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嫦胱龅闶裁吹幕埃强删褪亲匀∑淙枇恕5悄兀颐谴竺骺刹幌虢虑樽龅锰暇孤铮宕笏绻袷卦级ǎ晕颐且宰羁斓乃俣日季莩故侵凉刂匾摹K园。巳盟簧鲆恍┍鸬男乃迹敲炊运嘁恍┲坪猓隳苋盟苊靼鬃约核Φ幕肪常褰绻绞焙蛘娲蚱鹄戳耍怂揽删筒荒芨瓷恕5绞焙蜓夂岱桑餮疲训谰褪潜褰胍模俊�
卞文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你们想要我做什么?”
金景南笑眯眯地道:“现在什么也不需要你做。”
“那你还来找我?”卞文豪大奇。
“这条路修通了。”金景南指着不远处的那条大道,“青河郡与安阳郡可就不像过去那些险阻重重了,两边的交流必然会无比的频繁,我听说青河过来的移民们在安阳过得很不愉快?”
卞文豪点了点头:“安阳土地虽然肥沃,但人丁也多,这些年没有战争,人丁增长极快,青河百姓来此,便要与本地人争地争资源,朱义朱郡守,关宏宇将军就算不偏不倚,但下面的人终究都是本地人,青河百姓自然吃亏的时候多。”
“所以啊,还是故乡好嘛!”金景南呵呵地笑道:“如今青河郡可不比过去了,我大明治理地方之能,卞将军想必也有耳闻,青河那边,已经准备张开自己的怀抱迎接离家的游子归来了。”
“你是说?”卞文豪震惊地看着金景南。
金景南笑眯眯地道:“你瞧,一点儿也不会让你为难,两边交通往来,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山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啊,到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在这里过得很不如意的人,会起意回到青河去的,他们回去,会得到很好的安置,房子,土地,粮食,牲畜,应有尽有。”
“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不要干涉这些人的回家之路?”卞文豪道。
“不错,最初,大部分人会心怀疑虑,但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这些敢于冒险的人尝到了甜头之后,这个消息,便会沿着这条商道传遍整个安阳。你说到那个时候,这些过去的青河人会怎么想?”
“大规模地回流!”卞文豪闷闷地道。
“不错,卞将军只要做到不闻不问就好了。”金景南笑眯眯地道:“这些人回到了故乡,会过上比他们现在好上十倍的生活,他们得到了好处。将来卞无双因为这些人回到了青河郡,而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他麾下的精兵悍将的家眷,现在可都在青河郡呢!”
“朱义与关宏宇会答应?这些人未尝不是楚国钳制卞大帅的手段?”
“这两个家伙,自己屁股里流鲜血,那里还顾得了这些青河人!”金景南大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现在他们啊,已经被楚国朝廷逼得喘不过气儿来了,青河郡人在这里穷得冒泡,赋税收不上来不说,还时不时地要救济,他们只怕恨不得早些将这个包袱甩掉呢,你以为现在的楚国朝廷,对他们还有很大的约束力吗?”
“可如果我这么做,不就等于背叛了卞氏,背叛了大帅么?”卞文豪痛苦地道。
“你不是背叛了他,你是救了他。”金景南冷冷地道:“如果真按照他的那一套干下去,将来逃不过一个死字。卞氏必然也要因他而受到牵连,你现在这样做,恰恰会将他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他将不得放弃他原本的野心,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的配合大明经略天下,大明皇帝陛下不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将来他纵然不可能得到重用,但至少一个富贵终身是跑不掉的,卞氏也不会亡于他手。”
卞文豪沉默片刻:“那我能得到什么?金次辅,你要明白,我这样做,便等于是自绝于卞氏一族了,将来在卞氏,我如何自处?”
