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龙竹)-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军伍阵列之前,矗立着有百面一人来高的牛皮大鼓,它前方还树立着八百木桩,绑着无数的牛祟,专做祭旗之用。
  这等场面,给人一种肃穆、庄严、威摄、战意凛然的强烈感觉,不但周围观众看着心惊肉跳,满腔激动,那身在军中的每一个甲士,也都热血沸腾,斗志激昂,士气如虹。
  魏襄王站在点将台上,俯视三军,身材微胖的身躯,穿着华丽高贵的王服,头戴平天冠,珠帘垂落下来,带着君王的威严。
  尽管平时魏襄王不具备大能力、大魄力,但这一刻,看到如汪洋瀚海一般的精锐甲士,都是他的军队,他们带着尊敬无比的目光,盯着高台上的大王,使魏嗣他顿时觉得自己厚重许多。
  魏襄王肃穆着神色,挺直腰板,脊椎挺立,好像可以支持起社稷沉重一般。
  “启禀皇上,吉时已到!”内侍长走上前轻喝了一声。
  魏襄王微微点头,线条刚硬的脸庞,转首瞥了太尉魏章一眼,虎目精光,抬手轻轻一点,充满王者风范。
  魏章会意,虎步上前,先朝着魏王抱拳一礼,然后大眼横扫四方,长声高喝道:“誓扫小卫,开疆拓土,将士们,击鼓点兵——”
  “击鼓鼓鼓——”
  “点兵兵兵——”
  将士们口中吆喝着沉重的号子,拉长了尾音,一股雄浑霸气的肃杀之威,煌煌荡开,无所比拟。
  这股号令自南向北,自东向西,一层层传下去,天地回响,络绎不绝。
  “咚——咚——”
  沉闷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起数里开外林中沉睡的飞鸟,沉重肃严,充满浓厚的战争杀伐之气。
  原本就已集结完毕的将士们,开始原地点地,轻微挪动着身子,整理队伍行距,保持横竖一条线,位置调节完毕后,紧接着,长枪、长戈、长斧等长兵器队,开始用兵器尾端撞击着地面,手持短兵的将士,则用兵器轻磕盾牌,没有盾牌的则磕身上的甲胄。
  “破风!破风!破风——”
  瞬间,就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阳刚风云,席卷整个方圆十里空间,天地为之变色,一股无形的军伍气场。
  辰凌站在三军正列之前,因为他是右路军的主帅,浑身锁子铠甲,银光闪烁,胸前系着绊甲丝绦,腰间悬挂着吹毛短发的宝剑,头盔没有戴上头顶,而是揽抱在左侧怀里,右手握着剑柄,肃然挺立,这是出征前,主帅的站礼,等头盔戴上,那就是出征之刻。
  接下来,由魏廷九卿奉常带佗,宣读出兵诏书,上承天命,佑我大魏,出兵讨伐小卫,意在千秋社稷,魏国江山基业,开疆拓土,为实现春秋霸业,大统目标,而顺应天意,尊浩王令,建功立业,凯旋而归……
  “誓扫小卫,开疆拓土!”
  十万大军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个个都是满腔热血,脸庞通红,手中刀枪高高举起,齐齐呐喊起来。
  “三军祭旗——”
  太尉魏章长长的喝了一声,便有八百骑士同时跃出,是都骑卫营的骑兵,纵马冲前,同时抽出腰间佩剑,锵锵作响。
  “杀啊——”
  八百骑兵纵马狂奔,奔至点将台下方,看准那祭台上绑着的牛祟牲口,手起剑落,动作整齐,迅如奔雷。
  此时,八百头牲畜的首级被砍掉,血迹飞溅,骑士们高举那血淋淋地首级,飞奔穿入十万大军的阵列中,这种血光,激起了将士们血气方刚的杀气。
  “杀啊——”
  三军的主帅、副帅、大将、裨将们带头喊了一声,身后千军万马的将士,跟着高举刀枪,齐声喊杀,声势直达云霄。
  “出征——”
  魏王高喝一声,令旗手挥舞大旗,打出了出发的命令。
  各军的主帅这时戴上了头盔,整了整铠甲上系着的战袍,然后翻身上马,陆续行出校场,由于三路军行走的方向不同,因此走出数里后,就在巍峨的大梁古城前方,各自分开,犹如三条长龙,走向不同的方位。
  上万民众,围绕在道路两旁,跟随着自己亲人的队伍一起移动着,哭喊着。
  十万大军,就是十万多个家庭,白发苍苍的老娘,新婚燕尔地娇妻,承欢膝下的儿女,一遍一遍的呼喊着亲人的名字,每一次上战场,总是生死离别,很可能这就是最后一眼。
  军人荣耀,建功立业,背后要付出多少亲人的泪水和期盼!
