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大表哥-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赵祯更是在对外的战争中树立起巨大的威望,光凭战功而论,赵祯就已经不弱于赵匡胤兄弟,甚至因为打败了辽国,声望更在赵匡胤兄弟二人之上,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几乎都把赵祯当做是大宋的中兴之主,甚至有人拿赵祯与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相比。
  正是因为赵祯拥有着如此大的声望,再加上军队的中心拥护,所以赵祯才敢这么下定决心革除国内的种种弊病,更何况现在还有范仲淹、宋祁、韩琦等大臣的支持,所以赵祯和李璋他们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现在万事俱备,范仲淹这个东风也来了,也许他明天上任之时,就是大宋掀起这场变革之日,只是说起范仲淹,李璋以前倒是远远的见过几面,也并没有深交,主要是没有机会,也不知道他这次回京会从哪里开始下手?
  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一个侍女快步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睡着的安然这才低声道:“启禀老爷,外面有客人来访!”
  “我不是说了不见外客吗?”李璋当下有些不悦的道,最后为了应付外面来打听消息的人,他也一直在装病,对外来的客人一向是拒而不见,当然像韩琦这种朋友是例外,但如此是这些朋友来,侍女肯定会直接报上名字。
  “启禀老爷,前院的知客也是对来人这么说的,但这次来的人却是个倔脾气,说非见老爷不可,而且他还自报家门,说他是新上任的吏部侍郎,老爷您听倒他的名字肯定会见他!”侍女这时也无奈的道。
  “吏部侍郎?他是不是叫范仲淹?”李璋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追问道。
  “是的,就是这个范仲淹!”侍女点头道。
  这下李璋也终于坐不住,刚想起身却又看到趴在自己胸口睡的正熟的安然,本想伸手抱起女儿,但又怕动作太大把女儿吵醒,最后还是侍女上前轻轻的抱走了安然,李璋这才得以脱身,然后快步向前院走去。
  李璋这时也满心的好奇,因为按照他的估计,范仲淹应该会在今天上任,到时赵祯肯定也会亲自召见他,让他明白进行整顿官场的意图,按说范仲淹现在应该去吏部才是,怎么会忽然跑来自己这里?
  带着心中的疑问,李璋也终于来到了前厅,当他迈步进到客厅时,只见客厅中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材不高,甚至有些矮小,皮肤也有些黑,整个人有些中年发富的模样,整个人看起来丝毫不显眼,如果不是以前见过,恐怕李璋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盛名传唱千载的范仲淹。


第六百六十三章 范仲淹(下)
  “下官范仲淹拜见定北侯!”范仲淹看到李璋进到客厅,当即也起身行礼道。
  “范侍郎不必多礼,听闻昨日范侍郎回京,今日应该见过陛下了吧?”李璋当下也笑着客气道,随后吩咐下人再次上茶,并且请对方再次落坐。
  范仲淹这时也点头道:“今日早朝结束后,陛下单独召我去了垂拱殿,也交待了许多的事情,这也让我明白了陛下整顿官场的决心。”
  说到这里时,只见范仲淹却是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再次开口道:“只不过整顿官场这种事说来容易,但其中却是困难重重,我又刚回到京城,这千头万绪我也实在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陛下让我来向定北侯请教一下,所以我这才冒昧登门,还请定北侯勿怪!”
