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便已将咱们自收的粮食耗尽,仅余不到二十一万石!

下面说说军士。黑鸦军、衙内军、蕃汉军总计六万出头,其中骑军七千,至今年七月。共计耗靡粮豆三十九万石,食羊两万九千只,缺口计有十八万石粮、近万只羊,这部分军粮从哪里来的?不瞒各位,来自卢龙,是燕王送来的。

去年五月起,至今年七月间,一共十四个月,卢龙节度府共支应咱们河东各类粮食二十万石、活羊一万只、盐三百车……诸位,没有这些粮食。咱家实在不知该如何撑过这一年。此外,卢龙还援应了咱们箭矢三万、横刀两千柄,枪四千杆,各色盾牌过千,各色甲具数百领……

今年三月间,阳五将军想率马厢追击撤退的朱友宁,被王爷否了,不是王爷不想追击,实在是军粮不敷使用。两千马队需要多少粮食?送粮的民夫又要耗靡几许?阳五将军可以算一算。咱们追不起啊!”

阳五是周德威的小字,周德威最喜身先士卒,单挑斗将,河东军中都亲切的以小字称呼他。以示崇爱。周德威听了张承业的话后,默然不语,去年为了不许追击朱友宁的事情,他还跑到王府之上和晋王耍了脾气、拍了桌子。此刻想来,不禁赧然。

张承业续道:“咱家曾与韩延徽谈过,他言道。为了支应咱们河东,这一年多来,卢龙节度府资耗折算近五十万贯!卢龙要的是咱们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要,这五十万贯是送给咱们的,送给王爷的!韩都虞曾经说过,燕王所图只为一件事,不要让大唐天下为朱氏小儿所趁!这不就是咱们正在做的事情么?

如今秋收在即,因了燕王派军赴平卢作战,牵制住了朱氏小儿,咱们的收获有望增加,但咱家估算过,缺口仍然不小。昨日咱家前往馆驿拜会韩都虞,探询燕王之意,韩都虞言道,燕王仍然会对咱们河东输粮,不仅输粮,而且还会支应各种缁用,总数不减,仍然在五十万贯上下……”

座上郭崇韬忍不住插言道:“张监军,某上次曾与监军谈过,今年咱们河东粮食收获有望超过去年,缺口会下降,能否请燕王将部分粮食以军甲冲抵?”

郭崇韬为晋王府典谒官,素有智谋,为晋王近臣幕僚,如今掌军甲打造、分配等事务,对这一点尤其上心。自去年接收了数批卢龙节度府送来的刀枪甲弓之后,一分发给军中使用,便深受诸将好评。节堂之上的许多将领都多次找过他,想要多领取一些,奈何这些军甲都产自幽州,不是他治下作坊和工匠们所造,实非郭崇韬能定。

郭崇韬的话一出口,立刻引来堂上一片交口称赞。

“不错,卢龙军甲确实堪用,比咱们自己的强很多……”

“刀口很利,铁枪也足够锋锐,军士们多有赞誉……”

“弓弦也耐用,箭矢很直,射的远……”

“正是!所有箭矢都如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很是邪门!”

张承业一笑,自袖中抽出一张薄薄的方形黄纸,向诸将展示,然后又递给晋王。晋王接过来一看,上面印画着一些稀奇古怪的符文,还有几行数目字,正中间的几个字个头较大,一望而知——当债百贯。

晋王还在琢磨,就听张承业解释道:“昨日韩都虞言道,为了方便咱们河东采买所需,从十月开始,支应河东的物资不再输送过来了,而是给咱们这样的“欠款协议”。咱们手持协议,可以前往卢龙各州县的幽燕联合钱庄兑换银钱,用钱直接购买咱们需要的物资,所有物资敞开供应,包括军甲、粮食和食盐,需要什么,咱们就买什么!

据韩都虞说,甚至不需要去钱庄兑换,很多商家都可以直接收取欠款协议,他们甚至愿意到晋阳来收兑这些协议,因为可以用这些协议抵充税赋,当然,如果他们前来晋阳兑换,会有所折扣,要去掉沿途的损耗。昨日韩都虞将十月的份额给了咱家,共计四百张,咱家准备今日议事之后便遣人去幽州换取货物,各部有什么急缺的,都赶紧报给郭典谒。”

张承业一直在谈河东的粮食物资缺口,反复说的都是如何接受卢龙的支援。他虽然没有涉及太子在幽州的事宜,但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让河东众将们心里自有了一番取舍。

