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听,斗将?淳于铸可真是好斗。我军都是铁骑。玩什么斗将这么慢腾腾的把戏?那不是等着优势敌人包抄围堵吗?
看看周瑜,周瑜一笑:“无妨,我军阵势。无惧抄袭。”
“嗯。敌将是谁?”
“报名是赵。”
哦。这个将是得斗一斗。
还好,不是赵伟就行。
淳于铸前年在伊川跟赵就打过。枪法上略胜一筹,这一年来吃了不少苦,修为是日深,武功颇有提升。
“都督,我们也上去吧?”大战在即,军中要保持威严的氛围,我就抛弃了私下无拘无束地随便称呼,使用了敬称。
周瑜点头,小小三角令旗一指:“列阵!”
周瑜爱用的阵法也相当特别,是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基本阵型,然后角顶着角,形成一种类似计时沙漏的完整阵势。这阵法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没顾上问。
当然,主要我以前可也是以阵法著称地,曹军的虎豹骑大都是我一手训练出来的。虽然当时靠了池早的帮忙迷迷糊糊瞎搞,我地阵法经验实际上很不入流,但不自觉的,总想着在周瑜面前保持住“阵法专家”的虚名。
所以,我也不好意思问他那是什么阵法。
在野地那些日,专门演练过这种阵势。因此,主将旗帜一动,近五千骑兵立刻就领会了,呼拉一下,而不乱,不用十分钟,就迅摆成了那什么沙漏状阵型。
我和周瑜等人,沿着“沙漏”中心空出地一条近两丈宽地中轴直线,向前方奔去。
淳于铸和赵正在酣斗。
离得近了,我一瞧,淳于铸的枪法确实又有长进,金枪十八扎既稳且狠,虚扎、实扎,无中生有;腾蛇、鸳鸯,奇中蕴妙。丈长地龙头虎尾枪在他手中灵活机动,双头并窜,枪枪直指对方要害。
再看对面,这是赵?瞧他枪法的基本架式,赵家的追风枪至少不会绝传了。
嗯,这不是取笑,而是赞美。
一年半不见,马上的赵似乎变了个人,枪法既,劲气悠远,已深得追风随笼枪的神髓,不复昔日轻浮无力的花架枪式。
人总是在挫折中成长!
我暗暗摇头,没想到看起来纨绔的赵家小弟提高这么,看来经过伊川的几次屈辱,淳于铸这次想赢赵,比上次难了。
身后突然传出两声战马的喷鼻声
这种声音我也很熟,只有在马的主人跃跃欲试的时候,会把这种激昂的情绪微妙地传递给胯下的老战友,令得坐骑也激动起来,想要奋勇当先。
“宋亮啊,想献宝啊?”
“啊,呵呵,飞帅看您说的……”
“别跟我扯皮,你不就是弄了件宝槊,想让大家都瞧瞧么?去吧去吧,不拦着你。”
“是,末将遵令。”
宋亮蛇矛一举,两脚一磕马镫,胯下马噌就蹿出阵去。
顺便说一句,一些热爱考据的朋友称东汉末尚无马镫,这是错误的观点。
至少,本飞帅不能赞同——因为我已是第九次来到这段熟悉的时间段背景中,从未见过一位大将地战马上没有马镫。
闲话少说。宋亮来到斗将场上,蛇矛横置马项之上,大喝一声:“对面何人,敢来与我争斗?”
这种斗将,说白了就是斗气。明斗的是将领的高武艺,实际上,争的是全体将士的战斗士气。
一般军中将领,除了部分智力型脑,多数个人的武力都相当强大。是本军中的健者。
特别在两军遭遇,各列阵势的时候,拥有强力武将一方的军队,就愿意搞些一骑讨之类地斗将。一旦获胜,对本方士气的提升,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当然,对方若自觉无法取胜单挑。可以避战,直接挥军冲击。不过,那样在本方士卒的心里,始终都会留下一些阴影。觉得窝囊,长官实力不够强,如此等等。
因此。虽然斗将在近代地军事冲突中已无法延续——出现火器再去拿冷兵器去挑战。就不是勇猛无畏。而是愚蠢寻死了。这时候的比武暗斗,变成了狙击手们的乐事。
因此。单挑决斗,在这个时期,是相当具有市场的,也是十分有必要地。
宋亮甚谙军中要事,尤其在得到张飞蛇矛之后,是自信十足,自认可以与当世第一流高手一争高低。
“休得猖狂,我韩猛特来会你。”
一匹青鬃大马哗然冲过来,马上一员虬髯大汉,满面横肉,手提一条金钻龟背枪。
“啊,怎么这家伙还没死啊?”一见他的兵器,我立刻就认出来了。
周瑜问:“飞帅,他是谁啊?”
