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无语)-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沙元炳稍思索片刻。

    “现在公司帐上有为三厂准备的60万两,若是再凑些差不多就有一百万元之数,若是按这四成首付算,买四五万锭的设备到还是能做到的,与其建新厂,不如先把一、二两厂扩大,这样费用省下许多,再则,咱们可以同六合签下一个大合同”

    “大合同?”

    “咱们同六合签一个二十万锭,甚至三十万锭的供货意向合同,当然这合同只是未来的意向,可咱们让全中国都知道,咱们大生,一次向六合买了几十万锭的纱机,单就是这份合同就能轰动全中国,现在全上海的纱机不过才四十万锭,只消这个合同一定,大生的名气出去了,六合纱机的名气也跟着出去了,咱们现在买不了那多机器,可其它人却能买,你买点,他买点,这六合纱机自然就能造出来了,”

    “行,就这么办”

    听着这话张謇立即拍板定了下来,接着他又是一叹。

    “李致远啊,夫,也就只能帮上这个小忙了”

    “张謇,张季直”

    看着穆递来的两份合同,李子诚忍不住念叼起这个名字。

    对于张謇,没有任何人会用“商人”去形容他,即便是在百年后,这个人也是一个足以让后人景仰,让后世所有商人自愧的人物,这个人在短短二十年间创办了数百家企业,涉及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和公益事业。

    南通人享受着这位状元公给他们带来的福利,从生到死的衣食无忧,育婴堂、大中小学,工厂彻底解决学习和工作的问题,出行有宽敞的马路,喝的得自来水,用的是电灯,病了有医院,老了有养老院,死了有公墓。

    而更为重要的是张謇在南通建了中国第一家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建立了医学学校、纺织学校、工程学校、水产学医,一所所学校改变了南通,南通几乎是在张謇个人的努力下,建成相当完备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和慈善体系,在那些年间,他坚定不移的推行着南通的商人自治,可以说自己想象中的连云港,在某种程度上,就参考着、借鉴着南通。

    “藕初,如果你我,能做到张翁五成之功,就足够了”

    一声叹息,李子诚却摇摇头,张謇能做到的事情不是自己能做到的,同样自己能做到的张謇也做不到。

    “致远,你也太谦虚了,张翁基创十余年,才得今日之成,若六合得十年之功,怕……”

    李子诚摇摇头,自己指的不是他做实业的心,而是他的那份公益之心。

    近代以来,办实业者有之,办教育者有之,办慈善者亦有之,而将三者整合于地方自治的名义下,作为一个社会改造的系统工程付诸实施者,则唯有张謇。而这恰是自己需要向张謇学习的地方。

    “说实话,若是有机会,我想请张翁来连云港,顺便再求一副字”

    “字?”

    “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全任自己良心去做”

    微笑着,李子诚站起身来望着这连云港,正是凭着那副良心,张謇做了很多人不敢也不想去做的事情,也正因如此,他们这样的商人才会被称为“实业家”,而非工商业巨子。

    “良心这一点,我要向张翁好好的学学”

    头一抬,李子诚却又一笑。

    “不过,咱们更要学的是这个地方自治,这才是咱们的护身符”

    (三更了总算是补齐了,希望各位大大原谅无语的昨天的失信)。。。

    更多到,地址'(m)無彈窗閱讀'

第097章 连污巷(第一更)

    第097章连污巷

    宽阔的大街上非常热闹,酒肆茶楼饭馆的越修越多。

    大街两旁,什么绸缎布店、花纱铺、故旧店、玉石珠宝店、文房用具店、针线刺绣铺、鲜鱼海味店、花果行、书店……嗯'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一个没有。

    “苏南茶楼”

    “武昌饭店”

    “湖南菜馆”

    “颖州饭馆……”

    瞧着宽阔的大街两旁这门店挂着的牌子,任何人都会惊讶于连云港的不同,道路两侧用木头建成的商铺,虽说十间能租出去八间,可却大都是饭店,商人的眼光是尖锐的,连云港这地方一下子聚了几万劳力,任谁都知道这是一片大市场。

