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无语)-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关注的却是枪响之后,近二十万江苏陆军的动向,而现在我所得到的消息江苏陆军已经动员!

    作为一名记者,在这里我一个外国人,出于对中国局势的关心,我需要提醒中国人,这是一个需要镇静的时刻,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时刻。面对严重危机,最容易出现的是惊慌失措、叫喊呼唤和各种骚动不安的情景,但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是深谋远虑。否则,正常的进程就会被打乱,后果不堪设想。

    是议会!

    或是战争!

    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历史的选择!”

    《画报》吕道维克?诺多《危机!中国!》

    1915年5月2日,海张园的三声枪响,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不祥信号。它告诉中国人: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

    而在这场危机爆的第一时间,人们把视线投向黄埔医院的同时,更投向了江苏境内以及胶澳特别区的一座座江苏陆军军营,江苏陆军,在去年,这支诸省陆军之中,唯一一支在服役时需宣誓“效忠国家、服从法律”的军队曾被视为未来“中国”的范本部队,这支被国民称为“民国脊梁”,被西方观察家称为“中国现代军事力量象征”的部队,顿时成为了世人关注的对象。

    正像之前人们的赞赏一样,在危机暴后,这支部队即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休假的军官未接到电报即纷纷返回部队,军营外出营的士兵更是在闻信后第一时间返回军营,各部队在第一时间向士兵分弹药,打开武器库,检查重武器,近二十万江苏陆军在短短数小时内完成了战争准备。

    愤怒,这支军队完全被前所未有的怒火所笼罩着。没有人知道,下一步会生什么。

    “我们曾为国浴血奋战,经略使更不惜倾家为国,而国家是如何回报的我们,是三子弹!”

    愤怒,由不得他们不去愤怒,江苏陆军是唯一一支宣誓效忠于国家的军队,也是唯一一支愿意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军队,可是他们所看到的却是,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付出,唯一的回报,是三射向李子诚的子弹。

    怒火在这支军队的第一个角落弥漫着,士兵、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无不叫喊着“复仇”,无不叫喊着要用行动代替言语。

    青岛,这座因“胶澳事变”而名扬中国的城市,在半年前,这座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战争的痕迹,在停战之后,青岛的大规模重建,在德裔工程师的规划下,通过三万余建筑工人的努力下,在春节之前,居住在千座帐篷之中的失去房屋的百姓,都已搬进了重规划设计的新居,此时的青岛几乎已经找不到战争留下的痕迹,同样这里的华埠、欧埠的分别亦随之消失,这座回归中国的城市,已经不再由华人止步的场所,而城市的规划也趋于统一,德治时期欧埠的规划条例被扩张至城市各个角落。

    随着战争的结束,大量的因战争离开青岛的商人们,又纷纷返回了青岛,原本歇业的店铺,早已重新开张,在战争有些冷清的青岛的市面,又开始热闹了起来,而且随着几座新厂,尤其是四方机床厂和青岛船坞、青岛港的扩建,更让这座城市相比战争之前,更为热闹、更为繁华。

    当夜幕降下之后,青岛的主要街道,一盏盏路灯开始亮了起来,这些连绵的路灯就像是夜幕中的明珠一般,照亮了青岛这座海滨的城市的街道,这些路灯是春节前由临管会出资安置,过去青岛的路灯只局限于欧埠,而现在路灯却早已铺设在青岛的每一条街道。

    在路灯的灯光的照耀下,一个青年快步在路边走着,如果有人留意的话,会看到他在不时用余光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尽管青年的的身穿着便装,但是看着他的腰板和走路的资势,任何人都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青年的身份来,他是一名军人。

    青年很快拐入了一处漆黑的巷道之中,在黑暗的掩护下青年来到巷道的深处,然后在一个木门前,轻轻的扣了几下门环,扣动的声响很规则,显然有了事先的约定,当木门吱一声打来的后,青年便侧身闪了进去。

    此时的独院内见不到一丝的光线,当青年在黑暗之中推开独院内的正房的房门时,才透过一道光线出来,青年便走进了房屋之中,青年随手关了木门,原本透过一丝光亮的独院再次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要铲除贪官污吏,才能达到“共和维新”,建设新日本的目的。”

    又有一名青年军官沉声说着。

    “可不是吗?国民苦不堪言,士兵们的家人也一样!当我们在青岛前线和日本人打仗的时候,不少兄弟的家人却在卖掉他们的妹妹,来换饭吃,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自己也吃不到,他们捱饥抵饿的,苦苦忍受着这一切。”

    另一名青年军官的话,换来却是所有人的一阵沉默,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军官并不仅仅只有江苏陆军的基层军官,其中还有中央陆军以及海军炮台部队的军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年青,在这十几名军官中,最年青的不过只有十岁,年长者亦不过二十二三岁,他们大都是陆军军校或江苏陆军教导总队军官教育队刚刚毕业的青年军官,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显得如此的激动。

    “大家听我说,经略使一直致力于改变国家现况,但是以袁世凯为的北洋集团,却无意改变国家,经略使一直致力于通过协商解决国内的问题,可是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回答经略使的善意,他们是用子弹,用最卑劣下流的暗杀,作为回答,我们绝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他们是聋子,只有出我们的枪声、炮声,他们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现在是军队采取行动的时刻了,中国欲富强,必须对行以军国至,对内修以民权,对外争以国权!”

    灯光下的声音显得很是激昂,室内的几名军官纷纷点头赞同着。

    在同僚们纷纷言的时候,蒋志清却出人意料的沉默着,对于“张园案”他的胸中同样溢满了怒火,可相比于那些同僚,他却觉得这件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他倾向于袁世凯的解释。

    可是谁派人刺杀经略使呢?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答案不断的出现,可是他却是不愿意面对。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昏昏浊世吾独立,义愤燃烧热血涌……”

    就在这时歌声从盛毅的嗓间迸出来,他的歌声中压抑着愤怒的情绪,周围的青年军官们也随着唱了起来。

    “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贤者见国衰微征,愚氓犹自舞世间。治乱兴亡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共和维新春空下,儿连结为正义!胸中自有百万兵,死去且留万世名;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

    对于这歌,他们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在过去的半年中,在军队中,在民间,最为流行的正是这歌,这名为“青年中国之歌”具体的创作者不知为何人,但是这歌却深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军官的喜爱,哥中提到汨罗江、离骚,无不是表明他们与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样的。

    “……苍天震怒大地动;轰轰鸣鸣非常声;永劫眠者不能寝;中华觉醒在今朝;且观九天云垂野;又听四海浪哗然,革新机会现已到,夜起暴风扫中华;天地之间落魄人。迷茫不知道何方,尘世曾夸荣华者。谁家高楼还可见;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销。人生但感意气过,成败谁复可置评;离骚一曲高吟罢,慷慨悲歌今日完。吾辈腰间利剑在,廓清海内血泊涌!”

    一曲毕了,蒋志清反复念叨着歌中的“功名不过梦中迹,唯有精诚永不销。”两句,最后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十几名军官,他们之中,军衔最高者是他,不过是中校,其它人不过是尉官,他们又能干什么呢?

    又能改变什么呢?

    “没有命令!军队是无法调动的!”

    一声长叹之后,房间内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未了,几名青年军官恨恨的用拳头砸着桌面。

    “吾辈腰间利剑在,廓清海内血泊涌!”

    “吾辈腰间利剑在,廓清海内血泊涌!”

    在军舰驶出鹰游门进入航道时,站在甲板的萧宝珩却是在心下喃语着这两句话,此时“同心”号巡逻舰正在加压提,尽管这只是一艘3366吨的防护巡洋舰,但是无论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