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梁城内情形如何?”
“粮食系数发放,受伤百姓得到救治,破损房屋同样修缮一新,百姓对大王恩情心存感激,只有一些劣民因战死伤心存不满,已经暗中派人盯着,若敢有异动直接剿灭。”
“离散之痛,本王最是清楚,算了,只要能够安分守己,不要去找那些人麻烦。”
魏无忌躬身道:“大王仁慈。”
“魏王的后事。”
信陵君低头,对于已故魏王始终带着些许愧疚,身为魏人,最终带着赵人攻入魏国土地,不管是怎样的理由都好,始终难以让人信服。
赵括叹口气,“这件事全权由魏侯处理,以君王之礼厚葬。”
“多谢大王。”
“王城若是可以恢复便做魏侯府邸。”
信陵君道:“大梁城内尚有一处旧宅,如此足矣,魏无忌不敢多求。”
“一切在你。”
“大王下一步是否伐韩?”
“伐韩已是必然,先要看看秦军动向,以免趁机攻打大梁截断我军退路,大梁城防修复之后,立刻将高渠之水分流,以免他日有人效仿。”
“还是大王想的周到,如此不仅可以解决大梁城用水困境,同样可以避免再受水患之苦。”
“还有一件事。”
“但讲无妨。”
信陵君道:“当日有人看到魏太子离开大梁进入韩境。”
赵括冷笑,“魏侯是担心他日复国!只要可以安顿好魏国百姓生活,无人响应如何复国,赵括决意兴兵,志不在魏、韩之地,秦何以强盛,法制而非人制,赏罚分明,百姓不必担心被权势所压,更加不用担心无粮可食,土地得以耕种,国库充实,即便遇到灾荒之年同样可以应对,一切安置妥当,百姓方能一心为国。”
“大王一番话受益良多,得大王信任,必然将魏国百姓视如亲人。”
“立刻派人通知李牧,大梁已破,大军退回大梁外围,秦军若再进,可全力出击。”身后一人答应一声快步跑下。
魏国边境,秦、赵双方不停变换阵势,秦军主要以阵势向前推进,占据地利之势赵军不停以弓弩巨石袭扰,加上正面骑兵阵营威慑之力,秦军进军速度明显减慢。
眼见天近黄昏,王翦不免心急,穿过密林不过半日行程,如今一天下来走不过半数,“将军,赵军明显是在拖延,如果再不行军岂不是正中赵军下怀。”
王陵久经沙场如何看不出,赵军只是袭扰,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冲突,如此战法目的十分清楚,这里距离大梁城不过三日行程,即便中间有所耽搁,大梁城总不至于连一个月都无法守住。
“不急,继续列阵向前。”
阵阵脚步声传出,王翦无奈只得催马跟在一旁,赵军后营,一队骑兵快速奔入,“雷将军,大梁城已破,大王有令大军退回大梁城外围,若秦军再进,可全力出击。”
“太好了,只可惜错过一场好戏,立刻通知上·将军!”
李牧得到消息,“太好了,如果再迟几日,恐怕真要与秦军在这里拼上一场。”
面对王陵如同铁桶一般防御,李牧始终无法找出攻破对方防御之法,大梁已破,索性退回,到了平坦之地方能发挥骑兵优势。
“走之前总是要送些礼物才是。”
命令下达,两侧巨石纷纷落下,秦军阵营快速一停,有了前面经验,对付滚石越发容易,阵营不必聚集,以免再被对方火矢所伤。
秦军一阵忙乱,足够小心依然有所死伤,受伤兵士纷纷抬走,其余阵营重新列阵,一缕残阳透过树荫,密林之中闪出道道金色光芒。
第五十六回韩殇
魏国亡,消息传出,列国一片哗然,即便当日强大秦国,同样无法做到彻底灭魏,赵国做到。
以往秦国进兵,各国探子纷纷而动,未免一家被灭,其余诸国纷纷派兵支援,于是便有六国抗秦,多半于此,各国主要目光依然集中在秦国身上,对赵国缺乏警惕,赵国刚刚经历战乱,应对四国联军兵力有所损耗,必然不会立刻出兵。
赵括做到,先是与燕结盟,进而大举兴兵,派出精锐潜入魏国封锁消息,攻克大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韩王城,韩王面色铁青,下方跪着一人,声泪俱下,正是魏国太子,大梁城破由亲信护着逃离大梁,不敢直接入秦,转道入韩。
“魏国亡了。”
魏太子眼中含泪,“大梁城破,父王自毁,万望大王出兵讨伐魏国为父王报仇。”
韩王叹口气,“下一个必然轮到本王,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魏国实力远在韩之上,得知消息韩王吓得浑身发抖,一旦赵军攻韩,以韩兵力根本无法抗衡,莫非寡人同样要走魏王老路。
魏太子抬头看去,韩王脸色铁青额头上尽是汗迹,必然是怕了,想要报仇唯有依靠秦国,身形站起,寒暄几句,带着亲从赶奔秦国,只等他日借助秦国之力伐赵复魏。
魏国太子离开,韩王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赵灭魏,不日必然伐我,诸位如何应对。”
“魏国亡了,太不可思议。”
“不想赵国这么强大,甚至要在秦之上。”
“难以久持!”一人连连摇头,下方议论纷纷,谁也想不出好的法子,韩王看在眼里不由得叹口气,“难道诸位就看着被人所灭,国破家亡不成!”
