制度结合,执行五户一保,设保长,十保一甲,设甲长,五甲一里,设里长,十里一乡,设乡长。
    以前百姓都是为乡村的地主豪绅种地,然后把所得粮食的十成的五成交给地主,而地主再上缴一成给官府,从而把这些小地主,渐渐养成了宗族,宗族养成了士族,渐而成为门阀大族。
    诸葛亮设置的这一套乡村编制,直接把土地收归成了国家所有,然后由国家分派下去,至于基层那些管理者,比如当保长者,可免除家中一人人口税,甲长除了免除一人口税外,还可以免除一人徭役,里长除此之外,可减免家中一成赋税,乡长额外可以免除家中五口人的人口税,以及五口人的徭役和赋税减免三成。
    另外诸葛亮对农夫,也提倡出奖励措施,凡是一亩地种植出的粮食产量,超过三百五十斤的,县府不但不收取这一亩田地的赋税,而且还奖励农夫家一头耕牛,若是能传授种田经验的,县府还将授予荣誉红花一朵,让对方可以在乡村享受百姓的尊敬。
    这一连串的举措,都是诸葛亮强军富民的宗旨,诸葛亮心知这一项改革措施,若是贸然在全县铺开,无疑会触动很多士族的利益,所以诸葛亮一直只是把这个方案存放在脑海中,但现今邓庄乡已经全面洗牌,再执行这套方案,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魏延领兵抄邓氏一族的家之际,诸葛亮把自己的这一套方案,给邓芝讲解了一遍,早已经受够宗族压迫的邓芝,不由觉得眼前一亮,深表赞同。
    “伯苗兄,亮希望你能留下来,助亮一臂之力。”诸葛亮见邓芝对自己的想法认同,欣喜之余,随开口招揽道。
    邓芝犹豫了一下,毅然道:“愿为主公效劳。”
    “好,亮会留下三百军士,驻守邓庄乡,协助汝在邓庄乡施展新政;另外,你还要办一件事情,那就是说服一部百姓,迁往新城(注),如今新城刚立,急需大量人口填补,你要把迁往新城的各种优惠政策,转告百姓,让他们走的心甘情愿。”诸葛亮对于邓芝,还是十分欣赏的,现在留他在这里磨练一些时日,不过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等将来他一定要把赵云收归己用,让赵云和邓芝成立一支骑兵队伍,让他们文武结合,为自己铸造一支横扫天下的铁骑精锐。
    “请主公放心,属下定当不负主公所托。”邓芝作揖应道。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诸葛亮随即领着五百骑兵,踏上返回新野的路途,诸葛亮留下了一千二百兵士,交给魏延负责把抄家所得的物资,运回新野,另外留下三百军士,协助邓芝为邓庄乡的百姓,办理户籍登记造册和分派田地。
    (擦。新。。昌。二字和谐了,郁闷。。。)

第四十二章 小小邓艾
    第四十二章小小邓艾
    傍晚时分,诸葛亮率领兵马越过棘水,骑马走在队伍前头的诸葛亮,遥望棘水对岸的村庄之中炊烟袅袅,一派祥和宁静的情景,不由顾左右道:“那片村庄,叫什么名字?”
    “回禀主公,此地属于棘阳镇,这片村庄叫邓家村,这里的邓氏族人,原先也属于邓庄乡邓氏一族,后来因宗族纠纷,随迁移到在此地。”亲卫中一名熟悉本地军士,上前解说道。
    “走,去村中看看。”诸葛亮听到又是邓氏宗族的村落,心里不由升起一丝不爽,遂决定进村去查看下,若是这里跟邓庄乡情况一下,他不介意再来一次屠杀。
    “驾!”诸葛亮一夹马腹,率先飞马冲进了邓家村。
    诸葛亮一行队伍刚进村,村里的一干族老,就迎到了村口。
    “某乃新野令诸葛亮,汝速去把把村中户籍账本,全部拿给本官查阅,若有差错,尔等一律处死。”诸葛亮冷眼看着眼前的三位乡老,神情严肃的喝道。
    “请大人稍后,老朽这就去拿。”乡老当中那名五十开外的老者,忙转身往村内出去。
    “文向,汝领一屯军士,前往村落巡视一遍,切记询问可以,但不得骚扰百姓,更不得擅自劫掠,违者军法处置。”诸葛亮现在对于这些民间的乡老,已经有了很深的猜忌,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话,他在听取之余,还要派人经过认证,他才能彻底放心。
    在等待乡老拿账本之时,诸葛亮领着陈楚,也在村中走动了起来,邓家村规模自然没法跟邓庄乡比,从走访的几家乡民口中,诸葛亮获悉全村人口不过五百余,户籍也只有一百多户,可谓是实实在在的村落,而不是乡镇。
    “大嫂,你家有几口人?”诸葛亮这会走进路旁一家篱笆围绕的茅屋院内,见房门口一名身穿麻衣的少妇,手中抱孩子,正在哄孩子吃东西;眼前的少妇虽然粗布麻衣,但却流露出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三口。”那名少妇见诸葛亮一行是官府的,虽然心下有些畏惧,但还是低头回了一句。
    “红儿,谁来啦。”这会屋内走出一老太,当她看到诸葛亮一行人时,似乎有些畏惧的把身子缩回了屋内。
    “大妈、大嫂你们不用害怕,我们是新野官府的,就是来村里看看。”诸葛亮露出一个亲善的笑容,上前看了眼少妇怀中孩子,赫然发现眼前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