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无语)-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的李子诚面前的汉森显得极为恭敬,这次来拜访他纯属偶然,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在天津刚刚完成一个工程,或许根本没有机会抢在所有人闻风而动之前,赶到这里,幸好自己赶到这里的时候,天津的那些建筑洋行,甚至还未能反应过来,在他们看来,或许这并没有多少利益,因为这只是一条中国人的铁路。

    但是汉森却觉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下的,无论如何,即便是这条铁路仅仅只是中国人的铁路,沿线的铁路火车站等建筑的设计,都足以让自己的洋行获得几年的长期合同。

    “建筑公司!”

    颇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个汉森,李子诚的话稍顿,消息传的很快啊!如果没错的话,他们肯定是上门来拉生意的。

    “请坐!”

    手指着沙发,李子诚请他们坐了下来,

    “李先生!”

    作为一个典型的日尔曼人,汉森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客套,不过是刚一坐下,他便立即开门见山的说道。

    “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知道,您即将获得陇海铁路的承办权,所以,也许您将会获得一片如同城市大小的用地,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觉得,我有义务告诉您,如果对您的车站进行现代化的规划,那么,仅仅只是车站以及沿站街区的规划、建设,即可以为您带来数之不尽的财富!当然如果你忽视这一点,那么您将来同一笔巨额财富擦肩而过!”

    果然!

    看一眼汉森,李子诚朝穆湘?一笑,没想到自己这边不过才动那个念头,那边就立即有人找了过来,不过自己最好还是静下心来,听这个汉森怎么忽悠自己。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话诚然不假,端着茶杯,笑看着坐在那的汉森,李子诚的脑海中冒出这句话来,打从回国至今,每日邀请自己赴宴的,给自己说亲,毛遂自荐的,他人推荐子侄的,可谓是接连不断。

    一开始,六合公司说好听了一共就只有三个中国人,五十六个洋鬼子,而现在呢?不过二十来天,甚至连六合公司的办公地点还未选定,那边穆湘?却已经招聘了上百名职员,而那些职员或是大学生或是留洋生。

    几乎所有人都对六合的未来非常看好,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看好,六合的老板富可敌国世人皆知,而且颇受大总统青睐,别说是普通人,就是那些大员们不也把自己的子侄朝六合推荐吗?

    这不!

    这边风声刚传出去,那边,就有这么一洋鬼子找上门来毛遂自荐了。

    听着汉森在那说着什么城市开发、土地升值之类的话语,李子诚只是微笑着,这汉森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他身边的那些中国人,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能理解外国人开发土地的那一套。可是在后世,全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是靠什么?

    无一不是靠着卖地财政。

    “那么!”

    终于在汉森说完他的那一套土地升值理论之后,李子诚笑问道。

    “理论谁都会说,但,汉森先生,相比其它人请问你有什么优势吗?”

    优势?

    汉森一愣,看着眼前的这位李子诚,他明白,这个人绝不同于其它的什么“土老财”,这人可是在欧洲长大,对于这一切,他根本就不陌生。

    “李先生,从14年前进入青岛后,我的洋行便全程参与了青岛的规划与开发!”

    “哦!”

    朝着穆看去,李子诚这会到是有了兴趣,青岛是自己回国的第一站,1912年的青岛或许没有2012年繁荣,但是就其城市规划来说,甚至在100年后,在若大的中国亦没有那座城市能与其相比!甚至就是青岛的新城区也不如老城区,德国人的严谨在青岛的城市规划中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

    “汉森先生,不妨以青岛为例说来听听!”

    李子诚的问题,只让汉森松下一口气,他明白,自己的洋行能不能得到机会,恐怕就要看自己能不能用青岛说服他了。

    “李先生!从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来看,德国对青岛的城市发展,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其初衷是建一个海军基地和储煤港,其后便逐渐定位于将青岛作为德国在远东的贸易基地,造成第二个香港,把青岛建成……永久的模范……城市!”

    在说话的同时整理着词句的汉森,不时更改着自己的用词,像是什么德国的、模范殖民地之类的话语,都尽量的加以回避。

    (在这里无语要向blackman1977、汉武天下大表示感谢,谢谢两位大大的打赏,第二更了!今天无语尽量争取四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042章 地(第三更)

    望着眼前的李子诚,汉森知道如果想让自己的建筑行在中国拥有一席之地,或许这将是自己最好的机会,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沉默片刻,他在脑海中思索着青岛的发展方略,以便以青岛为理由说服眼前的李子诚接受自己的建议。

    “而德国在青岛城市发展中的基本理念主要是:以青岛为龙头,以胶济铁路沿线和全山东腹地为龙身,以黄河口至黄河河套为势力范围,以胶州湾和沿崂山湾海域为海上通道,幅射中国沿海城市和亚洲太平洋与欧美。……概括的来说就是一城,一港,一路,一海洋,青岛的设计者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塑造一个具体而微的柏林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时期的城市设计理念占有主导地位,而在此时的中国显然具有超前的以市场为中心的综合城市功能。

    1一个面向全世界的贸易自由港与自由地,

    2一个以铁路横向分布南北纵横连结的山东与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与金融中心城市,

    3一个风景优美,高效城市管理的宜于生活与创业的生态城市,

    4一个有广大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城市,

    5一个全面开放,能吸纳中外文化精英,促进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城市。

    6一个法治严明的文明城市。”

    话至此时,汉森却示意自己的儿子展开一副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手指着陇海铁路的终点,海州。

    “李先生,在地缘上,海州沿海地区与青岛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其发展完全可以借鉴青岛的发展理念,也就是一城、一港、一路、一海洋,在沿海地区,按照欧洲风格设计好一个以港口、铁路为支持的现代化城市,使其象一个欧洲港口城市,而我的洋行和其它公司以及青岛政府,一同用十四年的时间,把一个荒芜的乡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这即是我们的选择!”

    此时在话语间,汉森已经巧妙的把自己和六合捆绑在一起。

    “任何人到达青岛后,都不得不承认一点,德国在那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共公工程,如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现代的下水排水系统,现代化的学校,相当高的卫生标准,有驰名亚洲的海水浴场,经过十年的城市绿化,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花园式的城市,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如果,我们把未来陇海铁路的终点站,变成一座如青岛一般的现代化城市,那么,李先生,仅仅只是依靠土地,也许都可以为您的公司带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收入!”

    沉默不语的李子诚听着汉森的描述,的确,这也正是自己的梦想,注视着汉森,这个五十来岁的德国佬,李子诚反倒有些纳闷,为什么他会觉得自己会在那里建设一座城市,尽管六合将要修建陇海铁路的消息,早已传出,但似乎其它人根本就未注意到这一点。

    “汉森先生,您描述的前景的确非常诱人,但是,你为什么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座城市?在那里已经有了海州!”

    李子诚的疑问,只让汉森堆出了满面的笑容,说了半天的他,喝了一口茶清了一下嗓子,然后把视线投给自己的儿子,正是他给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

    “因为,您有火车站!”

    海因德?克伦斯在得到父亲的暗示之后,立即接腔说道。

    “在中国,尽管很多人得到了铁路的修筑权,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依靠火车站进行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或许征地会耗尽很多资金,但是,如进行适当的开发、管理,回报却同样是惊人的,当然这是长期回报,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海州建立火车站,但最终,火车站带来的利润,会由海州当地人所分享!”

    海因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