一人上前,“大王,赵灭魏胜在奇,如今不同,大王已经知晓,完全可以提前应对,坚城固守,派遣善言之人,一路入齐,一路入秦,若两国发兵来救,赵国并不足惧!”
“好吧,若是两国俱不发兵又当如何?”
“这…”那人顿时愣住,打,打不过,不打只能降,这种话必然无法说出口,索性闭嘴不言,身形退到一旁。
“死战!”
一人快步进入,魏王抬头,正是负责训练新军韩非,数日不见,整个人黑了许多,身上原本书生之气被杀伐所取代。
“韩非!”韩王面露喜色,平日韩非一力言战,以法强国,那些所谓的道理根本充耳不闻,看着更是不顺眼,如今反而成为依靠。
“大王若是畏战,试问何人敢战,何人愿战,韩非以为当发布告示,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齐、秦终究是外人,利用外人之力终不如己,此战若胜,国人当敢战能战,大可与秦、赵争锋。”
韩非一番言论,众人低头不语,经过历练原本口吃毛病好了许多,一直演练新军,得到消息立刻骑马返回都城,眼见众人面露惧色不免火起。
“真的可以?”
“可以!”韩非态度坚决,身形虽略显瘦弱,右手按在腰间剑柄之上,整个人所发出的气势令一旁众人不敢正视。
“好!”韩王站起身形,“寡人决心与赵军死战。”
一人上前,“援兵一事?”
韩非冷笑,“遇事总是希望借助他人之手,如此下去,韩如何强盛,当日四国联军伐赵,赵何以胜,靠的就是无谓之精神,人人为国而战,赵军兵临城下,诸位大可手持利刃与赵军厮杀,君明则国盛,将勇则兵强。”
“好,说得好。”韩王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多少年不曾有的冲动在这一瞬间升起,上下打量韩非,虽瘦削不失威武之态。
“只要大王决心一战,此战必胜。”
“如何?”
韩非道:“大王可效仿当日赵国,采取清野之法,令韩国百姓纷纷退入都城,如此可大大增强都城可调动人力,赵若兴兵前来,难免水土不服,大可先发制人,以夜袭之法毁掉赵国粮草,进而固城坚守,赵军唯有退兵一途。”
韩王听罢连连点头,立刻发布告令,除了都城两侧险关之外,其余百姓进入都城备战。
单表秦国增援大梁阵营,一夜过去,赵军丝毫没有动静,王陵再次派出几路探子,一夜之间,对方完全有可能做出改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时间不长,探子回报,“将军,前方不见赵军身影。”
“再说一遍。”
“已经探明,密林之中不见赵军踪迹!”
“必然是跑了!”
王翦迈步进入,恰好听到,王陵眉头皱起,“不对,赵军既然有意拖延为何突然撤走,如此太过诡异,莫非是其中另有玄机不成。”
“父亲,再不出兵,赵军恐怕真的要跑了。”
“待我想想。”
王翦急得一跺脚,不可否认对父亲变阵应对之法心中敬佩,只是一味谨慎未免延误战机。
“派出斥候,前往大梁方向,一定要找到赵军才行。”
几路斥候再次奔出,连连催动战马,奔出密林,前方尽是开阔之地,战马四蹄扬开一直跑到天黑,一阵战马嘶鸣声传出,秦军斥候连忙停住,爬上高处放眼看去,前面便是赵军大营,远处便是大梁城,不经意间落在大梁城城上,顿时神色大变,大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