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10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畹模匦氲日庑┤嗣俺隼粗螅颐窃倏冀松薄N颐堑娜耍愿兜闹饕谴魇迓椎纳骋希渌模托枰谓词帐傲恕!�
  “那一千雷霆军是一个大麻烦!”何卫平道。“城内我有把握掌控的只有这点人马,到时候肯定抽不出人手来对付这一千雷霆军,再者,只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那就交给我们吧!”郭九龄点了点头:“不就一千雷霆军吗?到时候让他们有来无回。”
  “你不是说你们的鹰隼要去对付戴叔伦的沙蚁吗?”何卫平看着郭九龄,既然郭九龄如是说,那就代表着明人还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力量。
  “杨致也来了。”郭九龄耸耸肩,“这一千雷霆军,便交给他去对付。”
  杨致是谁,何卫平是知道的,此人是楚国前相杨一和的孙子,也是秦风手下的悍将,更是一个武道高手。但一个人是不可能对付一千雷霆军的,很显然,明人还有另外一支力量由杨致指挥。
  不过郭九龄没有明说,他也就不去打听,他只消知道,这一场战役,他们赢定了就可以。
  “郭统领……”他看着郭九龄,却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郭九龄却是一个明白人,知道何卫平在想些什么。
  “何将军,大明陛下,现在就在开平郡,或者在一个恰当的时候,他甚至会出现在虎牢关,事比之后,你会见到陛下的。”郭九龄沉吟了一下,觉得提前向何卫平漏出一点干货也不是不可以的,对于何卫平之后的安排,秦风自然早就做出来了。
  “对于有功的臣子,陛下从来都是慷慨的,我想虎牢事毕之后,陆大远会被调到将军的麾下来任职。”郭九龄道。
  何卫平心中顿时大喜,有这样一个承诺就已经够了。陆大远在明国已经两载,而他将来却会成为自己的下属,这已经间接的说明了自己将来的位置。唐惟德的分析是正确的,锦上添花,何若雪中送炭?卢一定的犹豫,必然会使他将来的发展远远不如自己,甚至在拿下秦国之后,让他就此歇着也说不定,而自己,却注定还可以叱咤风云。对一个将领来说,建功立业永远只会在战场之上,只要自己能独挡一面,那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只要自己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就不怕没有荣华富贵,这天下,还有的是仗打呢!明国与齐国两头老虎,终究只有一头能活下来。
  而现在,自己将要依附的,是一头风华正茂的老虎,齐人这头老虎,却已经有些老了。
  他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冲着郭九龄深深一揖到地:“请统领替我向皇帝陛下请安,何卫平愿为陛下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九龄大笑,伸手扶起何卫平:“从此以后,并肩杀敌。”
  唐惟德送郭九龄出府,当然不可能走正门,而是自何府秘道而出,出口却是府外不远处的一座小小的杂货铺子。
  “惟德,陛下说了,虎牢事了,你可当一郡之地。”郭九龄笑道:“先给你道喜了。”


第1039章 虎牢之争(七)解放者
  开平郡与虎牢关说起来距离并不远,但以前因为横断山脉的一条支脉从他们之间横插而过,险峻异常,除了一些羊肠小道,基本上是处于隔绝状态,但自从程维高开始修建横贯大山的商道,两地便连接了起来。
  这条贯穿有凤,来仪两县的商道,为秦国带去了源源不绝的商品,也为虎牢提供了无数的粮食,军械,当然,也将大明的影响力带进了秦国的中腹地区。
  以前的大明与秦国的交流,都是通过开平郡,在邓氏的掌控之下,明人对秦人的影响着实有限,这一条商道,打破的不仅是邓氏的控制,更是让肖锵的野心一点一点的滋长,终于在邓氏败亡之后,肖锵心中那颗毒草疯狂的生长起来。
  成为第二个邓洪,是肖锵追求的目标。
  而这,也正是明人所需要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大明事先的谋划稳步推进。现在,一切水到渠成,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商道能带去明人绝大的影响力,能给肖锵提供他所需要的粮食,武器,当然,也能将大明的军队沿着这条商道送进虎牢。
  当然,第一批进入虎牢的绝不会是明国的军队,这一次,打前锋的,是两年前秦明横甸大战中投降的陆大远所部。
  这支一万人的秦国精锐,当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投降了明国,现在,却成为了明国图谋秦国的排头军。
  两年在明国的生活,这支军队深刻的洞悉了两国之间的差距,对于秦国边军来说,他们是没有想到原来人是可以这样活着的。