  辰凌乘在坐骑上,观望着两旁的百姓,一道道陌生的面孔,让他不胜唏嘘,人间离别情,非亲身经历,难以言语形容,忽然,他从人群中,看到了白若溪、靳若若、霍冬儿她们的身影。
  “若溪、若若、冬儿你们多保重!”他挥了挥手,再一次踏上了征程,没有了往日的热血,反而有些厌倦,但是战争不会断绝,而是刚刚开始,从此以后,他大半生都要戎马生涯了。
  辰凌想到此时,忽然心有灵犀地眺望右侧的一片山林,依稀看到了一位倩影站立在树冠之上,丰神如玉,白衣胜雪,超尘脱俗,清丽绝世。
  “师姐,我走了,希望回来时,还能与你坐在一起,赏月谈心,亲吻长夜!”辰凌脸色流露出不舍的神情,但无可奈何,战争在即,儿女私情,顾不及那么多了。
  想到自己的宏图霸业,想到自己杀伐天下,定鼎九州,借助着出征大军的气势,忍不住放声长歌:风卷狂杀,兵临城下。
  气贯长虹,金戈铁马。
  韶华易逝,落尽多少残花。
  且问苍生,谁能一统天下。
  血染万里黄沙,今朝谁家天下?
  醉看几度落霞,泪洒谁家铠甲!
  
  第0541章 赶赴前线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东进,魏军分有三路,每路十万大军,但是并不是所有都集结在京城,还有大部分直接在边关等候。
  辰凌目前掌控的右路军,只有五万多人,还有一半兵马,在东部边关驻守,等待合兵在一起。
  魏国三路大军,东北方面是左路,正东方向为中路,东南方向为右路,这三路军分别插向卫国的三个军事、政治、经济要地,为别是卫国都城朝歌,卫最大的城市濮阳,第三个战略要地是曹州,与宋、魏接壤,是卫国南部的门户,当地驻守有大军。
  大梁城距离卫、宋两国很近,虽然富裕,但无险可守,不利于魏国的大业,当年魏惠王迁都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为躲避强秦的骚扰;二是为争霸中原。
  《史记》记载的迁都时间为魏惠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339年,迁都的原因是当时秦、赵、齐联合进攻魏国,商鞅施诡计俘获魏将公子印,大败魏军并且攻占了魏国的旧都安邑,魏惠王被迫迁都。
  迁都定在大梁城,魏惠王觉得大梁处于四水八流之地,土地肥沃,大梁又是中原中心地带,城民富裕,有利于魏国战略东移,但忽视了他的不利一面,使得魏国迁都后,不断面临齐、赵、楚的反击,动辄威逼京都,一直无法崛起。
  辰凌带军上路之后,吩咐不论新老甲士,腿上都要捆绑提前备好的沙袋,这样走起路来,增加任务量,让士兵疲惫,但是辰凌放宽了行军日期,既然将士们感到没那么疲劳,同时还增强了体质。
  三日之后,大军来到了魏国东南部边界一带,与当地驻守的五万大军集结在一起,开始重新整军。
  首先安营扎寨,辰凌吩咐将士把五万新到的大军营寨设在一处高丘之上,紧扼往东入卫之路,背山面原,只见十许里外灯火如星光,漫山遍野尽是敌营,使人见而心悸。
  各营盘开始挖壕沟,筑堤坝,搭建塔楼,防止卫国狗急跳墙,夜中前来偷袭。
  辰凌在古代历史中,经常看到双军交战,后方粮草被烧而溃败的例子,特别调动五千精兵,把守十万大军这三个月的粮草仓库,辎重粮饷、兵甲武器等,都是后勤保障,如果这些东西出了问题,仗就没法打了。
  两军会合之后,辰凌并不急着冒进,而是重新划分麾下的部将职责,让这些将领相互熟悉,以免到时候指挥不灵,被敌军冒充炸营等,同时严肃军机,颁布临时六条斩将令。
  一严重违逆军纪者斩!
  二消极怠工、扰乱军心者斩!
  三临阵脱逃、不战自溃者斩!
  四喝酒、贪色贻误战机、导致大败者斩!
  五纵容部下奸淫掳掠、烧杀抢夺、军纪松懒者斩!
  六因一己私利,故意拖延战机,见死不救同伴者斩!
  辰凌颁布了六条最新斩将令,意在严整军纪,吻合慈不掌兵的道理,两军会合的次日,就召集各部都尉以上将领者,开扩大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