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子咳嗽了几声。随后歉意的对着在座的笑了笑。沉默在一旁。
“哥,你怎么又说刘兄的伤心事。”那年岁稍小的士子接口说道。随后又说道:“刘兄来的巧,前两天陛下刚刚下令裁撤冗余官员,按照父亲的理解,恐怕是要开科取士了。以刘兄的才学,这头魁一定跑不了!”
“是啊,听父亲的意思,这次陛下怕是想要提拔些平民士子了,虽说这科考从隋朝便已经开始,但实际上还是世家子弟谋求官位的场所,陛下现在要提拔平民士子,那是咱们的福气。”
“呵呵,我哪有那参加科举的才华啊,小周兄弟,你就别埋汰我了。最多只是多读点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谦虚的说道,不过提及多读书,却又有点傲然。显然是是知识量不低。
“这么说,这位兄台可以称得上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喽?”黄俊明很是随意的插嘴道。
“哪有,那先贤的高度我还是达不到的。”刘姓士子连忙接口,仿佛是怕自己辜负了这句话一样。
“想必兄台即使是达不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再怎么看也得是学富四车,才高七斗了。”黄俊明不知从哪来了点恶趣味,对着刘姓士子调侃道。
“学富四车,才高七斗!哈哈,这话好,刘兄你绝对当得起这句话!”那年年岁青些的仿佛很是开心,手中的茶杯都没拿住,险些掉在地上。
“啊呀!我。。。”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和那锦衣青年一调侃,顿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位兄台,刘兄面子薄,您就别拿刘兄寻开心了。”那年岁大些的士子连忙说道。
“我可没有拿这位兄台寻开心的样子,都说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既然这位兄台书读得多,知识深厚。想必一定能在日后的科考中高中!”
————————————————————————————————————————————————————
第二更!喵了个咪的,这么没网码字实在是郁闷啊,不写了不写了,这个月全勤不要了!就这样吧,睡觉去了!烦啊。
正文 no、238 贞观元年二三事。
no、238 贞观元年二三事。
黄俊明这一套话下来让这在座的三位士子好是一番惊讶,看黄俊明的穿着虽然衣着上也是下尽了功夫的。远观相当的低调,但这一近身看来,却又是极致的奢华。单凭这一身蜀锦衣袍就不是寻常人家能穿的。只是周姓两人在脑海中思索了一阵子,还真找不出这黄俊明是长安哪家勋爵的子弟。不过看黄俊明并非一身儒袍,便将他归类到了武将子弟当中,毕竟这大唐以武力国,大多数将领家中都是有些钱财的。同样的武勋子弟不喜文墨,自然也不会像是文官子弟一样整日以一身儒袍行走。
起先听黄俊明的谈吐,也很是平常,没什么新意,只是觉得黄俊明的言语甚是风趣,时间长了有这么一个朋友倒也不错,可后来听到黄俊明说出“诗书万卷,落纸如云烟,下笔千言。”可是惊了一大跳。这句话,可是摆足了的文艺范,却又相当的贴切,不得不让三人重新审视起黄俊明,重视了起来。
黄俊明说出这话也是一闪灵光罢了,随意将古人诗句捏合而成,这“诗书万卷”四个字出自朱熹,原是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说的是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落纸如云烟”却是出自诗圣杜甫赞扬草圣张旭的一句诗。而那“下笔千言” 却是出自与王安石齐名的曾巩。《送丰稷》有言“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黄俊明对着古诗虽然说也记得那么几首。但是让他全文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不过将这灵光一闪记起的几句话串联到一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诗书读得多,那写起文章来便是挥毫泼墨一气呵成,随随便便就能写出千字出来。这分明就是说那刘姓士子的书读得多,知识积累的多,肯定文章写得快写得好。是句称赞人的话。不过能把拍马屁的话说的这么有文采,这大唐之中还真不多见。也难怪三人惊异。
“兄台莫夸!兄台说说的那种人,可是将诗书都读通了。小生最多算是个死读书而已。”那刘姓士子连忙推辞道。
“死读书?那可不行!”黄俊明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突然想和这三个士子唠唠。摇头晃脑装模做样的回道:“死读书啊,那做起文章来岂不是虚无一字不用典。离题万里若等闲?”
