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相比于动辄三百毫米的海防巨炮,飞机的制形成本更低,更有效,飞机不仅是一种防御武器,而且还是一种进攻型武器,尤其是在不久之后,飞机完全能够派上大用场。
“鱼雷攻击?”
韩武惊讶的问道,而李子诚则是点点头:
“没错,就是鱼雷攻击,有了它,这海上的要挟便不再是什么要挟总算是能睡着踏实觉了”
在说话时,李子诚禁不住长出一口气,打从自己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再过几个月,欧战打响,没有英美德法的钳制与平衡,日本借着进攻青岛德军的表面,在自己的连云港登陆,而现在,有了鱼雷攻击机,要担心的反而应该是日本人。
别说日本的军舰,就是全世界的军舰,这会也没有装防空炮的。面对飞机实施鱼雷攻击,军舰完全就是任人鱼肉,眼前的这架鱼雷攻击机会开启海防的新模式,使世界海战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这个空对海的时代则是由中国人开启的。
这时冯如悄然敲着机身,然后看着已经走过来飞行员,头戴皮制风帽面戴风镜的朱斌侯。
“怎么样?紧张吗?允章”
朱斌侯没作声只是径自将防风镜的束带扣紧一些,满面尽是即将试飞的亢奋。他先站到浮筒上,再踩着机体下方的踏脚处一攀,便翻到下机翼上面,再从那儿爬进驾驶座。
相比于冯如这位工程师,出身富家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陆上能驾车,海上能驾艇,天上能驾机。他非常向往能在天空驾驶飞机飞行。在国内少数人赴欧学飞行的影响下,去年他再度前往法国进修飞行,开始在慕连航空学校,后来在微拉库相航空学校进修飞行。四个月前,刚刚完成全部学业的他,接到其父朱志尧的电报,说在连云港有一份与飞行有关的工作,于是他便来到连云港。
作为连云港第一名真正的飞行员,一来到连云港,他便在中华飞机制造公司担负起试飞以及新飞行员的培训,而这一次新型飞机试飞,他更是当仁不证。
“今天天气好、视野好、风又平稳,是个飞行的好日子。”
头戴飞行帽朱斌侯在扭头说话时,看到一旁的电影摄像机,便冲着镜头咧嘴一笑,当他把视线朝董事长看去时,却看到董事长冲他悄然点下头,而他则回了一个法式的军礼。
坐在机舱内,朱斌侯仔细检查着飞机的仪表,这架飞机的仪表很复杂,之后才说道。
“仪表检查完毕”
“左浮筒优良。”
“右浮筒优良。”
地勤立刻大声喊道,随着他们的喊声,所有人都明白,试飞即将开始。
“检查机翼舵面。”
朱斌侯推动面前的操纵杆和脚下的踏板,让机翼上的舵动一动。
一切正常,没有异状——看到工作人员们打的手势后,朱斌侯大声喊道。
“准备工作完成,请求出库。”
“同意”
然后两个人再从后面合力推动,让水上飞机离开斜坡约三公尺远,孤伶伶地浮在仓库并排的笔直海岸边。
“就要起飞了吧?肯定能成功吧。”
萧潇的声音传了过来,他看着那飞机,目中却全是跃跃欲试的容貌,在连云港,第一次看到那些小飞机之后,他便迷上了这能在天上飞的家伙。
在飞机离开仓库后,朱斌侯便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动机启动的开关。
“咚……”
伴声一声轰响,在火药助力下,星型发动机开始传出突突的轰鸣声,飞机发动机非常吵,刹那问。轰隆的发动机成为海天之间唯一的声,此时机身多了小幅的抖动。同时,螺旋桨开始旋转,机体立即平顺地往前滑去。
螺旋桨送来的风,吹到站到仓库前方走廊处的李子诚等人等人的脸庞,而冯如和他的学生们这会却已经到了船上,他们则紧张的看着正在加速的飞机。浮筒在海面上留下二道白色的水痕,机身慢慢滑过海面,并且开始转向西方。
海上的小艇与岸边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小艇上,几个打着***的汉子全是一副准备随时跳下水救人的打算。
在众人的期待中,朱斌侯将左手边的推进器操纵杆推到最前面。轰隆声升高,机身震动得愈加剧烈,隔了一拍,机身加速将他的背压向座位。
在朱斌侯的视线中,前面的一切似乎晃。感觉飞机开始滑水不久,机首稍稍拾起,前方的水平线就看不见了,轰隆声依旧震耳欲聋,水上飞机在水面全速滑行,浮筒后侧激起两片水花,但都被螺旋桨的风吹散了。
“起来,快起来,快……”
