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中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甚至还可以获得上百亿元的巨额外汇,有了那笔资金,公司不难能抵制战后的倾销,同时还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工业体系
但是,用资金抵制倾销,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术可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有时也只能如此
“的确,以公司的财力,完全可以抵挡外部倾销,但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却是无法改变的,穆经理,难道就没有比这好的办法了吗?”
范旭东的反问,使得穆湘玥神情变得极为凝重,他将视线投向着窗外,在思索片刻之后,他才反反问道
“怎么,明俊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穆经理,我举个例子,以英国卜内mén公司为例,其一直垄断着中国以及日本的纯碱市场,在大战后,受限其产量以及需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日本的纯碱市场供应受到影响,而永利正是借此良机进入日本市场,并得到了3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我们得到了75%,不过现在对于卜内mén公司而言,他们面对的却是突然ji增的本国市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战争结束后,其势必又会卷土重来,其见到中国自己的制碱企业成功了,一定不甘心与我们共享市场,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其会调来一大批纯碱以低价在亚洲市场倾销,企图以此挤垮永利”
“嗯”
穆湘玥点了点头,作为一个生意人,换做他,他也会这么做
“这是常理”
“但是永利公司与卜内mén公司实力却是相差悬殊,显然无法正面与其抗衡如果永利公司也降价销售产品,用不了多久,实力就会损失殆尽;如果不降价,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收回,两生产无法进行,用不了多久,永利公司照样破产”
范旭东这会只是以永利为例,尽管永利现在有着“中国第二大化工企业”的名头,可是远不能同卜内mén公司相提并论
“这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自言自语的同时,穆湘玥的神情显得为严肃,对战争的低价倾销,在关税保护之外,能用的法子,也就只有竞价竞争的法子,这一招实际上就是比谁的钱多,谁的钱多,谁才能在竞争中支持下去,而这种竞争意味着,在战争时期积累的财富会在这个过程中迅流失
所以,相比于此,公司愿意把希望放在致远出任国务总理后,通过收回关税权,从而实施关税保护,以避免他国的低价倾销
“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换一个思路呢?”
换一个思路?
范旭东的话,却让穆湘玥看了他一眼,换一个什么思路?
“竞相降价,是正面迎敌,在三十六计里,不是有围魏救赵吗?”
“围魏救赵?”
眉头微敛,穆湘玥在嘴边喃语着这四个字的同时,亲自给范旭东倒了一杯茶
“——来先喝点茶”
同时借机在脑海中思索着范旭东的这个围魏救赵,
而在喝茶的时候,范旭东则瞟了一眼他的手表,这时是5点差一刻从进入这间办公室,他已经和穆湘玥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正在不断的把话题朝着他所需要的方向引去
“仍旧以卜内mén公司为例,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化工业英、德两国企业垄断了70%以上的市场”
在举例时,范旭东仍旧用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着例子
“因为本国需求的关系和产能关系,现在卜内mén公司能远到美洲的诸如染料之类的化工品的数量就不会太多,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及美洲市场肯定缺货……”
“美国市场?”
范旭东的话,已经让穆湘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心中有一些疑问,但是他并没有打断他的发言
“穆经理,以苯酚为例,苯酚是煤焦油产品,而英国的煤化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以全世界70%的苯酚大部分是从英国进口的,在英德宣战后,英国议会下令征用国内大部分苯酚,用以制造三硝基苯酚,也就是苦味酸炸yào输往美国的苯酚一下子大幅度减少……”
听到苯酚,穆湘玥的chun角微微一扬,减少了75%,在范旭东解释时,他在心里如此说道,公司早在战争前,就已经开始生产苯酚,而且同时还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了近万吨苯酚,因为英国的征用,直接致使世界苯酚市场的供求规律发生了作用,苯酚价格猛往上窜,去年8月份每磅10美分,到今年2月涨到1。25美元,可以说仅此一项,公司便挣到了过一千万美元的纯利润,而那笔钱又变成了重型机械设备,那些设备是战前定货,按现在钢铁价格ji增,到年底时,那些设备单是钢材,就几乎相当于当初的付款
“美国国内的苯酚供应情况直接导致了苯酚价格的长涨,同时,也令一些企业开始试图自建苯酚合成厂,除去杜邦公司这样的传统化工公司之外,像托马斯?爱迪生为了制造留声机唱片,同样也需要苯酚,所以他也计划办厂,不过这些企业最终都要等到年底才会投产”
连连点头赞同的时,穆湘玥再次为范旭东倒上一杯茶的时候,他望了他一眼
“可是在美国的市场紧张的时候,共和染料每个月生产的达多两千吨苯酚被卖到了什么?”
范旭东突然将话峰一转,开口问说,
“之前,我曾看过一份旧报纸,民国三年,中国向英国进口了一千吨苦味酸炸yào”
在放下茶杯的同时,范旭东将视线投给穆湘玥
“可民国四年一月,我们向英国出口一千五百吨苦味酸炸yào两千吨苯酚原来,我们生产苯酚都卖给了英国人制做炸yào去了”
“炸yào的利润很大”
穆湘玥如实的回答道
“炸yào的利润的确大,可在向英国出口炸yào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像染料一样”
反问着,范旭东又自行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对啦现在有一个词叫“战时特需”,我们的企业优先满足英法俄协约国成员战争需要的战时特需经济”
面带着微笑着,范旭东望着眼前的穆湘玥
“可我们却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我们的专注,导致我们无视了另一个庞大的市场,的确,未来随着我们的以及英法自身产能的发展,我们会把商品卖到美国,可是这时,杜邦公司、爱迪生的工厂,都已经投产时,当我们大举进攻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同美国商品竞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美国的产能膨胀的同时,我们的市场,却因为我们的短视,被人为的缩小了”
“你说很对”
在沉思片刻后,穆湘玥才意识到范旭东说的是事实
“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们在全力发展战时特需时,不仅仅只把眼光盯在jiāo战国,同样要把眼光放在整个世界,就像美国,美国的化工业落后于欧洲,战前,英德两国化学工业品占据着美国65%的市场,如果我们现在全力填补美国市场的空白,不仅可以阻断美国自身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可以抢占英德两国在美市场,当我们在美国站稳脚之后,即便是战争结束,英德两国化工企业,想实施倾销政策,也必须要考虑,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
听着范旭东的讲述,穆湘玥却是只觉眼前一亮,他把“战场”从中国扩大到了美国,甚至整个亚洲、美洲,在这样的大战场环境下,即便是最强大的企业,也不敢擅自打响价格战,他在中国打价格战,中国就可以在美国将他们拉入价格战,最终投鼠忌器的英德两国化工公司只能……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前提下,即便是他们再不心甘情愿,也只能通过谈判,同时我们分享世界化工品市场当然,现在干晚了一点,不过,毕竟算是开了个头,现在还来得急,等到明年,可就来不及了”
在说“毕竟”这两个字的时候,在穆湘玥的办公室里,范旭东挥动着手加重了语气
“不得不承认”
点点头,穆湘玥接着称赞道
“这的确是一个“吞”魏救赵的办法”
在称赞之余,他又说道
“不过,这个办法,似乎只适合于化学工业,这个特定的,被英德两国垄断的行业”
实施这种“吞”魏救赵有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某一行业被几家大企业所垄断,而化学工业,却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垄断
“至于适用于一个行业,这样至少能给公司节省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