    集因人兴、市因人旺,有了人,商业自然而然的也就兴旺起来,酒馆、饭店、窑子、甚至于赌档,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接连不断的出现在连云港的“街头巷尾”,每天都有新开张的店铺,自然的沿着未成的“中央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区”街道两侧的木制临时建筑也越来越多。

    进了十月起,这房租便仅次于纱机,成为公司最大的进项,上千家用木梁、木板搭建成木板房,每月数万两的收益,对于公司或许不算是笔大收入,但对于连云港管理公司而言,这却是第一大进项。

    作为“房东”连云港管理公司恨不得把所有的门店都租出去,自然也不会挑三拣四的,也恰因如此,这连云港街道两侧的的商铺,大都带着歧形发展带来歧形商业。

    偷得浮生半日闲

    打从纱机接二连三的出厂,难得闲下来的李子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逛着连云港,这是自己的“城市”。

    离开公司后,独自己驾驶着汽车,看着那宽阔的街道。

    嗯脚下还是夯土路基,甚至连铺路碎石还没铺,街道两边,嗯,视线开阔。几乎就见不着什么建筑,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工棚。

    这就是连云港,一片蛮荒、荒芜但却充满希望,走在夯土路上,原本这种夯土路是禁止行人、车辆通过的,可自己是老板,这可是自己的地盘,有什么不能走的。

    路是土路,而在土路两侧则尽是杂草,只有远处隐约能看到路两边耸立着并不算高的房屋,那里就是连云港市区了,连云港的市区以“中央火车站”为中心,这恰好体现出了连云港位于铁路用地的特点。

    而连云港的市区建设同样也是以中央火车站为起点向周边扩展,自然的,仍然是一大片工地的中央火车站当之无愧的成为这会连云港的“最繁华、最热闹”的所在。

    因为公司所在地位于近港的原因,港口距离火车站有十公里之遥,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身为公司董事长的李子诚或者其它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很少来到的市区,在公司工程表上,除去中央车站外,这里压根就没有一个“优先工程”。

    终于在夯土路上行驶的汽车压上碎石柏油路,停稳汽车后,第一次检阅自己的“王国”的李子诚选择了步行进城。

    “阿四啊,你瞧瞧”

    用力的踩了下脚下的柏油路,虽说这不是炒料路,可路却修的非常平整,可见只要认真施工,认真监管,任何工程都可以建成优质工程,这多亏了那些态度极为认真的德国工程师。

    “这路,就是京城、青岛也没有”

    步入自己的王国,李子诚满面都得意之色,禁不住向自己的跟班显摆着。

    “是,少爷说的极是,若是说这路,就是青岛也没咱连云港的宽”

    阿四心不在焉的答一句,这会他的脑子还停在“科学管理教习班”布置的那道课题,穆先生是公司的经理,而泰勒先生却是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在公司办了科学管理教习班,而他则教习班的学生,学习归学习,泰勒先生还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对公司建筑工地实施科学管理,而这个课题却被布置给了他们,泰勒只负责指导。

    这个课题着实难为了所有人,大家都知道这科学管理是用在工场上的,这建筑工地上也能用吗?现在大家伙都在工地上找着答案,而少爷却拉着自己来陪他“逛街”。

    “瞧、瞧,幸好你只去过一次青……”

    话未说完,剩下的话硬生生的从李子诚的口中吞了回来,在路两侧出现建筑的时候,这象征着自己“成就”的街道却是变了副模样

    柏油路依然是黑灰色的,只不过这会却全变了个样子,脏乱的街道上臭水和垃圾横流,风一吹,那碎纸、树叶什么的满天飞,再一看两边,尽是饭馆,还一些吃摊里,青石板铺成的人行道,上面左一块油污、右一团泥污。

    睁大眼睛瞧着眼前的这一幕,这……这个脏乱的地方竟然就是连云港

    “香玉楼”

    “温玉斋”

    “西香院”

    又朝前走一会,却只看到一个个挂着红灯笼,写着各种各样名称,不时有一些醉意十足,目带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