  听到范仲淹是赵祯指派来的,李璋也露出了然的神色,估计是赵祯是想自己给范仲淹打打气,免得他退缩,不过以他对范仲淹的了解,就算自己什么都不说,对方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上退缩。
  “前段时间河东地震的事范侍郎你也应该听说了,对这件事在朝堂上的影响你怎么看?”李璋沉吟了片刻这才向范仲淹问道,他并不打算按赵祯的想法来,因为在赵祯看来,范仲淹只是他手中的一把刀,但李璋却知道范仲淹的用处远不止于此。
  “现在正是大宋解决内部积弊的最佳时机,若是错过这个机会,恐怕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极小!”范仲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他的看法与李璋几乎一模一样。
  “不错,这也正是我与陛下等人的看法,所以陛下已经下定决心革除国内的弊病,而这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若是官员们都是现在这种上下懈怠,不思进取的状态,那谈何改革?”李璋当下也郑重的开口道。
  这下范仲淹也终于露出了恍然的表情,赵祯今天见他时,只说了整顿吏治的事,其它的并没有我说,所以他也不太明白赵祯真实的想法,不过现在听完李璋的解释后,他心中的疑问也全都得到了解答,而且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激动。
  “定北侯,若是整顿过官场后,陛下接下来会从哪里入手?”过了片刻之后,范仲淹这才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随后再次追问道。
  “这就不好说了,其实整顿吏治这件事同样也是陛下的探路石,除了想要扫除官场上的弊病外,也是想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知道了这些之后,再做日后的打算也不迟,不过无非也就是土地和税负等几个方面。”李璋再次笑着开口道。
  “原来如此,倒是我有些太心急了!”范仲淹听到李璋的回答也是长出了口气道,从李璋的话中他可以听出,赵祯和李璋都十分的清醒,做好了长久的准备,这也让他彻底的放下心来,因为他也担心赵祯太操之过急。
  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原来的历史上,范仲淹虽然主持了庆历新政,但发起这次新政的人并不是他,而是身为皇帝的赵祯,历史上的赵祯因为军事上多次败于党项,又被辽国讹诈,再加上内的矛盾,于是他也迫切的想要拿出一个使大宋富强的方案,这才多次催促的大臣们,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也就被推到了台前。
  虽然范仲淹多次建议赵祯不要太心急,但当时的赵祯却没什么耐心,于是庆历新政就在这种仓促下被推了出来,可惜当时的阻力实在太大,新政也没有拿出一个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最后很快就失败了。
  说起解决国内弊病的事,范仲淹也表现的十分兴奋,当下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讲了出来,李璋也将自己和赵祯的一些打算告诉了范仲淹,毕竟他十分看重范仲淹的能力,希望他能在这个基础上对之前的计划做出一些补充,而范仲淹也没有让他失望,果然提出了许多不错的建议。
  相比李璋和赵祯,范仲淹可能是因为多年在地方上为官的原因,使得他更清楚中下层官员与百姓们的想法,所以他提出的建议大都十分的具体实用,比如“均公田”,所谓公田,其实就是属于朝廷田地,一般按照官员的职位品级分配给官员,所以也叫职田,收入归官员所有,算是官员的一种福利。
  本来职田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因为官场上利益纠葛复杂,使得公田的分配严重不公,有些官员职位不高,但因为手眼通天能与上面的人拉上关系,从而分得大批的职田,有些官员却因为没有门路,只能分配到贫瘠的田地,甚至职田严重缩水,这些不公也加重了官场上的怨气,使一项良法变成了劣法。
  另外还有百姓的税负问题,范仲淹对此更是大加痛斥,因为他亲眼见过许多百姓因为沉重的税负而破产,更有人因此而卖儿卖女,甚至还有些地方因为税负过重,导致百姓们活不下去,索性就聚众造反,而朝廷为了平乱,只能加大税负的征调,结果导致地方乱上加乱,最后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之中。
  李璋虽然也曾经去过地方,但却没有深入的体察过民情,今天才从范仲淹口中得知了地方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也让他露出沉重的神色,虽然之前他也有所心理准备,但却没想到地方的情况竟然如此危急,难怪之前宋祁与韩琦等人那么急着要求朝廷进行变革。
  不过想想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大宋也快速的陷入到一个朝代末年的挣扎之中,有名的梁山泊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诞生的,另外还有规模更大的方腊起义,这些都沉重的打击了北宋的统治,在那种情况下,就算没有后来的金人入侵,恐怕北宋也坚持不了几年。
  李璋与范仲淹一直聊到天色将晚,并且还请对方吃了顿酒宴,这才送范仲淹离开,而在第二天一早,范仲淹也终于走马上任,正式开始了对吏治的整顿!


第六百六十四章 王曾去世
  范仲淹正式上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