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就是卢龙军还掌握在手中的北方各州及山北行营。
李承约来柳城,就是为了赶在出兵前将自己和兰儿的婚事定下来。这次卢龙各方军头也不敢轻忽了,高家兄弟领山后子弟三千人已经先期离开了妫州,赶赴范阳,王思同也已经带着两千名银葫芦都部下离开了卢龙塞,赵敬带着蓟州兵不日就要出发,其他如蓟门、镇远、居庸等关隘守军全部撤离关墙,向范阳集中。
包括榆关守捉使赵在礼在内,他也接到了周知裕的书信,征募了一千名军士前去助阵,这次来就是为了向李诚中道别的。除了道别外,赵在礼还带来了辽东郡王刘仁恭和老上司周知裕的书信。
在刘仁恭的书信中,他好生勉励了李诚中一番,夸赞了他东征大胜的壮举,但刘仁恭也没有再给李诚中升官,李诚中的官职在卢龙体系内也差不多就这样了,至于其他奖赏,他现在哪里还拿得出来?刘仁恭没有给予李诚中奖赏,却委予其重任权负责关外事宜,稳定卢龙后方,要求他保证各处边关的安全,让卢龙军在范阳一线可以安心作战。实际上这也是朝廷赋予李诚中的权限,刘仁恭此刻既是追认,又带有一丝说不清的抱歉意味。
山北行营解散了,除营州军外,所有军将全部调离关墙,过去由各方共同承担的北方防务,全部压到了李诚中一个人的肩膀上,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期许,更有一份愧疚。
如果还是半年前,李诚中绝对不敢应承下这项重任,整道关墙有多长?关外草原有多大?以当时营州军区区不到两千人之力,根本防守不住,不过此时却已经不同,此刻的契丹内部正在紧张的对峙之中,说句直白话,他们正处于内乱的前夜,哪里还有余力攻击关墙?只不过这么重要的内幕,卢龙军各方并不知情而已。更为关键的是,李诚中现在已经有了遮护草原的信心,他真正有了“都督关外诸军事”的能力!
营州军正规主力有两千七百人,三个预备营有七百五十人,怀约联军还有五千人,加起来就是八千多人,有这么一支力量在手,经历过征伐渤海、新罗之战的李诚中有信心在卢龙军的后背上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同时,新的一千五百名士兵即将从作训司的新兵训练营中走出,下一批新兵的征募已经在计划之中,营州府库充裕,柳城和燕郡两处作坊也正全力打造兵甲,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李诚中又打开了周知裕的信,周知裕的心中叙述了当前卢龙面临的严峻形势,他的叙述比李承约和赵在礼的叙述更加怵目惊心,他还告诉李诚中,赵在礼即将赴范阳入援,榆关和平州近期内将无一兵一卒,希望李诚中切莫大意,一定要稳住边关形势。刘仁恭不好意思向李诚中要东西,但周知裕却好开口,这也是他来信的主要用意,周知裕向李诚中询问,去年答允大帅的战马是否有了着落,如今范阳缺马——其实什么都缺,希望李诚中能够送一批战马过去应急。
信的最后,周知裕隐晦的暗示李诚中,若是时局有变,就与留守幽州的节度府通判郭柄呈联系,至于究竟何事,却没有多说。
第一卷燕赵多悲歌第三十九章春夏(五)
李诚中神色凝重的看着两封书信,看完后闭目良久。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不再致酒谈天,静静等候着。
李诚中看到周知裕书信的末尾时,去年那个手执团扇不停驱汗的胖子立刻出现在了脑海中。周知裕所说的“时局有变”是什么意思?与郭柄呈联系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形势严峻到了幽州都可能保不住了么?周知裕是想让李诚中帮他照顾家人么?
李诚中叹了口气,摇头驱散这些胡思乱想,向赵在礼道:“去年我曾经答允过王爷,一俟拿下营州东部,就向王爷献马,不过后来紧接着就去了渤海和新罗,一直没来得及。这次便请老赵帮忙递解至范阳吧。”
赵在礼当然知晓周知裕命他前来柳城的意思,问道:“有多少?某好预作准备。”
“先献上一千匹,等我这边准备好,再送下一批。”
赵在礼眼睛一亮,这批战马虽然是出自李诚中之手,实际上却要算在平州系头上,这么一份物资交到范阳,可着实给平州系军将们长脸,更何况,听李诚中的意思,这还只是第一批!