我道:“当年河北袁氏称霸一时,部下有数员大将,号称‘河北四庭柱’,都督可曾听过?”
周瑜点点头,居然听说过:“是否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名将?”
“正是,”我忍不住一笑,道,“对面这个家伙,也有个外号,自称‘河北第五根柱’。”
“第五根柱?”
“没错。他就是韩猛,我在官渡时的老熟人,说起来也是袁军比较有名的将领。河北四庭柱死地死,降的降,现在除了张郃还在曹军之中,其他三将全都挂了。想不到,韩猛这厮居然还活得这么结实。难得。”
说话间,宋亮和韩猛已经各自通报姓名,然后就开战起来。
他们俩在官渡虽然没正式打过,不过也属彼此早已久仰大名,只恨没福气一战的状态。所以这一交上锋,手下都不客气,叮咣叮咣,俩齐挺兵刃,先较上劲了。
我边看边点头,在官渡时宋亮跟了我半年多,我还真没机会见他真正施展自己擅长地长兵器,今日一见,颇有意外之感。他地马槊之法虽然不是很正规,灵气也不足明显不是世家科班教授出身,但另有一股凌厉难挡地锐利,是真正的马战之道。加上今天遇到韩猛这根河北铁柱,也是久经考验地著名槊手,把宋亮真正的实战华全都给逼了出来。
不愧曾称虎豹三杰,晋升迅,宋亮的确文武兼备,是员难得的大将。
再转头去看淳于铸和赵两位大族公的马战,本来也很强大的一对好对手,疾风暴雨中暗藏无数险恶杀机,但咂几咂嘴,却感觉突然就弱了许多。
跟在我身后的阿昌兴奋地看着战场。这种场面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
“爷,宋将军不是蛇矛枪么?你为什么说他那是什么宝槊?”
我斜了他一眼:“你也太不学无术了吧,这么简单的军中常识你也没听说过?”
阿昌扭扭脖:“那个……小的就爱琢磨拳法和短兵器,马上的比斗不感兴趣。”
“那你今天怎么变了性,问来做甚?”
阿昌瞪大眼睛,说道:“谁想得到,他们几位大哥一斗起来,这么凶恶野蛮,真是过瘾。”
我见他一脸乡巴佬模样,不禁笑了。
“好吧,我就给你简单说说。”
宋亮用的是张三爷的遗留蛇矛,韩猛则是他老一套的**长枪,他们俩的兵刃都属于异种矛或枪。
这种兵器,都被称之为“槊”。
我说宋亮得到宝槊,自然有我的道理。
开始。世上既没有枪,没有槊,只有矛。
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已经是主要作战兵器之一。到了现在,这东汉之末,矛已经成为军队地主要装备。长的矛能到四丈,短的也至少有两丈。有些矛刃只是一个长长的尖刺,有些矛则采用两边开刃。锋刃长达二到四尺,它大的优点是穿透力强,所谓“刺死砍伤”,一刺之下。九死一伤。
但是,这种长矛由于过长,在单兵作战中很难使用,因此。后来在此基础上,就展出了枪。
这时代的枪大多数与矛还是比较接近的,除了配以缨络,长度略短。其他区别也不太大,像现在赵使的枪,就是这种“类矛”。
但是。这种革虽然简单。却非常实用。
枪的缨络是枪头下地装饰物。用犀牛尾、牦牛尾、马尾等制作,多为红色。主要功能是吸收枪头沾染的血液。防止血液流到枪杆,也称“血挡”。对武力卓越的大将来说,这种功效相当之有用。
同时,枪比长矛略短,便于两手把持,所谓“半把为枪”,这项展使马上的单兵格斗成为了可能,随着时代展,马战技巧到现在已非常成熟。
当然,不同地人有不一样的特点,对枪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
像赵玉,他的笔管银枪枪杆以五金合炼而成,虽然极细,却十分硬扎,正适合他年龄尚幼,手掌较小地特点。张郃的黑铁枪,枪身柔软坚韧,明显是名匠以上等白腊树制造而成,搭配上他灵活多样的枪法,威力倍增。
现在阵上的淳于铸,他掌中地龙头虎尾枪,匠心独具,是一眼可见。
和枪、矛均不同的是,槊的重量较沉,需要孔武有力之人能使用。主要用来弥补矛和枪在威力上地弱势,可理解为马上使用地长矛,但比长矛加沉重,可以借用马力来贯穿敌人。通常槊尖为较长地多棱形状,比矛要厚重,能够承受马上高冲击的力量。而且在尖刺后附加了类似狼牙棒形状地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