和所有人一样,看着那在水上滑行的飞机,李子诚大声喊着,终究在众人的喊声中,那浮筒离开了水面。一霎时,激昂的水花都消失了,水痕也在机体后方迅速地被散去,现在是空气托着机翼浮起了,机身维持着流畅的角度慢慢拉高。
不过是几十秒钟的功夫,飞机便飞到了百米空中,站在仓库前的人们纷纷拿起望远镜看着那飞机。
机体随即徐徐向左侧倾去,继而平稳的回旋飞行,水上飞机带着轻巧的嗡嗡声飞在仓库和造船厂的上空,正方形与长方形拼成的整齐的造船厂厂房,慢慢从下面流过。
驾驶着飞机加速时的朱斌侯,并没有听到下面的喝彩声,他只是感受着风,感受着海,感受着这飞行时的美好感觉。
“庞德兄,怎么样,令公子可是咱们中国第一飞行员啊”
瞧着一旁的朱志尧,李子诚笑说道,谁能想到朱斌侯这位试飞员竟然会是富家公子哥,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有这个家世,怕也由不得他又是学驾船又是学飞行的。
“我敢说,以后就连史书上也得写上他一笔”
李子诚的夸奖时,看着在空中那擦过头顶的飞机,虽然心下有些担心,但朱志尧却还是忍不住得意一番,但嘴上却谦虚道。
“致远老弟,多亏了你啊,若不是你,这小子,还在法国野着那”
自家儿子自家知,对儿子朱志尧可谓是再了解不过,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有飞机给他飞,以至还给了他航空俱乐部的首席教官,现在更给了他江苏陆军航空队大队长头衔,那小子没准还窝在法国学飞行,看来指往这小子做生意是不行了,哎,就让他在天上飞着,看看能不能在这上面光耀门楣吧。。。
第214章 一堆玩具(求月票!)
“兹……”
如撕布一般的枪声在云台山下的靶场内回荡着。
在一个三脚架上一支看起来非常简陋的机枪,事实上,以任何人的眼光看来,这么一架机枪,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根本就是一些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shuhaige。'
而在去年,当莫凡所在的二轻机械公司第一次制造出这种机枪的样品时,莫凡这位参与了二年式通用机枪生产的助理工程师,也被这武器的粗制滥造给惊呆了。
可当那架看起来粗制滥造的二年式通用机枪,被抬到靶场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它的表现给惊呆了。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他的高射速,每分超过1200发的射速,这样的高射速使得它成为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可怕的火力压制武器。由于如此高的射速使人类耳朵无法辨别出射击中的单发子弹声音,所以枪声听起来好像撕布声,在试验场上,公司工程师费雷德克?辛普森曾形象地称其为“撕裂油布声”。
可是这么一件武器,却有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的缺点。
如撕布似的枪声突然消失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莫凡便看到机枪后原本操作机枪的射手、副射手忙活了起来,换弹链、换枪管,好不忙活。
“由于二年式通用机枪为了减轻重量采用非常轻薄的枪管,因此枪管升温的问题非常严重。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在设计中采用了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虽然熟练的射手更换枪管更换只需要几秒便可完成,但还是因此而降低了火力持续能力。所以在二年式通用机枪操作手册禁止用连续不断的点射打出超过250发弹,并列明实际射速不应超过每分钟300~350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枪膛磨损和过热的问题。”
莫凡的解释只是韩武等人纷纷点头,这正是他们在《江苏陆军武器装备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提到的二年式通用机枪最大的不足——火力持续性差。
“二年式机枪的不错,至少比水冷机枪方便!”
赵齐云这位江苏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