顿了顿,李诚中又看向了正一脸热切望着自己的李承约,笑道:“德俭也别急,婚书我接了,待你此次回来,咱们就择定佳期。我送你五百匹战马作为嫁妆,明天就去清点,提前带走。”
李承约大喜,乐得嘿嘿傻笑,抓起酒碗向李诚中致酒,自己干了,又去找张兴重,和张兴重喝了几碗。他与张兴重这两天关系已经缓和下来,甚至登其家门向张老都头致歉,所以张兴重也接受了这个未来的亲妹夫。
李诚中自己给自己定的最后一天休沐期是在李承约、赵在礼、元行钦等人的陪伴中度过,其实反过来说,应当是他陪这些远道来的客人。等将这些人送走之后,李诚中立刻投身到忙碌的事务中。
这次东征,营州人丁暴增一倍多,已达四十万人,分别安置在辽西的柳城、燕郡、锦县及怀远军城,还有辽东的辽城和建安城附近。
柳城成为了拥有八万人口的大城,连同城畿,一共有丁十万人。燕郡及城畿有丁六万,锦县所辖小凌河、五股河流域则为十四万人,就连怀远军城也安置了一万多人,白狼山附近安置数千人。
另外在辽城已经安置了两万人,辽东南部的建安城安置了两万人,两处分别设立辽县及建安县,从长史府抽调吴中佐为辽县县令、程奢为建安县县令,两人已于上月带领新组建的县衙下属官吏前往赴任。建安县还聚集着四万难民,他们是为了躲避契丹与渤海之间的征战而南下的,也属于建安县的管辖范围,建安县令程奢的任务还包括对其重新登记入籍。
以上均为营州长史府统计的在籍人口,也就是各县各里登记的在册居户。这个时代,户籍是地方治理民政的最重要依据,虽说营州因为坐拥海量战争财富,减免了人头税,但劳役却没减,也没法减。无论兴修水利也好、组织民夫支援战事也罢,亦或是组织人力投入兴建城池和村庄,都要依据户籍来征发劳动力。
同时,严格控制户籍也是防范流寇和敌人细作的重要手段,为此,营州在李诚中的要求下,开始实行路引制度,即离开本县必须到当地里正处领取路引,标明自己是某某县某某里某某村之某氏,到何处所为何事,其间需逗留几日等等。
为了便于通商,李诚中也实行商人登记制度,凡往来营州行商贩货者,均要到指定地点领取通商引凭,营州共在四处设立了登记和发放通商引凭的关口,西为榆关、东为辽城、北为怀远军城、南为锦县。
如今的营州已经占据了辽西和辽东中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平州、蓟州、檀州、幽州之总和。在营州长史府的规划中,辽西的柳城和燕郡为生产基地,白狼水沿岸和医巫闾山以东的草原将成为营州的畜牧基地,辽西的锦县和辽东的辽县、建安县则为粮食基地。如今柳城和燕郡的布局已经完成,牛羊和战马的畜牧已经形成规模,剩下的是加快辽县和建安县的布局。吴中佐和程奢的任务比较繁重,除了整修城池和府衙、房舍外,还要尽快完成春耕。
李诚中在这次东征中,最重大的战果其实还有一项,就是不声不响间便将辽东南部的大平原收归治下。与辽西多山的地形相比,辽东就太过肥沃了,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大片大片的可耕地四处可见,自古便是关外的重要粮食产地。所以新任辽县县令吴中佐和建安县县令程奢的任务很重,他们要赶在春耕结束前尽可能多的组织百姓完成耕种任务。第一年的计划是十万亩,第二年的计划是三十万亩,到第三年,辽东将开垦出八十万亩土地,为营州打造出一个“辽东粮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史府组织了千头耕牛、大批种粮和大量农具前往辽东,这些物资将尽快发送到两地的十万百姓手中。
当然,李诚中最关心的还是兵甲的制造。眼看就要开始新一轮的扩军,他不得不为此辛苦操劳。
柳城和燕郡的作坊在营州长史府和营州军总部虞候司后勤处的刻意引导下,大部分都转向了军工生产,柳城依靠东山铁矿重点生产兵刃,燕郡依靠医巫闾山以东的草场重点生产衣甲。城中的作坊也形成大小不一的布局,柳城李记、杜记、王记和燕郡裴记、卢记为最大规模的五家作坊,分别雇佣工匠上百人,为营州军提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