晋王看了看身旁的从弟李克宁,李克宁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什么意见,然后晋王又问堂上诸将,还有什么话要说,堂上诸将齐声道:“但凭王爷吩咐。”

晋王想了想,终于开口,向堂下道:“亚子,韩都虞说,再过半个月便是燕王纳妃之日,咱们受了燕王这许多好处,不去拜贺说不过去。你便代为父前往幽州致贺,至于究竟该当如何,授你全权处置便是。安时,你随亚子一起去卢龙,亚子年少,有什么不周详的地方,你要多多警醒他。唔,亚子,为父有杆好槊,是僖宗皇帝赠与为父的,据说耗时七年方才制成,为父一直舍不得用,你便带去作为贺礼吧。”

李存勖和郭崇韬起身,恭恭敬敬应了声“是”。

第三十九章双极(十一)

ps:感谢兄弟们昨天最后一天给老饭投的月票,非常感谢,因为人数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个月的第一天又有两票,老饭一并谢过。

注释一下,井陉矿区位于今天的石家庄以西,现在仍旧是河北的一处工业重地,本书中自然要充分利用一下,呵呵。

李存勖和郭崇韬出晋阳向东,经承天军城,入太行山,穿越井陉口。

沿险峻的山谷行至傍晚,就见前方两山最窄处立着一道雄关,这便是井陉关了。

河东、河北以太行相隔,在井陉这一段上,谷外为承天军城,由河东驻守,谷内为井陉关,由卢龙军镇卫。

李存勖和郭崇韬所行这一路上并不冷清,商贾旅人不绝道途,到了井陉关下依然如此,此刻虽是行将日落,却仍有许多商队在关下排侯等待。卢龙军士正在拒马前一一验查,出示凭据者免检入关,无凭据者便有计吏上前清点货物,估算货值,收取费用。

李存勖和郭崇韬是河东方面重要的高层人物,出使卢龙自然跟随者不少。除了五十名黑鸦骑兵随侍保护外,还有数十仆从和民夫,携带了几大车金银珠宝和各色礼物。一行人远远出现后,关墙上便早已发现,提前赶到的河东信使连忙从关城上下来迎接。

信使名景进,年岁不大,李存勖今年虚岁二十,景进连十七都不到。景进本是一名游荡市井的伶人,因机灵乖巧、能言善辩,前年为监军使张承业延揽入监军府使唤,之后多次跟随张承业前往河北,不仅悉知道途,而且在卢龙沿途官吏前混得也相当脸熟,所以这次张承业特意派他来做李存勖和郭崇韬的向导。

景进引着镇守井陉关的军官来见李存勖和郭崇韬,几句话便将场面挑热。几人如同老友一般热络起来,其实李存勖压根儿也没明白那军官的官衔,只知道他姓王,似乎是什么恒州预备旅的指挥使。

王指挥使当先带路,将一行人接入关城,穿越关门前,李存勖看了看仍在等候入关的商贾,就见一名小军官将一封羊皮卷递还给商客,口中喊道:“牌照应对无误,免检。放行……”

进入门洞时,李存勖还在琢磨“牌照”是什么意思,却被一旁并马而行的郭崇韬拽住衣袖,郭崇韬指了指门洞的石墙,轻声道:“有些古怪!”

郭崇韬的话刚说完,众人已经出了门洞,李存勖在马上回身观望,同样感到讶然,这座关墙竟然如同一块极大的整体巨石一般。没有任何缝隙,如同天然矗立于此,为神祗雕琢而成,散发着青灰色的质朴气息。

李存勖十一岁从军。行伍生涯已历八年,走遍了河东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关隘,他又岂能没来过井陉口?岂能没见过井陉关?可前几年所见的关城并不是这样的啊……

正在惊讶间。却听前面牵着李存勖马缰的景进回头笑道:“春天的时候,井陉关方始修缮完毕,某和张监军见到的时候。诧异得很,某当时连路都行不稳了,险些绊倒在地……这是水泥,硬实无比,过了关口,前面十里是天户村,水泥便是产自那里的作坊。”

“水泥?”李存勖默念着这个字眼,继续听景进介绍。

“天户村那里有好多作坊,也是去年才渐渐兴起的,说是井陉山中有矿,产石墨、石灰、陶土,作坊里就以此炼制焦炭、水泥和井瓷……”

“焦炭?什么物件?”郭崇韬大为好奇。

景进解释:“黑乎乎的,像烧过的柴火,不过是用石墨制成的,烧起来通红通红的,烫得很。井陉关内现在都不烧柴火了,过冬的时候就烧焦炭,好用!张监军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