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前岩豢诎倭兜督桓堑冻鲇诤荨J强诤玫叮裁皇裁匆馑迹褪撬埠谜飧觯尘退透龃硕选V徊还且豢诘栋樟耍忝俏裁匆誓敲炊啻危俊冒桑饪诘妒悄炒咏隙郎踊乩吹模车笔逼怂凳潜境類宓呐宓叮宋灏俟幔导誓强诘妒悄扯┲模厦娴淖只ㄒ彩俏痹斓模换似吖帷薄
……
发生在八月初三那天的事件一直在调查之中,对“柳城事变”的几个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的审讯一直在反复进行。调查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即一:契丹乌隗部是怎么参与到事变当中去的,其中经过了几个环节?有多少人事涉?二:在事变中,赵原平与崔和是否参与?和崔成来往的行商中有没有共谋者?其他长老中还有没有可疑之人?
当调查连续进行五天之后,高明博怀抱一摞厚厚的卷宗,来见李诚中。
“经过教化司和行人处的紧密聆讯,事情差不多清楚了。契丹乌隗部是由荣哥一手联系的,其中并没有其他长老参与。就调查情况而言,品部参与此事的骨里浑、丹朱木和于赖都不清楚,应该属于单线秘密联系。《北方指挥部训练计划》是经由赵横泄露出去的,并无他人帮助,赵横将计划交给崔成,崔成交给骨里浑,骨里浑送往燕郡,最后由荣哥交给乞活买。
并无证据表明,赵原平、崔和二人参与过这件事情,同时某等认为,他二人确系不知情。赵横曾经约见过赵原平、崔和二人,但谈话中他屡次以言语试探,发现上述两人被说动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件事情是崔成和骨里浑两人策划,甚至赵大将军都不知情——这一点已经基本证实,所以赵横没有向二人透露,只是简单吃饭叙旧。
有理由相信,其他品部长老也没有参与,尤其是大长老完失明和小郎君兀里……另外,与崔成有过交往的行商中,没有知情者,只有一位姓孟的货商临时向他贩卖了一批兵刃——也就是在东门拘捕崔成时发现的那些刀箭,目前行人处已经将孟姓行商拘捕,根据口供,孟姓行商没有参与其中,但其行为已违反营州《商贸货值试行条例》中关于贩卖军器需取得总部虞候司后勤处颁发的贩卖许可之条款。此人已经移交长史府法律科,相关处罚将由法律科施行。
在密议之时,赵横与崔成等和品部骨里浑长老等人达成的条件已经由于赖和丹朱木招认,乞活买参与事变的条件则为荣哥所提。具体是……”
李诚中仔细听着高明博一条一条将整个案情报告出来,最终舒了口气。他一直担心牵连太广,生怕有更多的品部长老参与其中,更害怕有营州军军官和士兵与谋,如今看来,这些担心都可以消除了,他治下的柳城并没有那么多叛乱的因素。甚至连赵氏子弟中的赵原平、崔和二人都没有参与,说明白狼山军校的训练效果总体上还是很好的。
参与事变的品部荣哥长老和骨里浑长老肯定要依律处死。和荣哥一起被抓捕的契丹死硬分子也要一并斩,罪名当然是煽动谋反和实行分裂。于赖和丹朱木临时反戈一击,属于主动投诚的,怎么处理。还需要好好想一想。至于赵氏子弟,李诚中也没想好该怎么办。
“明日教化司军法处和长史府法律科就要对相关人等进行判罚,判罚之前,还需要将军的原则性授意。”高明博道。
李诚中思考良久,道:“荣哥、骨里浑及荣哥手下军官必须严惩。其家眷依法酌情处置。于赖和丹朱木二人应当奖赏,但奖中也必须有罚,你们拟个章程出来。赵横和崔成继续关押,如何处置要等将来再说。至于赵原平和崔和……老姜和他们谈话的情况怎么样?”…;
姜苗和赵原平、崔和两人在事变当日就进行了单独谈话,谈话过程一直有行人司和教化司的笔录人员在隐秘处记录。高明博从厚厚的卷宗中抽出当时的谈话记录。递给李诚中后,道:“姜教化使的谈话表明。这两人本身确实不知情,对于事变的发生感到很惊诧。赵原平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想替赵横和崔成求情,他还提出了见一见两人的要求。昨天夜里,已经安排赵原平去大牢了一趟,行人处秘密监听了他们的谈话,看起来情况如实,已经排除了他身上的嫌疑。崔和在谈话中拼命为自己辩解,并提出要与两人对质,看上去很害怕,他本人提出希望能够到怀远军城效力,给他一个上阵厮杀的机会义证明自己对营州军和将军你的忠诚。”
李诚中点了点头,道:“既然没有参与,便放了吧,让老姜再跟他们谈谈,看看他们的意愿,要是他们提出回幽州的请求,咱们礼送出境,若是愿意留下,便一切照旧。”
高明博将李诚中的话记录下来,准备转身离开,告辞的时候欲言又止。
