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龙竹)-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森林了。”
  
  第0439章 就差他了
  
  辰凌哈哈一笑道:“说的好,以孔夫子之博大,不言怪力乱神,却修《易》而纬编三绝,况乎我等也?若有助于建功立业,料敌先机,预测茫茫未知,推算吉凶,未尝不是以有算无,占了优势。”
  剧辛听燕王一席话,颇有深蕴,微微点头,似乎找到能赏识他的伯乐一般,打自内心的高兴,千里马常有,但伯乐却不常有,天底下有才的人很多,但能被赏识、启用的人却很少。
  当然,这与古代选贤任能的制度也有关系,没有背景和宗族势力、名望,很难被放在重要地方,没有展示的机会,自然就突显不出过人的才华。
  苏代在旁道:“要说人杰,我们在大梁却是见过这样一个人物,文武皆能,令我等这些自以为才学深厚的夫子,都自叹不如呀。”
  剧辛转头道:“苏先生说的可是魏国都骑统领辰凌吧?”
  “正是,此人文采极高,折得才女的诗冠,武功深厚,击败山河榜的著名剑手,如果能把此人也拉到燕国了,声势定能浩大,平稳眼前公子平之乱,不在话下。”
  辰凌一听,心中苦笑,想不到这两个历史名人,对自己如此推崇,微笑道:“他也被寡人重金聘请了来,此时正在襄平城国府馆驿内,向魏国借来评定内乱的。”
  苏秦笑道:“这一人可很贵,我国给出五万大军一年的粮饷,魏王才肯派他来燕国辅助一臂之力,仅携带三百骑士而已,这魏襄王,可真精打细算,小气得很!”
  “五万大军一年的粮饷,折合黄金,也得十万来两了。”剧辛和苏代都露出吃惊面容,想不到辰凌如此昂贵,更想不到燕国如此大手笔雇用人才,让二人都感到一种‘弃暗投明’‘良禽择木而栖’的感觉。
  辰凌此时以燕王的身份,自然表现的非常慷慨大方,说道:“不算什么,只要有助于燕国,寡人宁可节省王宫开支,也不会省在人才上,现在有剧大夫、苏代大夫到来,燕国更是如虎添翼,正好,苏丞相刚才为军机大臣们宣读完变法十论,二位也阅览一番,咱们君臣之间,没有外人,一同商讨细节。”
  剧辛、苏代二人刚来到燕国,与燕王可谓头次谋面,正式相见,还没有任何官爵在身,燕王竟如此礼贤下士,让他们一起参与变法大事,一时都感到受宠若惊,满腔热血,感激涕零。
  当剧、苏二人交替看过这《治燕十论》上下卷后,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里面很多内容,几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比起李悝《法经》,商鞅《治秦论》更加详细具体,更有突破性,如果真这样推行下去,何愁燕国不崛起诸侯之巅,后来居上,称霸天下!
  半个时辰过后,两人终于轻叹一口气,对苏秦和燕王之间要推行的变革,钦佩不已。
  剧辛道:“这‘治燕十论’,如果真能一步步推行下去,顺利进行,改变民风,国家富强,文化民俗,脱离旧昧,燕国占据东北边塞之地,逐步蚕食而下,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苏代也叹道:“此法论,可谓战国法家集大成之作,新颖却符合潮流,眼下如何实施,却成为了重中之重。”
  燕王道:“纵观百年内诸侯变法,任何一国都不是一撮而就,都要经过血腥之路,有坚韧之心,因为越是公平开放的政策,就越容易损及固有利益的获得者,无论在哪个国家施行,都会遇到强大阻力,不过在燕国这股反抗力量极其有限,因为燕国王室、世卿贵族本来就比较单薄,经过相国哙与公子平的内战,齐国的侵略,杀掉了一批,一些世卿迁离了燕地,近来听到燕国内战又要爆发,都不肯迁回,正是推行变法的好时机,当地宗族、旧贵阻碍力量,并没有其他诸侯国强,因此实现的希望非常大。”
  这样一说,苏代、剧辛二人都放心一些了,毕竟涉及变法,肯定要和老旧贵族发生利益冲突,难免周旋一番,当年秦国商鞅、韩国申不害、楚国吴起、魏国李悝等变法,哪一个不是严法酷刑,血腥杀戮,才革出一片新景象来。
  辰凌看着二人道:“很快,朝廷编制就要张贴出去,宣布正式变法开始,任免各部门的官职人员,两位来的正好,剧辛先生善于兵家,正好在枢密院任指挥使,掌管军事调度权,苏代与丞相同出一源,就进御史台,做御史大夫吧。”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辰凌对这两人并不疑心,因为历史上写的很明白,燕昭王变法之际,这些人都是闻讯赶来,得以重用,终生在燕效力的重臣,他们的才学,更是被写进历史,传了两千多年,史公立传,经久不衰。
  剧辛、苏代彼此看了一眼,彻底被燕王的气度折服,跪拜下去,感谢知遇之恩。
  辰凌亲身扶着二人手臂抬起,毫无君王架势,亲切道:“日后我等就是君臣关系,终生不离不弃,相互信任,也希望二卿不要辜负寡人厚望,即使有一天,权势倾国,也要戒躁戒傲,为我燕国效尽全力,完成统一大业。”
  二人连连称喏,剧辛蓦然道:“要推行办法,还得需要一位像商鞅这等精通法家与兵家的坚韧人物,苏秦丞相才学纵冠六国,鬼谷高徒,不在张仪之下,纵横捭阖,总领朝政,都没有问题,不过要推行变法,却需要一个主推人物,此人性格得刚毅、果断、懂隐忍,精兵道,剧辛推举一人,可堪大用。”
  辰凌心中一动,问道:“哪一位高贤?”
  “魏国名将乐羊之重孙,乐毅,乐家随着魏国中衰下去,由于近些年家中人不像其他大族经商笼地,一度衰微下来,那乐毅今年只有二十五岁,五年前自魏入赵,担任一位公卿府上的中庶子,与在下私下有厚交,剧辛知此人,素有大志,常自比管仲商君,奈何一直没有施展机会,报效无门,如果燕王能委以重任,剧辛愿亲自带此人来投燕。”
  “乐毅?”辰凌心中一听他的名字,乐开了花,就差他了。
  其实先前辰凌通过淳于臻传话给苏秦,让他向赵王借剧辛的时候,能打听一下乐毅的消息,但由于剧辛不了解此去燕国仕途凶吉如何,能否得到燕王重用,心下无底,因此没有引介,此时见燕王年轻有为,壮志凌云,有圣君仁主之相,又不惜高爵广纳人杰,令人折服,由此才主动提出要把乐毅请来,主推燕国变法。
  