金景南微笑着道:“你又想错了。我先前便说过,这天下大着呢,你大有奔头,别忘了,你手里还有一万精锐呢,掌握着这一万精锐,会大明征战天下,你不是卞无双,大明皇帝陛下不会因为你姓卞便不重用你,你,将会成为卞氏的下一代中兴之主,所以啊,到时候,那些姓卞的人将会巴巴地向你靠过来以求得一个好前途。当然了,卞无双这一支嫡系,肯定是对你恨之入骨了,可那又怎样呢,到时候一个闲散富贵人,能把你这样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怎么办?拿眼神儿咬死你吗?卞将军,别忘了,连钟镇都可以进入政事堂,你为什么不可以?西地这么大,朝廷之中光钟镇一个西人可是远远不够的。”
卞文豪不再说话,而是垂下头来,提起火上烧得滚开的雪水,再一次专心致志的泡起茶来,而金景南,也不再多说,而是笑眯眯地看着卞文豪娴熟地泡着功夫茶。
第1445章 楚国大乱
郭九龄的死,撕开了大明与楚国之间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楚国不甘就此沉沦,大明也终于露出了他狰狞的獠牙。
这便是郭九龄想要的结果。用自己的死,彻底终结两国之间那最后一层薄得不能再薄的面纱,给大明一个最佳的发动攻击的借口。
楚明两国,原本为姻亲之国,一直以来,更是以亲蜜的盟友示人,但随着齐国国内矛盾大爆发,明国在楚国的布局基本接近完成,吞并楚国的行动箭在弦上,而大明唯一顾虑的便是民间的反对声浪。
不仅是楚国国内的,也有本国的。
毫无理由的反脸,会让楚人感到耻辱,引发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气,就算楚国军队现成基本上已经不堪一击,但这样的反抗会对随后大明对楚地的同化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秦风不会忘记,就像是大秦这样的穷困到了极点,朝廷君王无能到了极点的国家,在被大明征服之后,仍然暴发了无数次的动乱。秦国尚且如此,楚国何能例外?要知道,闵威创造出来的数十年盛世,至今仍然让楚人怀念不已,旧情犹在,香火尤存,大明一旦率先发动攻击,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实在是难以预测。
而国内的普通民众,并不知道大明这些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布局对楚国的大战略,他们看到的,只是楚明一家亲,是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突然之间的翻脸,未免也会让国内清议非议,纵然改变不了大局,但大明并不想让国内民众认为他们的君王是一个冷面无情的人,相反,这么多年来,秦风所塑造出来的帝王形象,一直都是非常完美的。
郭九龄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这才决定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为大明叩开这扇门。
他死在了上京城。
一个大明高官,惨死在楚国的京城,已经足以激怒所有的明人了。
所以郭九龄在死的时候,笑得很开心。
两国彻底撕破了脸。
明国停止了向楚国贷款,禁止向楚国输入哪怕是一粒粮食。大量的楚国商人,第一时间不是疯狂地抛售他们手中的货物,而是决然的一把火将屯集在手中的货物烧了一个干净,然后在鹰巢的保护之下,逃之夭夭。昌隆银行突然关闭了在楚国的所有分店,除开在本地招收的人员之外,明国高层早已是人去楼空。
这几年来,昌隆银行因为其迥异于楚国本地钱庄的经营收法,吸纳了大量的楚人存款,他们这一关门闭户,立时便在楚国引起了巨大的恐慌,无数百姓存在昌隆银行的钱款,已经打了水漂。在这其中,受损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富裕者,而是最为普通的老百姓。楚国各地官府为此焦头乱额。
昌隆银行跑得很彻底,明国高层一个不见,库房之内,看不到一文钱,大量的明国纸钞被焚毁,而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则踪影全无。除了逮捕那些本地在昌隆银行做事的人之外,地方政府竟然毫无办法。
而控制了楚国经济的明国商人们,大量的毁掉货物,特别是粮食之类的物资,导致的后果就是各地物价飞涨,粮食价格,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便已经翻了十倍有余。
楚国陷入到了全国性的恐慌当中,朝廷对此一筹莫展。
进入到腊月之后,巴郡终于暴发了饥民暴动,无数饥寒交迫的百姓冲进了郡府的义仓,将哪里最后储存的战略粮食一扫而空之后,与巴郡郡兵发生了冲突,战火旋即在巴郡全郡被点燃。还没有等楚国朝廷反应过来,以巴郡本地人为主的郡兵便反了水,加入到了暴乱的行列之中,无数官员被杀,巴郡陷入到了彻底的混乱当中。
巴郡的暴乱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形形色色的暴动,起义,首先在楚国一些偏远郡治如火如荼的展开,这股熊熊大火以不可阻挡之势,开始向着楚国统治的核心地带漫延。
楚国人心惶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