李诚中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跟我面前没必要吞吞吐吐的。”
高明博不敢再犹豫,当下道:“将军,卑职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诚中道:“说。”
高明博道:“卑职想说的是那个品部长老于赖……此人在配合行人处调查柳城事变的这几日里,表现很是积极,这也还罢了,关键是此人有过目不忘之能。卑职以为,可以考虑吸纳此人进入行人处……和此人相处之后,卑职也看出来了,其实此人并非想要谋反,其对营州军不满的根源在于报效无门……如今行人处人手还是欠缺,卑职一直想,应当吸纳更多人才进来……”
李诚中“哦”了一声,略感兴味的看着高明博,问:“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说高明博向李诚中报告行人处事务的机会很多,但大都限于具体事务,这种单独奏对机构设置和发展等大规划的机会却几乎没有,李将军经常要求大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全局观和大局意识”,这不就是一次体现自己全局观和大局意识的绝好良机么!高明博下意识就心热起来,如今的行人处还没有从事,能不能坐上这个位置,也许就在今天!
第七十二章怀远新思维(四)
自从柳城事变爆发之后,高明博连续几夜没有好好合眼睡个安稳觉,如今眼圈都黑了,可谓“形容憔悴”。虽说事前他已经发现了一丝苗头,并且依靠天生的敏感性提出了立刻加以处置的方案,但那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查探出一点真凭实据来,实在是连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最令他感到后怕的则是行人处对荣哥和乌隗部的密谋居然毫不知情,而正是这一密谋导致了鹿鸣洼子之战的意外爆发,也直接导致了营州军第一重将、他本人名义上的直接上司张兴重的重伤。
虽说李诚中没有怪责过他,但前两天这位柳城之主的暴躁情绪还是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惶恐,他这几天冥思苦想,将需要改进的几项方略想了个清清楚楚,这次得到这么个奏对的良机,便立刻抛了出来。
高明博认为,在柳城事变中,行人处的工作并不合格,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在于三个方面,即“目光短浅”、“内机不顺”、“习业不精”。
因为“目光短浅”,所以一直将精力盯在柳城内部控制范围之中,当不测发生于外时,就完全失去了监控手段。比如在这次事变中发生的骨里浑联络荣哥、荣哥联络乞活买这两个环节,行人处完全不知情,致使北方指挥部差点被敌人突袭成功,如果不是张兴重临时起意的野外夜间拉练,后果不堪设想!
说起来,营州军的运气实在太好了。鹿鸣洼之战是这样,白狼山北麓之战同样如此,高明博甚至有一种上天冥冥之中有所眷顾的感觉,他甚至对自家效力的这位将军产生了些朦胧的敬畏。加上现在军中流传李将军在贝州城头被神奇仙云笼罩的神迹后,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将军头上似乎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光环。
而“内机不顺”是造成事变即将发生,行人处却还摸不到头绪的主要原因。如果行人处内部权责明确,各司所责,当那么多线索出现时,就不会盲目乱转,眉毛胡子一把抓,就算推测不出密谋分子发动的具体事件。也应该做到大致心中有数,不会像这次一样那么被动和盲目。
在这次事变中更发生了张小花在紧盯关键目标人物时,不慎暴露行踪的严重事件。这样的事件很容易导致重大损失,更可能直接引起不可测的后果。对行人处人员的专门训练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不加大力气进行训练,则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此类问题。
因此,高明博提出,首先要理顺行人处内部设置,必须做到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