  原本以为的苦役,虐待什么的都没有来,他们在明国的生活反而是宽松的,而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他们来说,更是难忘的。
  他们有组织的为开平郡劳作,修建沟渠,疏通河道,帮着收割庄稼,并因此而得到丰厚的报酬,他们可以走出军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开平郡赚取银钱,越是有技术的,在开平郡赚得便更多。即便是只有一把蛮力的,也不愁没有事情做,总之,只要肯下力气,便绝对能得到公平的回报。
  当了两年的俘虏,荷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鼓,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其讽刺的事情。以前当兵,是为了吃饱饭,而现在,不仅可以吃饱饭,还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随着昌隆银行和太平银行在秦国境内的遍地开花,他们可以通过这些这两家银行,将自己赚取的银钱送回到秦国的老家。
  明人百姓看起来普通之极的生活,却是这些秦人一直在追求却又不可得的。
  有机灵的,悄悄地托了商队,将自己的家人偷偷地从秦国带了过来,当然,这是需要付费的,不过对于这些人来讲,付出一笔费用,却能让家人来到这个他们认为如同天堂的地方,什么都是值得的。
  这对于明国商队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难事。因为有很多明人在这两年之中,做的生意,就是从秦国拐卖人口然后卖给明国的一些地方官府,从长阳郡守马向南开了这个先河之后,益阳,武陵,桃园这些地方郡守便有样学样了。
  当然,秦国战俘偷偷地将自己家人弄到明国的事情,很快便受到了一直关注着他们的鹰巢的关注。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这支军队,对于明国来说,是要大用的,这些战俘家属到了明国,安定下来之后,对于明国控制这支军队有着绝大的好处。
  那些受到特别关照的商队,自然是干劲十足,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因为他们可以收两份钱。一份来自于这些战俘的委托,另一份,却是将来安置这些人的地方郡守。
  永平郡自然是不行的,因为从来没有受过战火的荼毒,永平郡可是属于人多地少的那一类地方。
  而对于自己的家属将要被安置到武陵等地,也并没有太多的抵触,因为他们被告知,到了这些地方,他们的家属,将会被分配到房屋,牲畜,土地等等,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喜从天降,当然是求之不得。
  有了第一批吃螃蟹者并且得到了好处,后来者自然是有样学样,看到了明人的富足,他们自然不再满足于过去的困窘。
  他们在秦国,那样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上头,最终却仍然连饭都吃不饱,而在明国,人家却丰衣足食呢?
  每个人都在想着这个问题。
  不但想,在夜晚闲着没事的时候,自然还会讨论,先是极小范围偷偷的研究这个问题,到得后来,大范围的讨论便开始了,而在这个时候,鹰巢里的探子自然是要适时介入的,而已经决定投效大明的陆大远和一些将领们更是在其中大力引导。
  把门关起来,不让门里的人看到外面的世界,这是统治者最省力的好办法,看不到,自然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一旦有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以前的理念崩塌,却也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人一旦开始思考,距离真相,也就那么几步的距离,如果再有人引导,那效果就会更明显。
  这支军队,全都是秦人,但他们却已经不想做秦人了。
  不但不想做秦人,他们还在想,秦人不应当再过以前那样的日子,他们的同胞,应当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像大明的百姓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不是秦人不行,也不是因为秦地穷蔽,而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的朝廷不行。
  “秦人可以过更好的日子。”顶盔带甲的陆大远带着他的一众将领们,整整齐齐的站在秦风的面前,他们都带着武器,但似乎大帐内的明国官员们都没有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