  第0440章 朝中阻碍势力
  
  剧辛要亲自回赵,秘密找乐毅,一起到燕,主持变法,让辰凌欣喜万分,担心节外生枝,叮嘱道:“寡人会人跟你悄悄回赵,最好神不知鬼不觉把他带出,以免被赵人盯住不放人。”
  听了燕王之言,剧辛苦笑万分,摇头道:“大王,您把我等当人杰,可是在赵国,人才济济,文臣武将多不胜数,赵王天生勇猛,智慧过人,自诩一人,就能顶得过谋士将帅多人,谁又真正看得起我等这出身卑微,中道没落的寒士呢?”
  辰凌想一想也是,他如此看重乐毅,完全是因为对方在历史上的地位,史书记载的,就连鬼神之智的诸葛亮,在为出山之间,常自比管仲乐毅,可知乐毅的才学与能力。
  不过他如此看重,赵人和天下人却不这么想,未免过于担心了。
  辰凌微微一笑道:“那好,这件事就交给剧大夫去办理,快去快回,有任何要求尽管提出,到时寡人亲自出城迎接。”
  剧辛闻言感动,长袖一揖到地,拜别燕王,分别时竟有些涕零,被君王如此仁礼之心而深深打动,如同后世赵云回公孙瓒身旁,辞别刘备时的情景,好在他不日就要归来。
  接下来,四人围绕十论,又仔细研究一番,眼看四月春耕就要来临,甚至在赵国、齐国甚至已经开始农耕了,所以变法不能再拖延了,即将推出,所幸燕地苦寒之地,三月底才春暖花开,比赵魏韩齐要晚了半个多月。
  逐条增减之后,确定先后推出的顺序,《官制论》《土地论》《赋税论》率先推出,都是变法的前提和基础,先要确定机制和官员,然后由人开始执行,这几项完成,后面就好推行了,因此集中精力先拿下这三项变法内容。
  由苏秦牵头,苏代配合,撰写变法总纲和朝廷檄文,明日起,还要找一批中庶子、少庶子的文吏抄写变法内容,时机一到,快马发放各地,开始实行。
  当晚四人在宫内用膳,君臣同席对饮,讨论一下午,丝毫不觉劳累,反而畅快淋漓,尤其是剧辛、苏代,压抑心中许久的抱负,怀才不遇的心情,都彻底爆发出来,热血激昂,斗志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