黄俊明将这话说的极为正式,那正在饮茶的两位周姓士子一口茶水没喝下去,全喷了出去。让旁侧的客人纷纷不解侧目。“兄台,你这话,好!不过还希望兄台下次说话的时候提醒着点,小弟我这心可是受不住啊。”那年轻些的周姓士子性情稍微跳脱些,一口茶喷出去之后苦笑着说道。不过看他微微裂起的嘴角就知道,这孩子已经被黄俊明的这一席话逗弄的喜笑颜开。
“好吧,好吧。那我就不说了。”黄俊明佯装无奈的摆了摆手,不过哪有半分颓唐的样子。让三人感到黄俊明这人十分的有趣。
那刘姓士子被黄俊明这几句话弄得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疙瘩。整个桌上的气氛稍显活跃了起来。你来我往之间说的倒也十分的快活。这酒肆的小二也激灵,见几人聊的痛快,连忙来问需不需要些吃食酒水,四人不但是要了,还点了不少长安的特色小菜。以此来招待刘姓士子。
“从陛下改元到现在,朝中还发生了几件大事。贤弟,你久不得知长安讯息,为兄给你讲讲。”周姓士子明显知道这刘姓士子来长安的意思,在谈了些题外话之后,便向着国事谈去。这书生聊天怎能不谈国事?黄俊明又没见过这等情形,自然是端杯敲筷的附和。
“哦?还请兄长指点!”这一来二去几人也混熟了,自然贤弟兄长的喊了起来。
“陛下改元这件事为兄就不多说了,这改元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陛下下令令今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阁商议国家大事,都要有谏官跟随,遇有不当之处,谏官立刻进谏。很明显,陛下这是为了避免在为政当中产生疏漏。同时也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表现。若不是谏官要的是那种铁骨铮铮,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性子,还要有资历让朝官认同。为兄便建议你找个门路去当谏官了。不过由此便可见这陛下是真的想励精图治。”这周姓士子边说便向着刘姓士子讲解着,时不时的还夹几口小菜。当真是快活和讲解两不耽误。
“至于这第二件大事嘛,就是陛下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等人重新议定律令。本来放宽绞刑五十条为砍断有趾,但陛下仍嫌这种肉刑太残酷,后来几番商议之下将这流放也给改掉了,若是人犯了错,便按照罪情大小,判几个月到无期的劳刑。你来时走过那条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了吧?那路就是罪人修建的。用罪人修路,修城。从事劳动,可是给朝廷省下了不少开支。又不残酷,端的是两全其美的方式。据我们家老头子说,这个想法可是出自天仙宫的那位仙师之手。”那周姓士子说道黄俊明的时候,下意识的向着天仙宫的方向看去,就好似这外派的官员接到圣旨的时候,要朝着皇宫的方向行礼一般。看来黄俊明现在的声望可不是一般的高。
“哥,你说爹和仙师也算是相当的熟悉了。怎么不带咱俩去天仙宫看看仙师长的什么模样呢?咱们每次去天仙宫可都是见不着仙师。。。”那年轻的周姓士子听他哥哥谈及黄俊明,颇有怨念的在旁细细念叨着。
黄俊明一听,便知道这两个人恐怕是那工部主事,哦不现在已经成了工部郎中的周鹏飞的儿子,不过仔细想想,这年岁大些的,还真有点周鹏飞的性格,细看下去,面貌也是比较相像的。
“爹那性格你还不了解?有一事一有二是二,虽说和仙师比较熟知,但哪次不是为了公事才找仙师的?要说咱们还得感谢仙师,要不是仙师,父亲怎么能从九品上的工部主事,升迁到五品上的工部郎中?”年岁大些的数落道。随后又继续对着刘姓士子说道:“剩下几件大事嘛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谋反,现在长孙大人正在外平乱。根据奏报,基本上快胜了。随后就是闰月的日食,这事刘兄你肯定听说过,为兄就不多说了。剩下的事情比如说开科,都是宫里的大人们正在研究着还没下定论的事情,所以为兄也不好多说什么。到时候等诏书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